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魚鑒賞標準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10-4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魚尾鰭的形狀鑒賞標準


(來源:東莞農業信息網)


  長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23

  短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13

  燕尾:層鰭單葉,尾鰭開叉較深,外觀似燕子尾。

  蝶尾:尾鰭左右兩葉,呈「大」字形張開,外觀似蝴蝶的翅膀。

  寬尾:尾鰭展幅寬大,呈扇形,又稱扇尾。

  鳳尾:尾鰭既長又大,外觀似傳說中的鳳凰尾,特指文種中文魚、龍睛金魚。

  孔雀尾:尾鰭向左右伸展,與魚體略呈「T」字型,似開屏的孔雀尾羽,特指日本產地金類。
  
  翻轉尾:尾鰭三葉,下面兩片尾葉兩端向前翻轉,特指日本產土佐金類。


4種金魚的眼睛形狀鑒賞標準



  正常眼:指眼睛和鯽魚眼相似,不凸出,有些品種兩邊眼睛的顏色不相同。

  龍睛:指眼球較大,向兩側凸出眼眶之外,似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的眼睛。

  望天眼:指眼球凸出眼眶之外並向上翻轉約90度,兩眼朝向天空,亦稱朝天眼。

  水泡眼:指兩側眼球下方,各長出一大水泡,內藏半透明液體,呈水泡狀(水泡細小而不能顫動者稱為蛙頭。有些品種兩邊眼睛的顏色不相同,兩水泡的顏色亦不相同)。

  
金魚外部形態特徵鑒賞



  一、金魚的外形

  金魚的身體分為頭部、軀幹部、尾部。

  頭部:吻部至鰓蓋后緣的位置。頭部有口,一對鼻孔(有的品種金魚鼻部有絨球),位於頭部兩則或上部的眼。金魚的頭部沒有鱗片著生。

  軀幹部:由鰓蓋后緣自肛門之前。

  尾部:由肛門以後至尾鰭。

  在軀幹部和尾部位置,依次著生有:胸鰭、背鰭、腹鰭、尾鰭。金魚除頭部外,全身都有鱗片覆蓋。在身體兩側的中部各有一條似由許多小點連成的縱線,稱為側線。

  二、金魚頭的形狀

  平頭形:是指金魚頭部皮膚光滑,無肉瘤的金魚。

  高頭形:是指具肉瘤的金魚,但肉瘤只在頭的頂部,不超過眼下。

  獅頭形:指有背鰭的金魚,頭部肉瘤發達,並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至鰓蓋處。

  虎頭形:指無背鰭金魚,頭部的肉瘤和獅頭形相似。

  三、金魚眼的形狀

  正常眼:指眼睛和鯽魚眼相似。

  龍睛眼:指眼球較大,並向兩側突出眼眶之外,似傳說中「龍」的眼睛。

  水泡眼:指兩眼無拉的下方,各長出一大水泡,內藏半透明液體(若是水泡較小,泡膜較厚,泡不能顫動的個體稱蛙頭)。

  望天眼:指眼球凸出眼眶之外,並向上翻轉90度,兩眼朝天。

  四、金魚鼻部的變異

  絨球:有的金魚鼻間隔特別發達,並形成肉質褶皺,似球壓多,稱為絨球。

  五、金魚鍶蓋的變異

  翻鰓:主鰓骨和下鰓蓋骨的后緣向外捲曲,使部分鰓絲外露。這種金魚目前不受歡迎,因為鰓絲外露易得病,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有缺陷的魚。


金魚的顏色鑒賞標準



  類的體色為什麼那麼豐富多彩呢?那是由於魚類體內具有多種色素細胞所致,魚類的色素細胞主要分佈在真皮層中。

  魚類的基本色素細胞有三種:即黑色素細胞(Melanophore),紅色素細胞(Erythrophore)和黃色素細胞(Xanthophore)。

  黑色素細胞呈星狀,並有很多突起,細胞本身內,亦含有棕色的、黑色的或灰黑色的色素顆粒,魚類色彩的濃淡是與這些色素顆粒的移動,集中與擴散有關。

  黃色素細胞其結構和黑色素細胞大同小異,但有二核,色素顆粒小,在光線透射下呈橙黃色或深橙色。

  紅色素細胞在一般魚類中比較罕見,但在熱帶魚中較常見,其分佈也是局部的,細胞結構類似黑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中的色素顆粒在瞬息之間即能集中與擴散。另外還有一種光彩細胞(1ridocyte)或稱反光體,它是一種有強烈反光作用的白色結晶體。

  魚類的顏色均系由基本色素細胞相互配合而成,但還需有反光體的配合。家養金魚鮮艷多變的體色,只不過是以上幾種細胞重新組合分佈及強度、密度的變化,或消失了其中一種或兩種成分而形成的。例如紅色金魚缺少黑色素細胞,黑色金魚黑色素細胞很濃密,白色金魚黑色素細胞和黃色素細胞全部消失,紫色金魚黃色素細胞濃密而黑色素細胞稀疏,藍色金魚缺少黃色素細胞。

  魚類的色素細胞和反光體的種類與含量的多寡,不僅每種魚不同,即使在同一魚體中的各部分亦不盡相同,色素細胞多集中在魚體—上部,而光彩細胞多集中在魚體的下部。魚體色素細胞的多或少,與分佈的區域,色素的配合情況及反光體的反光能力強弱等,決定了整個魚體的顏色和斑紋,例如:普通鯽魚,背部為灰黑色,兩側為上黑下白,腹部為銀白色,該現象可解釋為色素細胞集中在背部及兩側的上半部,愈往下愈少,至腹部已灰白、純白,是色素甚少所致。

  魚類的色澤並非固定不變的,可因環境、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情感衝動而有變動,有時變化於瞬息之間。

  金魚的顏色可有以下幾大類:

  青------紅白-紅黑-黑白-藍白-紫白-紫紅-紫藍-紅黑白-紫紅白-紅藍白-紫藍白,五花依次排列。


公認的金魚鑒賞的標準



  魚的品種很多,有些比較普遍的品種價格便宜,也就是大家長說的「賤」,有些品種比較稀有,價格就比較貴。但是,我們鑒賞金魚,則是不問它的貴賤,多是採取如下公認的鑒賞標準的:

  一、形態標準

  不管是什麼品種,金魚必須是體態端正,形態、體形勻稱,魚的尾鰭、腹鰭、胸鰭、臀鰭都要求對稱,各鰭的長短均應符合品種要求,尾鰭4尾者較3尾者為上,背鰭以長而高、挺拔豎直為佳品,其他各鰭應剛柔適度,能充分伸展的為好,其品種特徵越明顯越為上品。

  二、色彩標準

  金魚的色彩以通體濃艷鮮明為佳。如單色魚要求色純無暇斑。紅色魚要從頭到尾通紅似火。墨色魚要烏黑閃光。紫色魚要終身色澤穩定,遍體金光。雙色魚要求色塊相間而不亂、圖案醒目。五花魚要求底色為蘭,五色齊全。鶴頂紅、鵝頭紅要全身銀白,頭頂肉瘤端正,紅如五月榴花。紅頭魚只能「齊鰓紅」(紅色不能超過鰓蓋)。短鰭要求渾厚色深,近鰭端色漸淺。長鰭要求色淺、薄而透明。

  三、動態標準

  一般來說,要求金魚的體態端莊,遊動時尾鰭輕搖,起落穩重平直,靜止時尾鰭下垂,體態保持平衡,不能側偏或倒懸。


金魚的品種:不同種類金魚的體貌特徵



  1、金魚的頭型:

  (1)平頭型:指頭頂部皮膚薄而平滑,無肉瘤,有窄平頭和寬平頭之分

  (2)高頭型:指頭部肉瘤局限在頭頂,俗稱:鵝頭、帽子、皇冠(一般用於珍珠鱗金魚)

  (3)獅頭型:指文種金魚(即有背鰭金魚),頭頂部的肉瘤很發達,並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到鰓蓋處

  (4)虎頭型:指蛋種金魚(即無背鰭金魚),頭頂部的肉瘤很發達,並向下延伸到眼部以下乃到鰓蓋處

  2、金魚的眼睛:

  (1)正常眼:指眼睛和鯽魚眼相似,不凸出,有些品種兩邊眼睛的顏色不相同

  (2)龍睛:指眼球較大,向兩側凸出眼眶之外,似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的眼睛

  (3)望天眼:指眼球凸出眼眶之外並向上翻轉約90度,兩眼朝向天空,亦稱朝天眼

  (4)水泡眼:指兩側眼球下方,各長出一大水泡,內藏半透明液體,呈水泡狀)水泡細小而不能顫動者稱為蛙頭。有些品種兩邊眼睛的顏色不相同,兩水泡的顏色亦不相同)。

  3、金魚的鼻:

  絨球:鼻孔中間有一皮膚褶,稱鼻間隔,它把鼻孔分成前後兩部分。鼻間隔特別發達的品種,在鼻部長出2個或4個肉質褶皺,稱為絨球

  4、金魚的鰓蓋:

  (1)正常鰓蓋:鰓蓋骨沒有大的變異,大多數金魚的鰓蓋屬正常鰓蓋

  (2)翻鰓:主鰓蓋骨和下鰓蓋骨的后緣由內向外捲曲,使部分鰓絲裸露在外,習慣稱為翻鰓(實際上鰓並不捲曲,而鰓蓋骨是捲曲的)

  (3)透明鰓蓋:金魚的某些種類鰓蓋骨的骨片較薄,鰓蓋內外表皮是半透明的,能從外面觀察到部分鰓絲,使鰓蓋顯出鰓絲的血紅色,稱透明鰓

  5、金魚的鱗片:

  (1)正常鱗:鱗片正常,基本無變異,大多數金魚的鱗片屬正常鱗

  (2)珍珠鱗:鱗片的中央部分向外凸起,且顏色較淺,似粒粒珍珠鑲在鱗片上

  (3)透明鱗:鱗片中沒有色素細胞和反光體,看起來猶如一片玻

  (4)半透明鱗:鱗片以透明鱗為主,夾雜少量具反光體的正常鱗

  6、金魚的鰭:

  (1)背鰭:分為有背鰭種類,無背鰭種類

  (2)臀鰭:

  (3)尾鰭:分為單尾鰭,雙尾鰭。雙尾鰭又稱開放尾,分為三葉尾,四葉尾

  金魚的尾形形狀可分為:

  (a)長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2/3

  (b)短尾:尾鰭約為魚體全長的1/3

  (c)燕尾:尾鰭單葉,尾鰭開叉較深,外觀似燕子尾

  (d)蝶尾:尾鰭左右兩葉,呈「大」字形張開,外觀似蝴蝶的翅膀

  (e)寬尾:尾鰭展幅寬大,呈扇形,又稱扇尾

  (f)鳳尾:尾鰭既長又大,外觀似傳說中的鳳凰尾,特指文種中珍珠鱗金魚

  (g)孔雀尾:尾鰭向左右伸展,與魚體略呈「T」字型,似開屏的孔雀尾羽,特指日本產地金類

  (h)翻轉尾:尾鰭三葉,下面兩片尾葉兩端向前翻轉,特指日本產土佐金類

  (4)胸鰭:


<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5)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沙發
TCM 發表於 2010-10-5 01:44 | 只看該作者
sf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3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10-5 02:34 | 只看該作者
TCM: sf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