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福建小吃:鍋邊(糊)的做法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11-8 06: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鍋邊,又叫鍋邊糊、鼎邊糊、海鮮鍋邊,是獨具一格的福州風味小吃。它以出名的美味可口,經濟實惠,一直深受福州人的喜愛,福州人甚至還有吃鼎邊糊過立夏的習俗。

清代鄭東廓《福州風土詩》中有「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說明鍋邊糊這道小吃在福州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由於配料多樣,質地軟嫩,美味可口,經濟實惠,深受人們的歡迎。

鍋邊的製作材料:大米2500克,蟶乾75克,香菇50克,丁香魚乾、蝦皮各150克,蔥125克,蒜125克,蝦油750克,花生油50克。

鍋邊的特色:色澤潔白,漿皮質嫩曲卷,味道鮮美。配蠣餅、韭菜酥同食,其味別緻,是福州佳點之一。

製作過程:

1.將蝦皮裝進小紗布袋裡,扎口,放入鍋內,加3000克水,用中火熬成蝦湯。蟶乾泡發洗凈,丁香魚乾去掉雜質,香菇泡發洗凈,切條。蔥、蒜洗凈,切成寸段。以上各種原料均分成3份。
2.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時,洗凈撈起,加清水4000克磨成米漿,均分成3份。
3.直徑約93厘米的大鍋置旺火上,加清水1000克,燒至七成熱時,在鍋的內邊一圈抹勻花生油后,舀入米漿一碗(約900克),由左向右繞鍋邊一圈,蓋嚴蓋,約3分鐘后揭蓋,見鍋邊的米漿烙熟起卷時,用鍋鏟將烙熟的米漿鏟入鍋里,此時,再摻水500克,依此法分4次將米漿繞澆完,當繞澆完第4次后,放入輔料1份、蝦皮湯(1000克)、蝦油(250克)煮熟,盛在另一鍋里。剩下的2份米漿和輔料等按第1份製法。

製作要領:

1.烙制時要用小火,不宜用旺火;
2.煮熟后要用微火保溫。

尤溪鍋邊糊的傳統做法

主料:上好大米1000克。配料:豬骨頭1500克、紫菜25克、蝦干25克、蟶乾50克、瘦肉250克。韭菜150克。調料:醬油50克、精鹽15克、老酒100克、胡椒粉5克、硼砂2克、蔥頭油100克(豬油加蔥白炸香去渣)、熟花生油50克。

製做過程:

1、將大米洗凈用清水浸泡一夜(大米浸泡時間足夠,米漿才能磨的細膩)后撈出瀝干,摻水約1500克磨成漿,再加入硼沙2克(先用水溶解)攪拌均勻。
2、把豬骨頭放進清水鍋里熬煮成骨頭湯約3000克。
3、將蝦干、蟶乾放進骨湯里用中小火煮一小時,讓其出味后盛起。
4、紫菜洗凈撕碎,韭菜切末。瘦肉切丁待用。
5、大鍋(口徑60厘米左右)燒熱,將備好的湯加一倍清水,蓋上鍋蓋,燒沸后揭去鍋蓋,往鍋邊抹一層花生油,用碗舀米漿往鍋邊澆一圈,蓋上鍋蓋約半分鐘,揭蓋把鍋邊的熟米漿片鏟到湯里,再添一些湯和清水加蓋燒開,按上法將米漿做完為止。當最後一次漿成熟鏟入后,加入蝦干、蟶乾(原先煮過撈起的)、紫菜、瘦肉、韭菜煮開出鍋裝盆里,再調入醬油、精鹽、味精、老酒、胡椒粉、蔥頭油即成。

以上是尤溪鍋邊糊的傳統做法,但現在市面上基本是改進型的做法,即把米漿先烤成濕鍋邊糊片(若曬乾后即鍋邊糊片干,包裝後放超市賣),然後煮時將湯煮好后再放入鍋邊糊片煮熟。這種做法鍋邊糊質地不如傳統做法滑軟。

(ZT)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1-8 17:09 | 只看該作者
若有配圖就更好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3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11-8 22:42 | 只看該作者
wazhh: 若有配圖就更好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876

帖子

205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0
4
人權是非 發表於 2014-4-24 02:26 | 只看該作者
'蝦油750克,'
老龍,你準備咸死人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