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壯語聖經翻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5-8 2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追求永生:握個手,並對您說:弟兄懂壯語嗎?壯語翻譯聖經有進展嗎?

答:很慚愧,我不懂壯語。我父親會說,但也不一定能讀壯語。聽說有人在做壯語翻譯聖經的工作,但我發信給一些聖經翻譯機構,都沒有答覆。

39

主題

1512

帖子

3266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66
沙發
路不平 發表於 2009-5-9 01:15 | 只看該作者
壯語有文字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3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5-9 09:41 | 只看該作者
路不平: 壯語有文字嗎
以下是關於壯語的介紹,供路兄參考。

壯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壯語
Vahcuengh [βa˧ɕuːŋ˧]
使用在  中國
使用人數:  1.4 千萬
語系:  壯侗語系
侗台語族
  台語支
   壯語
語言代碼
ISO 639-1:
za
ISO 639-2:  zha
ISO 639-3:  分別為:
zha – 壯語 (一般)
zgn – 桂邊土語
zlj – 柳江土語
zqe – 丘北土語
zgb – 桂北土語
zyj – 右江土語
zch – 中紅水河土語
zeh – 東紅水河土語
zlq – 柳黔土語
zyb – 邕北土語
zln – 連山土語
zhn – 硯廣土語
zyg – 德靖土語
zgm – Minz Zhuang
zyn – 邕南土語
zzj – 左江土語
zhd – 文麻土語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壯語是壯族人的語言,是中國的大語言之一。如果加上相近的布依語、岱依語、儂語,使用人口接近2000萬。壯語屬於壯侗語系侗台語族台語支(又名壯泰語支,即大陸學者認識的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與泰語、寮國語、傣語、撣語等語言有著十分密切的親緣關係。壯語北部方言和布依語均屬於台語支北部組,壯語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儂語都屬於台語支中部組。另外,泰語、寮國語、傣語、撣語等組成了台語支西南組。

其語法主體跟漢藏語系漢語族語言近似,但修飾成份後置的構詞法與多數漢語族語言都大為不同。壯語的底層辭彙和發音系統除了與侗台語族其他語言接近之外,還與漢語族的粵語比較接近,此現象源自於這些語言早期的共同先祖南越語。壯語早先跟越南語一樣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來創造方塊文字書寫自己的語言,並發展出類似字喃的方塊壯字。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大陸政權之後,為體現其民族政策,建立壯族自治區,並創製基於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於1957年推行。這種拼音文字至今沒有得到有力的推廣,因此使用的範圍不大[1]1982年,由於社會開始資訊化,政府為方便壯語文字資訊化,把原來使用特殊字母的拼音文字改為只用拉丁字母的新文字,即新壯文。壯文拼寫的是壯語標準語,以壯語北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武鳴縣雙橋鎮的壯話為標準音,兼收其他方言的一些辭彙。

壯語在壯族聚居的鄉村地區和部分城鎮仍普遍使用,但壯文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有普及;現在散居於部分縣城和城市的部分壯族人改以漢語為日常語文,不過城鎮壯族在壯族總人口當中比例不大,總體上以壯語為母語的壯族人仍然占壯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壯族年輕人學會了熟練使用漢語文,成為壯漢雙語人口。人民幣上印有用壯語文字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及面額。

壯語從當地漢語族語言(北部主要是漢語西南官話,尤其是西南官話桂柳片;南部主要是平話)中吸收了一些現代漢語借詞。
目錄


    * 1 語音
          o 1.1 聲母
          o 1.2 韻母
          o 1.3 聲調
          o 1.4 語音演變
    * 2 文字
          o 2.1 方塊壯字
          o 2.2 壯文羅馬字
    * 3 方言
    * 4 參見
    * 5 註釋
    * 6 外部鏈接

語音

[編輯] 聲母

壯文有22個聲母。聲母的讀法在後面加母音a或e,以便分辨。一般把聲母編成四組來讀:
唇音  b [p]  mb [ɓ]  m [m]  f [f]  v [β]
舌尖音  d [t]  nd [ɗ]  n [n]  s [θ]  l [l]
舌根音、喉音  g [k]  gv [kʷ]  ng [ŋ]  h [h]  r [ɣ]
舌面音、ngv、齶化音  c [ɕ]  y [ˀj]  ny [ɲ]  ngv [ŋʷ]  by [pʲ]  gy [kʲ]  my [mʲ]

武鳴雙橋話把by和my讀成[pl]和[ml]。

[編輯] 韻母

壯語有78個韻母。壯文中字母e寫在a, o之後表示母音縮短,寫在i, u, w之後表示母音增長。aei簡寫成ae。
舒聲韻  a [a]  e [e]  i <i>  o [o]  u <u>  w [ɯ]  
ai [aːi]  ae [ai]  ei [ei]  oi [oːi]  ui [uːi]  wi [ɯːi]  
au [aːu]  aeu [au]  eu [eːu]  iu [iːu]  ou [ou]  
aw [aɯ]  
am [aːm]  aem [am]  em [eːm]  iem [iːm]  im [im]  om [oːm]  oem [om]  uem [uːm]  um [um]  
an [aːn]  aen [an]  en [eːn]  ien [iːn]  in [in]  on [oːn]  oen [on]  uen [uːn]  un [un]  wen [ɯːn]  wn [ɯn]
ang [aːŋ]  aeng [aŋ]  eng [eːŋ]  ieng [iːŋ]  ing [iŋ]  ong [oːŋ]  oeng [oŋ]  ueng [uːŋ]  ung [uŋ]  wng [ɯŋ]
入聲韻  ap [aːp]  aep [ap]  ep [eːp]  iep [iːp]  ip [ip]  op [oːp]  oep [op]  uep [uːp]  up [up]  
at [aːt]  aet [at]  et [eːt]  iet [iːt]  it [it]  ot [oːt]  oet [ot]  uet [uːt]  ut [ut]  wet [ɯːt]  wt [ɯt]
ak [aːk]  aek [ak]  ek [eːk]  iek [iːk]  ik [ik]  ok [oːk]  oek [ok]  uek [uːk]  uk [uk]  wk [ɯk]

a的短母音舌位比長母音高,近似[ɐ];i, u, w的短母音舌位比長母音高,長母音後接韻尾時帶有流音[ə],例如ieng的讀音接近[iəŋ]。

壯文中入聲30韻遇到陽入調時把韻尾字母p, t, k改寫成b, d, g,所以壯文共有108個韻母。

武鳴雙橋話實際不區分ae和ei,aeu和ou。

聲調

壯語有九個聲調,其中舒聲調有六個,入聲調有三個。壯文中把聲調標在音節的最後。
編號  名稱  調值  符號
1  陰平  24  
2  陽平  31  z
3  陰上  55  j
4  陽上  42  x
5  陰去  35  q
6  陽去  33  h
7  短陰入  55  (p, t, k)
9  長陰入  35  (p, t, k)
8  陽入  33  (b, d, g)

濁塞音聲母mb和nd只出現在陰調的音節里。

現代漢語借詞一般從西南官話借入。
西南官話調類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借詞壯語調類  陽去h  陽平z  陰上j  陰平

語音演變

本段使用國際音標。

原始侗台語的濁音聲母清化(*b變成p,*d變成t,*g變成k),送氣音消失。聲調分裂成陰調和陽調。
原始侗台語聲母  *ˀn、*n̥  *ˀd  *t  *dʱ、*d  *n
壯語聲母  n  ɗ  t  t   n
陰調  陽調

文字

    主條目:壯文

方塊壯字

    主條目:方塊壯字

方塊壯字書寫《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一千多年前,壯族人民就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發音、語義,創造了方塊壯字(土俗字),民間使用的土俗字據《古壯字字典》(蘇永勤等編)統計大約為4800個,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載:「邊遠俗陋,牒訴券的,專用土俗書,桂林諸郡皆然。 」但由於各地的字形不一,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筆劃過繁,書寫不易,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沒有為行政公文和正規教育所採用。

壯文羅馬字

    主條目:壯文羅馬字

1957年以後,壯語有了應用羅馬字的壯文,幾乎不使用方塊壯字,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些地名上還沿用著岜(山的意思)或崬(森林的意思)等方塊壯字,也有不少漢字字典收錄這些字。1981年,由於壯文的特殊字元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對壯文打字、印刷造成了妨害,政府又制定了《壯文方案(修訂案)》,將特殊字元用一個或兩個拉丁字母來表示。這套方案於1982年3月20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這就是現時的壯語文字。

方言

壯語按照語音特徵可以分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兩大方言。

    * 北部方言,1000餘萬人使用。
         1. 邕北土語(武鳴、邕寧北部小部、橫縣、賓陽、平果),200萬人使用。
         2. 紅水河土語(都安、馬山、上林、忻城南部、來賓南部、武宜、象州、鹿寨、荔浦、陽朔、貴縣、賀州)
         3. 柳江土語(柳江、來賓北部、宜州、柳城、忻城)
         4. 桂北土語(河池、南丹、天峨、東蘭、巴馬、融水、羅城、環江、永福、融安、三江、龍勝)
         5. 右江土語(田東、田陽、百色)
         6. 桂邊土語(田林、隆林、西林、凌雲、樂業、鳳山、及雲南省的富寧和廣南自稱布約依[pu4ˀjui4]的那部分壯族的語言)
         7. 丘北土語(雲南省丘北縣和硯山縣、師宗縣的自稱布依[pəu4ʔi4]的那部分壯族的語言)
         8. 連山土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懷集縣),3萬3000人使用。
    * 南部方言,500萬人使用。
         1. 邕南土語(邕寧南部大部、隆安、扶綏、上思、欽州),180萬人使用。
         2. 左江土語(龍州、寧明、憑祥、崇左、大新和天等兩縣東部大部、越南北部如諒山等省),150萬人使用。
         3. 德靖土語(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和大新兩縣西部小部、越南北部如高平等省),80萬人使用。
         4. 硯廣土語(雲南省硯山、廣南、麻栗坡、馬關、文山等縣內自稱布儂[pʰu3noŋ2]的壯族語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岱儂語),50萬人使用。
         5. 文麻土語(雲南省文山、麻栗坡、馬關和開遠等地自稱布岱[pʰu3dai2]的壯族語言),10萬人使用。該方言的語音特徵是聲母保留古台語全濁音,韻母完全失去了入聲。
         6. 民講(Gangj Minz,雲南省富寧縣田蓬鎮一些村落),2600人使用。[本話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9-05-09 09:43:20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1512

帖子

3266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266
4
路不平 發表於 2009-5-9 09:45 | 只看該作者
多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5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5-9 09:4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加國弟兄回復。我知道一些宣教機構計劃把聖經介紹到聖經沒有到達的地方,覺得弟兄以前提到的壯鄉應該被考慮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5-12 21:11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謝謝加國弟兄回復。我知道一些宣教機構計劃把聖經介紹到聖經沒有到達的地方,覺得弟兄以前提到的壯鄉應該被考慮到。
我曾email給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但沒有消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5: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