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埋葬大唐的四個人:有的被消滅 有的成為「忠臣」[上]

[複製鏈接]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9-23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埋葬大唐的四個人:有的被消滅 有的成為「忠臣」

2010年09月07日 10:00 鳳凰網歷史

核心提示:晚唐君臣最擔心的幾個掘墓人,有的被消滅,有的搖身一變,成了為唐朝「報仇復興」的「忠臣」。


後梁太祖朱溫滅唐(來源:資料圖)

本文摘自:《誰謀殺了大唐》,作者:陶短房,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晚唐君臣最擔心的幾個掘墓人,有的被消滅,有的搖身一變,成了為唐朝「報仇復興」的「忠臣」。

唐代是中國古代史上最輝煌的時代,其廣袤的疆土、強盛的國力、燦爛的文化、無堅不摧的兵鋒、海納百川的胸懷,都是它無愧於當時世界第一帝國的稱號。

可惜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開元盛世之後的一百多年裡,安史之亂、吐蕃來犯、宦官專權、大臣黨爭……把昔日強大的唐帝國弄得千瘡百孔,四分五裂。由於戰亂不斷,皇帝的威信下降,各地的封疆大吏「節度使」們逐漸控制了轄區內的軍政大權,在各自的轄區內,他們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自行徵兵,自行控制財稅,對管下軍民任意行賞,甚至處決也不上報朝廷,節度使死了,常常由他的子弟或親信自行繼任,皇帝往往也只能接受既成事實。這些節度使的轄區被稱為「藩鎮」,事實上就是一個個半獨立的小王國,他們的長期存在,割裂了唐朝的疆土,減弱了唐朝的凝聚力,枯竭了唐朝的財源,讓這個偉大的帝國,無可奈何地一天天走向它的末日。

在這無可奈何中大唐天子換了一茬又一茬,終於輪到了一個叫李儼的皇帝,後來被稱作唐僖宗。話說這唐僖宗聰明伶俐,音樂、算術、騎馬、射箭、除了正事那是樣樣精通,他喜歡的是聽戲,打球,斗鵝,鬥雞,有一次戲聽得美了,曾喜孜孜地對一個叫做石野豬的伶人(演員)說:「如果這皇帝非得考試才能當,只要考的是打球,朕一樣穩當天子」,這石野豬笑嘻嘻地答道:「如果是堯舜當主考,陛下一定要名落孫山的。」這皇帝出手大方得很,買斗鵝、鬥雞,賞賜伶人,動輒就是幾百、上千吊錢——反正沒錢可以挪用公款,怕什麼,只管花。

可皇帝終究要干點兒活的。唐僖宗自有他的主意:他找了個乾爹,一個叫田令孜的小太監,這太監果然有些秘書天分,他知道皇帝喜歡玩,每次見皇帝都自備兩盤點心零食,一邊伺候皇帝吃著喝著,一邊隨口彙報朝務,皇帝吃得高興,玩得開心,哪還聽得清乾爹說些什麼?隨口敷衍幾句「你辦事我放心」之類廢話,一門心思,還放在那些文娛活動上,於是這田令孜便成了二皇上,為所欲為,毫無顧忌,把本已一團糟的大唐江山,弄得更是烏煙瘴氣。

皇帝畢竟不是白痴,朝野也還有些明白人,他們在不犯渾時不免也會感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類,甚至私下裡還會偷偷嘀咕,究竟是何方神聖,將成為大唐帝國的掘墓人?

這個話題從唐僖宗談到他的弟弟唐昭宗李曄,再談到李曄的兒子,唐朝末代皇帝李柷,直談到唐朝滅亡前的最後一刻。數代唐朝君臣提心弔膽的幾個可怕名字,卻鬼使神差般一個個從掘墓人名單上被勾去,而最初不被他們放在眼裡的落魄降將朱溫,最終竟成了給289年的大唐帝國釘上最後一枚棺材釘的人。

1.1掘墓人第一人選黃巢:為他人做嫁衣裳的詩人造反者
——他的皇帝夢只做了幾年,卻像一個倒霉的盜墓者,在打開古代帝王寶庫的一剎那突然死去,給後來的覬覦者開啟了貪婪攫取之門

第一個令他們擔心是山東冤句人黃巢。

這黃巢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小說《殘唐五代史演義》里說他生得眉橫一字,牙排二齒,鼻生三竅……總之要多嚇人有多嚇人,跑到京城趕考,拿了狀元,喜孜孜上殿謝恩,結果皇帝一看他那張臉立馬休克,這狀元自然也泡湯,他是上訪無門,打工無路,在京城裡做了幾天盲流,只得灰溜溜地哪兒來哪兒去。

話說長安城外有座藏梅寺,住持法明和尚夢見小鬼,說有個黃巢將在藏梅寺起兵反唐,第一個開刀的就是法明,以後還要殺人八百萬,血流三千里。法明聽得心驚肉跳,聽說真有個黃巢路過,急忙恭恭敬敬迎進寺里,把自己做得夢原原本本說了一遍,當晚上天果然賜給黃巢一口寶劍,黃巢答應法明不殺寺中,讓和尚們各自避難,這才舉劍刺向一棵大樹,發誓反唐,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這法明恰好躲在樹洞里,結果自然一命嗚呼。

現實中的黃巢生得未必那麼怕人,也沒中過狀元。他讀過書,詩也寫得不錯,是不是因為皇帝喜歡小白臉而倒霉說不清,反正是高考落榜,沒能當官,結果不得不靠販私鹽過日子。唐乾符二(公元875)年,他跟著一個叫王仙芝的一起造了反。

這王仙芝只是想多撈些現的,多吃點好的,並沒有太大野心,起兵后隔三岔五向大唐天子拋些媚眼,打算拿自己這點本錢,跟朝廷混頂烏紗帽戴戴。黃巢覺得王仙芝當官,自己半點好處撈不到,於是一千個不服,一萬個不服,經常跟王仙芝抬杠,一怒之下打傷了他的前額,結果兩軍分道揚鑣,王仙芝很快就給唐朝滅了,黃巢不知是否真得了什麼上天寶劍,越打越發達,帶著幾十萬人從山東、河南渡過淮河、長江,又開山路七百里殺入福建、廣東,然後寫了一大堆非法印刷品,把唐朝臭罵一頓,帶著全軍浩浩蕩蕩北上,終於在唐廣明二(公元881)年殺進長安,把唐僖宗趕到了成都,自己做起了「大齊金統皇帝」來。

可惜黃巢很有些狗熊掰包穀的風範,一路上得地不少,卻是得一個,丟一個,這「大齊國」名字雖好聽,版圖最大時,也不過長安城四周巴掌大的地方,唐僖宗逃到四川後知道皇帝丟了乖乖不得了,暫時顧不上玩球鬥雞,急忙敦促各地藩鎮「勤王」。這大唐雖然衰落,畢竟立國兩百多年,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還是很讓大家珍惜的,各路藩鎮的大家很快將「大齊國」圍了個水泄不通,黃巢頂到883年四月,終於頂不住撤了,第二年六月,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被逼自殺。

黃巢起兵8年,當了四年多大齊皇帝,殺人或許沒有八百萬,流血又何止三千里?他就像一個倒霉的掘墓者,在打開古代帝王寶庫的一剎那突然死去,給後來的覬覦者開啟了貪婪攫取之門。唐僖宗雖然回到長安,繼續他「文化立國」的治國路線,但那些原本只滿足於土皇帝地位的藩鎮們卻被黃巢驚世駭俗的舉措提醒了:原來皇帝只要兵強馬壯就能當的,那老子為什麼不能?如果說,黃巢起義以前,藩鎮們爭鬥的目標,通常不過一點地盤,一點財物,如今他們貪婪的目光,卻紛紛集中在皇帝那張寶座上了。

1.2掘墓人第二人選李克用:本來他的家族可以早成功一代人
——長處和短處都很突出的沙陀勇將李克用是晚唐幾個皇帝又怕又依賴的人物,他本來有最大的優勢可以執天下之牛耳,但個性和戰略上的缺陷讓他們家族的皇帝夢整整耽擱了一代人,被他最看不起的朱溫搶了先。

外號人稱「獨眼龍」的李克用,也是被晚唐幾個皇帝提心弔膽提防了十幾年,有時卻免不了又要利用利用的厲害角色。

皇帝的這種又怕又用,又用又怕,讓李克用本人很不自在,他在某次皇帝打算卸磨殺驢前不無委屈地寫了封「公開信」抱怨:你們大唐皇帝用得著我獨眼龍時,就把我比作姜太公、韓信;用不著時,就罵作胡虜、雜種,實在讓人有些吃不消。

其實皇帝罵的也不能算錯,李克用真的是歸順唐朝的少數民族——沙陀族朱邪氏,到了李克用的父親朱邪赤心,因幫助唐朝消滅徐州叛軍有功,被賜姓名李國昌。

皇帝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沙陀族擁有最善戰的騎兵,因為喜歡穿黑,號稱「鴉兒兵」,李國昌當年曾以千騎一舉擊敗了唐朝大軍圍攻數月無可奈何的徐州叛軍,沙陀騎兵五百更在湖北荊門大破王仙芝五萬人馬,到了黃巢占長安,各路藩鎮束手無策,又是李克用的鴉兒兵先破長安,又一路窮追不捨,終於把威名蓋世的「大齊金統皇帝」置於死地。李克用十五歲便勇冠三軍,被譽為「飛虎子」,據說他最擅長射箭,曾經一箭射穿兩隻大雕,還常常把縫衣針掛在樹枝上,在百步外彎弓射針,百發百中。他不但自己善戰,手下還收養了許多壯士做義子,評書里說他有「十三太保」,其實足有上百人,都是能征慣戰的將才。這樣一支由強將統轄的異族強兵,就算天天高喊「擁護中央」,皇帝也放心不下,何況他們時不時要鬧些「高度自治」呢?

李克用的確早有那麼點不規矩,他造唐朝皇帝的反,比黃巢進長安城還早了3年;後來雖然幫朝廷滅了黃巢,卻不時搞個武裝請願,逼得皇帝兩次躲到外地,甚至打敗過皇帝的討伐大軍,把領頭的大臣孫揆拿鋸子鋸作了兩半。應該說,李克用一度擁有晚唐最強大的藩鎮武力,有造反的野心和歷史,所佔據的河東(山西中部、北部)易守難攻,有山河之險,西、北面都無勁敵,非常適宜進取,如果他頭腦清楚些,手腳麻利些,也許大唐就真讓他裝進棺材給埋了。

但李克用卻終於未能成功,敗在了他最看不起的朱溫手下。

民間傳說里,獨眼龍是個怕老婆、軟耳朵的漢子,甚至皇帝讓他出兵,也要先把詔書送給他兩個老婆,讓老婆揪著耳朵把他轟上戰馬。史實雖並非如此,但李克用性格上的弱點的確壞了他的大事。

他雖然善戰,卻不善謀略,頭一次造反造得毛毛糙糙,結果弄得眾叛親離,逃進沙漠,差點當一輩子「唐僑」;毫沒來由得罪了朱溫,卻又大大咧咧赴人家的宴,還喝得爛醉夜不歸宿,險些丟了性命;他很少打敗仗,卻總干賠本買賣,有時會興師動眾去支援遙遠的盟友,白白消耗兵力;有時又莫名其妙得罪鄰近藩鎮,幾乎讓左鄰右舍都反目成仇;他鋸死孫揆固然過癮,卻讓皇帝心裡怕到發寒,寧肯躲到外地、甚至投奔狼子野心的朱溫,也不肯和他湊合,結果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良機白白讓給了這個冤家對頭。

他有很好的根據地,卻不懂得大生產,也不曉得勤儉節約,弄得經常為軍費犯愁;他雖東征西討,卻毫無計劃,結果勝仗打了不少,等那個朱溫當了「大梁」皇帝,低頭一劃拉自己地盤,卻幾乎和十幾年前沒什麼變化。

他麾下雖然猛將如雲,卻似一個拿著滿把鈔票的小孩般不知該怎樣使。有個叫做李罕之的大將,外號「李摩雲」,原也是一方藩鎮,後來落魄投奔他,為他立下汗馬功勞,又是軟求又是明要,想弄個節度使噹噹,哪怕空頭的也可以,可獨眼龍就是不肯,結果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李摩雲腳底抹油,硬是投了朱溫,把個老大的潞州也帶走了;他的弟弟李克修為人精明和氣,很得人心,他卻喝醉了酒發酒瘋,拿鞭子抽人家腦袋玩,結果玩出了人命;他的幾個養子鉤心鬥角,經常鬧內訌,找他評理,他也弄不清誰是誰非,長官意識出發,高興殺就殺,高興賞就賞,有時剛殺完立馬後悔,遷怒眼前的旁人不及時勸阻,於是一併喀嚓了事。這樣折騰來折騰去,原本穩穩自摸的一把牌,被他扯了個十三不靠,雖然仗著底子硬抗揍,好歹保住了河東一畝三分地,但自己家族的皇帝夢,卻因此被整整耽擱了一代人。

1.3掘墓人第三人選李茂貞:最像奸臣的人最後變成了大唐忠臣
——他是第一個敢把皇帝當人質的大唐藩鎮,最後卻莫名其妙成了大唐和後唐兩代「唐朝」的忠臣;他自己從來沒當過皇帝,卻讓老婆當了「皇后」,他老婆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嫁給皇帝、也沒有生下皇帝的皇后;

——有當英雄的志氣,卻沒有當英雄的本錢,當不了英雄,又不想當別人的奴才,那麼只好當忠臣了,好在他後來忠臣當得很不壞,結局也不賴。

黃巢雖說攆走皇帝,自己跑進長安城穿了幾身龍袍,畢竟連個皇帝毛都沒逮到;獨眼龍更是扭扭捏捏,造反不像造反,忠臣不像忠臣。有個叫李茂貞的好漢就不一樣了,他可是曾經把大唐天子逼得幾次下不來台,甚至是唐代藩鎮把皇帝劫作人質的專利所有者,後來朱溫不過是照樣學樣罷了。

這李茂貞原本叫宋文通,是今天河北博野縣一帶的人。他最初不過是個大頭兵,被派到陝西鳳翔一帶駐守,後來跟著大部隊反攻被黃巢佔據的長安有功,先後升作隊長、軍校。公元885年,長安又出了亂子,剛搬回京城的唐僖宗屁股還沒坐熱,又趕忙跑到鳳翔避難,宋文通時來運轉,當了名光榮的近衛軍官,隨著逃難皇帝東顛西跑,功勞苦勞立了不少;不久叛亂平定,皇帝論功行賞,宋文通因為整天在皇帝眼皮底下跑來跑去,印象分滿滿,還沒等回朝,就從一個小小的都頭火線提拔為挂名節度使,還賜給了李茂貞的姓名,算是跟皇帝老子一家人了。就在回長安的路上,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和另一員大將鬧械鬥,皇帝一怒之下派李茂貞把李昌符宰了,就地把鳳翔這塊地盤賞給了李茂貞,沒過兩年,又封他作隴西郡王,從無名小卒宋文通到皇親王爺李茂貞,這位天才只花了5年,一沒造反,二沒跟皇帝、宰相攀親,實在是走運到家了。

人闊臉就變,一點也不假。這李茂貞當近衛軍官又規矩又本分,一旦有了地盤,連氣也變得粗了。他先是不等皇帝下任命書,就自己封自己一個山南招討使,發兵奪佔了鄰居的地盤;皇帝沒辦法,索性調他去山南,讓他交出鳳翔,他卻一蹦三丈高,給皇帝寫封信,問他「陛下如果再逃難,路過鳳翔,沒俺李茂貞保駕怎麼得了」,把皇帝氣得忍無可忍,派御林軍去問罪,結果才走到長安城外的三橋,李茂貞就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把御林軍打了個稀里划拉,逼得皇帝只得殺了個宰相作替罪羊,跟李茂貞和解了事。

這老李跟皇帝叫板嘗到甜頭,膽子更大了,等到新皇帝昭宗即位,索性拉了幾個狐朋狗黨,接連兩次闖進京城,把皇帝連拉帶拽弄到自己地盤,要官要爵,打個白條讓皇帝蓋章就行,皇帝不蓋就自己動手,真是爽不可言。可惜他這一鬧得罪了更厲害的主兒,第一次是獨眼龍把他痛揍一頓,逼得他殺了乾兒子謝罪;第二次更不得了,朱溫的大軍把他打得七零八落,眾叛親離,只剩一座孤城,兩次的結果都是乖乖把皇帝送出去了事。

老李雖是大頭兵出身,文化底子差,但肚子里卻著實有些主意。剛打了敗仗,部下人心浮動,他就跑到部下家裡,足吃足喝后在人家床上四仰八叉大睡一宿,把人家感動得熱淚盈眶:敢情咱主公這樣信得過俺那,得,接茬湊合吧;把皇帝送出給朱溫之前,他居然厚著臉皮讓兒子做了駙馬,娶了皇后親生女兒做老婆,打算接茬玩人質這手,沒想到皇帝前腳出他的鳳翔城,後腳就讓朱溫寫信要女兒,反正唐代開放,皇帝女兒就算離婚也一樣不愁嫁,弄得老李白忙一場。

也許是兩次大虧讓他長了記性,知道自己這點老本成不了大事,此後的老李彷彿變了個人一般,對大唐江山再不敢亂說亂動,大唐皇帝起初還對他提心弔膽,生怕這個瘟神又來長安綁票,後來見他規矩,而朱溫的威脅又越來越大,竟加封他做了歧王。

話說老李混上歧王后更加老實,整天把報效大唐之類的口號掛在嘴邊。907年,朱溫廢掉唐朝皇帝,自己做了大梁也就是後梁天子,老李居然很有骨氣地繼續沿用唐朝的年號,而且直到後梁滅亡都沒服一個軟;

朱溫稱帝時,天下諸侯不服氣的除了老李,還有另外三家;後來那三家先後自稱皇帝,他卻仍然做他的唐朝歧王;等到獨眼龍的兒子李存勖滅掉後梁,因為自己宣稱是恢復大唐,對老李這個既沒投降朱溫、又沒自己當個皇帝耍的老實頭自然尊敬有加,加封為秦王。李茂貞死後被謚為「忠敬」,一個原本最像奸臣的老粗,最後卻以鐵杆忠臣形象謝幕。

其實老李那也是沒法子:他的地盤在陝西西南部,秦朝、漢朝那時候號稱「陸海」,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可到了晚唐,由於人口太多,開墾過度,水土保持跟不上,早已窮得連吃飯都成問題了,哪裡能養活稱王稱霸的大軍?他最牛時有20個州,給人打過來打過去,等快咽氣時一瞅家底,只剩下7個州了。因為缺錢,他摳門到連點燈點蠟燭都要收稅的地步,因為怕老百姓點火把照明來偷稅漏稅,他下令不許樹枝木柴之類進城,於是有個演員跑到他跟前嘲笑道:「您老乾脆連月亮也不讓進城得了」。

因為又窮又弱又被修理過,他硬是咬緊后槽牙,果真抵擋住了當皇帝的誘惑。可他只是不敢,並不是不想:他曾經封自己的老婆劉氏作「皇后」,這劉氏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既沒嫁給皇帝、也沒生下過皇帝的皇后。

俗話說得好,思想不犯罪,關鍵在行為。老李雖曾被當做大唐掘墓人的熱門候選,最後卻以實際行動開了歷史、也開了唐朝列祖列宗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0

主題

203

帖子

7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4
沙發
昨夜星宸 發表於 2010-9-23 1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3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9-23 1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昨夜星宸

歷史開的玩笑,總是大的,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9-24 10:49
回復 3# 對風憶塵

唐末知兵會用兵者是朱阿三。
5
匿名  發表於 2010-9-24 10:53
回復 4# Guest from 155.69.2.x

阿三與張后的故事,知阿三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6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9-25 1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Guest from 155.69.2.x

呵呵,人嘛都有弱點,也都有閃光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10-3 13:12
不錯 有點意思 好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