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閑聊:中國勞動者為何站不起來?!

[複製鏈接]

3

主題

109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2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ggxxxwww 發表於 2010-9-2 1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當下的中國,有人戲言稱,《義勇軍進行曲》中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仍然能激起廣泛的共鳴,因為中國人經常以沒有站起來的「奴隸」自居──房奴、卡奴、孩奴,最近又多了一個「菜奴」。

  中國勞動者工資增幅緩慢甚至難以應付吃穿住行這些基本生活需求。這背後是收入分配出了大問題,主要體現在GDP中,相比政府和企業收入,勞動者報酬佔比連續十多年下降。因此,要想讓中國勞動者擺脫「奴隸感」從此站起來,僅僅依靠覆蓋面有限的二次分配是不夠的,最主要的是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勞動者報酬,但如何提高卻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中國勞動者報酬或者說工資佔比連續下降的原因何在?



  第一,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勞動者的話語權在減弱,由於中國的工會並非完全代表勞動者利益,導致勞動者在同企業的討價還價中處於弱勢。

  第二,是因為中國勞動力過剩,大量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壓制了工資的增長,在由人構成的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規律,客觀上導致了勞動者工資和勞動生產率的背離,企業賺取了更多的「剩餘價值」。

  第三,經濟結構轉型也導致了統計意義上勞動者報酬佔比不斷下降。伴隨著勞動力轉移,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比重上升,由於第一產業勞動報酬佔比最高,第三產業次之,第二產業勞動報酬佔比較低。

 對主要原因的判斷不同會導致政策著力點的大相徑庭。對於中國來說,由於還有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需要解決就業問題,目前並不是過分強調最低工資和工會制度的好時機,因為即使強調了也不見得會見效,反而增加勞動者的怨氣。雖然勞動者的權利需要保障,政府也很容易通過這種直接或間接地干預來彰顯其執政理念,但不能保護了一部分群體,而讓另一部分最弱勢群體因此丟了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

  理性地看,現階段中國勞動者報酬佔比下降主要是勞動力過剩和經濟結構轉型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作出更大的讓步和努力,而不是像提高最低工資和完善工會制度那樣,主要靠企業和勞動者博弈。勞動力過剩是一個人口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人口多而年輕並不是負擔,如果通過稅收優惠扶持第三產業,放開政府壟斷引入民間投資,就會創造出大量的就業機會,從而加速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勞動者報酬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如果現階段政府想立竿見影般提高勞動者報酬,倒是有一個捷徑,就是加大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並降低社保繳費率。如果政府能夠通過國有企業分紅或者出讓土地等收入補充社保缺口,就可以調低社保的繳費率,從而提高勞動者的可支配收入。



  總而言之,勞動者報酬太低根子主要在於政府,而不是企業,罷工並不意味著勞動者站起來了,即使現在站起來了過幾天也會無奈地一屁股坐下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