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把地主比母親

[複製鏈接]

17

主題

71

帖子

16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u466 發表於 2010-8-21 1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you466 於 2010-8-21 13:18 編輯

正象郭德剛相聲《我要反三俗》相聲里的誇張,相聲好壞無所謂,有無聽眾無所謂,但一定要達到對民眾的「教育」是核心原則的。

江蘇省原建設廳長徐其耀在寫給兒子的信里有一句是:我們的社會無論外表怎樣變化,其實質都是農民社會。我們周圍的人無論外表是什麼,骨子裡都是農民。農民的特點是目光短淺,注重眼前利益。

什麼是農民?同大多數人一樣,剛看到這個詞我會首先想到的是同我無關,至少我現在是工人,是城市戶口。昨晚忽然間才發覺,農民,就是依賴從自己生長的自然環境里獲得資源交換生存的人,而工人卻是把這些資源進行加工包裝使之遠銷換取生存的人,那麼即使生活在農村,把農作物加工遠銷的人也應是工人,即使生活在城市,比如媒鐵礦藏豐富的地區,從地下地表採礦的人雖然用的工具不是鐮刀,卻也是從自然環境里起獲資源的人,也應算為農民,而我之所以被稱為工人,也僅是溶入了把采出來的礦深加工環節,實質同農作物加工為一個性質。換句話說,現在定義的農村還是城市其實質是一樣的,從而理解了上述這個官員只對兒子才說的實話:我們的社會實質就是農民社會,所有人骨子裡全是農民。或者說,農民,是我,是你,是大家。

那麼,問題又來了,有了農民,誰是地主呢?

「我把地主比母親」??呵呵,周星馳的話不難懂了吧。

由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地主,該對農民進行什麼教育呢?至少會對農民重複再重複:地主就是母親,地主比母親還要親!

同「地主是剝削我們的壞蛋,不要相信他的話」相比,你認為哪句話更真實一些呢?

但實際情況卻是:每個人因為每時每刻的周圍都是被重複的「地主比母親還要親」聲音,就象總「被」聽到同屋人同一首歌的手機鈴聲一樣的效果:你會自覺不自覺地,下意識地熟悉並哼唱,並再繼續影響給周圍別的人,所以共識的結果也很明了:「地主當然比母親還要親了」,這還用問嘛!

連媒體與娛樂都能達到這樣的教育目的,那麼對孩子的正規教育呢?就可以理解了,在中國潑水難入的封閉式教學環境里,為什麼要讓孩子們重複記憶式學習「1+1必須=2」,而不是讓孩子思考「1+1為什麼=2」,其目的是讓孩子從小就在「意識」里被固化「地主比母親還親」,試想想,如果不破壞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怎麼能讓他不懷疑這句話的真假呢。

被破壞獨立思考的孩子,他的身體雖然在長大,但它的「意識」就會被牢牢鎖住,不由自主了,當然更不能達到自信了。這也可以解釋了為什麼,有勢人要讓孩子出國接受教育的目的了,使其成人,而不是成奴。

在我們從小到大,從孩子到老人,從家外到家內的所有環境里,如果細心會發現,我們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別不僅僅是身外的環境與地理氣候,更多的差異是內心的意識,「意思」與「意識」是不同的辭彙,「意思」可以很顯見地表達出來,字裡行間能感覺得到,而「意識」卻是隱性的,但卻是人與人的核心差別。郭德剛之所以被境內所有媒體炮轟腳踩,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所謂的什麼「侵佔公共綠地」,而是在相聲里把中國最典型又最隱蔽的核心潛規則挑明了:用民眾所接觸的所有媒體與娛樂與交流,對每個人終身進行著不易察覺的「意識」的「教育」,而遠遠不是對中小學生普及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過程,通過「約身」達到「束神」的最終統治目的,而非單純的執政目的。

綜上,是否可以成為錢學森先生世紀之問:"中國為什麼不出現大師"的答案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1: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