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帖爆姜昆借「反三俗」聯手某TV暗整郭德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8-15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天涯論壇       2010-08-15
   


    日前各大論壇瘋傳《中國曲協領導談郭德綱事件內幕:姜某一手導演的》一文,帖子借中國曲藝家協會某女領導的口吻,大爆郭德綱事件前後的秘史,炮轟姜昆等人借中央「反三俗」之際公器私用,聯手北京某電視台策劃「毆打記者」來斗臭搞垮郭德綱,同時對郭德綱不懂危機公關,逞一時口快導致局勢一度失控表示遺憾。

    記者同時在網路上檢索發現,該貼已在短短十餘個小時內,已同步發到包括人民網強國論壇、中華網、天涯、貓撲、凱迪社區在內的200餘家知名論壇,此前有媒體報道或有網路水軍參與此次事件,故該貼的真實性有待進一步求證,不排除網路水軍的再次行動以及對方的反撲行為。也有網友指稱郭德綱在昨日的相聲段子中用「說相聲的盼著死同行」暗諷姜昆聯手某TV策劃的一出鬧劇。

    以下為帖子原文:

    昨天筆者與中國曲藝家協會的某領導接觸,這位德高望重的評書藝術家敞開心扉,暢談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郭德綱事件,披露了這次事件的真相,表達了她對一小撮人整人害人的強烈不滿,提出了中肯的善後意見。

    這位老大姐說,多年來她一直對郭德綱保持關注。她認為郭是一個有才華有天份肯用功的好演員,有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潛質。郭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在專業院團之外走出了一條新路子,為弘揚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郭畢竟年輕,沒有經過正規單位的工作磨練,恃才傲物,說話嘴損,幾乎得罪了所有相聲界的同仁,樹敵太多。郭早晚要挨整,這是註定了的。

     老大姐說,在她主持曲協日常工作時期,她的管理風格就是不管,因為她牢記表演藝術家趙丹的臨終遺言: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當年中央主管宣傳的李瑞環同志也說:政治就是團結人的藝術。所以她無為而治,盡量為曲藝界同仁提供服務,不搞任何是非。但自姜昆接管曲協后,大權獨攬,任人唯親,拉幫結夥,攜私報復,做了很多相當三俗的事情。姜曾經在政協會議提案,取締小劇場演出,結果遭到德雲社的反擊,讓姜某很沒面子,種下了今日德雲社亂局的禍根。
     
     她說,這次事件完全是姜昆一手導演的。中央提出抵制三俗,讓姜某感覺報仇時機已到,遂採用文革手段,與某電視台串聯策劃,與德雲社個別成員裡應外合,要一舉搞垮郭德綱。於是好戲開場,紛擾至今。她說自己還是高估了郭的智慧,因為這小子太感情用事,危機處理嚴重失當,簡直是在默契配合對手,百米衝刺般往別人挖好的坑裡跳。
     
     她說,更讓她始料未及的,是廣大觀眾和網民的強烈反響。看來這種整人的事情,真的是非常不得人心。形勢的發展,已經損害了體制的形象,整人者不幫忙反添亂。她風聞高層已有專門批示:抵制三俗不是一陣風搞運動,要著重正面引導,常抓不懈。這句批示的奧妙,大家可以細心領會。
     
     她說,事情總要了結。整人者當然不會認帳服輸,這是現實國情所決定的。郭德綱不能也不該退出舞台,所以要用大手筆了斷此事。所謂大手筆,不是割地賠款,而是用郭的本行——喜劇形式。郭是相聲演員,要有喜劇心態,幽上自己一默,談笑間恩怨灰飛煙滅。
     
     老大姐最後說,抵制三俗也好,新道德運動也好,最終目的都是建設和諧社會。讓老百姓開心,讓老百姓歡笑,就是郭德綱對和諧社會的最大貢獻。理解人、愛護人、團結人,別整人。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huasendg 發表於 2010-8-15 2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aodai
前幾天看過類似說法,李大眼還發明了一個拆字法,姜昆=美女曰比,我大膽地改成為:姜昆=羊女曰比.
你可到大眼的SINA博客上去核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227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3
半塊磚 發表於 2010-8-17 03:19 | 只看該作者
  近三十年的相聲演員幫派,有三個自成體系的集團。北京的馬季——姜昆體系,侯寶林侯躍文體系和馬三立馬志明的天津系統。一方面,這個派系分割既源自相聲早期的師承關係,也同樣與49年後騎馬入城那個帝國的政爭密不可分。

  馬季是侯寶林的得意弟子——但帝國的文革改變了這一切。在文革后,馬季自成體系,培養出了姜昆、馮鞏等幾個新一代的力量,佔據了春節晚會的舞台。在相聲的第三次高潮——用電視推廣向全國這一過程中,馬季勢力做到了最大,一直到今天,馬季姜昆體系與官方和媒體的關係都是最密切的,姜昆是曲協的主席,馮鞏在青聯的位子不論,馮對於幾個曲藝學校的控制也是相當嚴密的。

  侯寶林派系稍有不同。其實侯寶林在文革前很得新政府歡心——尤其與劉少奇家有一些私交——當然,在文革后,一切都變了。侯寶林的早逝,讓馬季最終無所顧忌,只剩下「丹朱」一樣的侯躍文,除此之外,侯寶林的關門弟子師勝傑也是侯家勢力的悍將,但師勝傑的根據地主要在東北,與北京沒有太多交際。不過,爛船尚有三斤釘,侯躍文依然保有鐵路文工團一片天地,自成獨立王國,與馬季姜昆系統保持微妙的關係,也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比如,春晚是馬姜系的禁臠,於是侯躍文照樣能夠上春晚,但他在春晚最著名的節目,卻是小品,比如捧紅趙麗蓉的《英雄母親的一天》,與黃宏合作的《打撲克》。

  北京的相聲以與官方密切而特色,天津則仍舊保佑原先的市井風格的相聲——或者說,原教旨主義的相聲。馬三立與他的兒子馬志明,並不在意北京的風光,因此在全國範圍內,他們的名聲、出鏡率也遠遠不如處在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媒體中心的北京那些馬姜侯家那麼高。小圈子裡的小圈子,是天津相聲作為派系的風格,而原教旨,也就是對傳統相聲的重視,更是天津相聲的特點——這個特點,在郭德綱對傳統相聲的強調中也能看出明顯的天津烙印。

  當然,相聲的派系也不僅僅只有這三個,北京的還有北京土著幫,天津幫內部也是山頭林立,北京天津外也有還勢力,不論,這三個派系基本是最主要的。而且,這三個派系相互並非井水不犯河水,自知衰弱的不可避免,侯躍文承侯寶林「遺訓」,拜到早已亡故的天津趙佩茹門下,與天津的李伯祥、高英培等同門,是主動拉近侯體系與天津體系的距離。

  郭德綱的出場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郭德綱在天津學藝,理所當然屬於天津的那些是是非非,但進入北京后,郭德綱需要有個保護人,這時,他就順理成章的投入到了與天津幫交好的侯躍文的門下——這當然會讓天津幫多少有些小小的不滿,但天津幫的不滿並不是郭德綱的威脅,因為郭德綱的目標是北京和全國的市場,並沒有太關注天津的小圈子。真正不滿的是馬姜的正牌官方體系。

  從輩份上來說,郭德綱拜在侯躍文門下,那就是侯寶林的第二代——姜昆從馬季這裡算,其實也是。但從時間上講,郭德綱搞茶館相聲是96年,在那個時候,姜昆等人早就不說相聲了——或者說,早就不說逗樂的相聲了。不僅他們不說,他們的徒子徒孫也都被閹割乾淨了。現在郭德綱在2000年以後的逐漸成名,不僅侵佔了他們的市場,更讓他們在業內成為笑柄——當然,也是郭德綱自己相聲的笑柄。

  不僅如此,郭德綱還搜羅了一批早的文字輩演員,也就是李文山張文順王文林等,這些姜昆的前輩,馬季的同輩,在馬姜體系下沒有分一杯羹,因此也了一跟著郭德綱賺錢。這就更犯了姜昆的忌諱。

  最後,才是郭德綱所謂的低俗影響了「曲協掌門」姜昆,畢竟,在《著急》之後, 姜昆早忘記什麼是《左派行醫》了。

  郭德綱這幾年官司不斷,主要是馬姜體系的打壓,而郭德綱之所以不倒,也是因為侯躍文在的關係。然後,大家都知道,侯躍文死了,郭德綱摻和進了侯躍文女兒與耀華的官司中,侯家這個靠山,是再也沒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4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0-8-17 0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半塊磚

所幸的是,郭德綱已經做大了。
扳到郭德綱不容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227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1
5
半塊磚 發表於 2010-8-17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半塊磚

所幸的是,郭德綱已經做大了。
扳到郭德綱不容易了。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0-8-17 03:23


也許這也是一種社會進步,想扳倒人的年代過去了,但願。
順便說一句,郭德綱就是房間里的一隻昆蟲,昆蟲活著,說明房間內毒性不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6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0-8-17 04:39 | 只看該作者
也許這也是一種社會進步,想扳倒人的年代過去了,但願。
順便說一句,郭德綱就是房間里的一隻昆蟲,昆 ...
半塊磚 發表於 2010-8-16 14:33

說的太對了!
這就是為什麼這次國內很多人(類似的昆蟲)挺郭德綱的主因。
我們這裡不少人對其關注,也是因為怕見到這隻昆蟲死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19: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