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教教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

[複製鏈接]

10

主題

36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剩剩 發表於 2004-8-17 1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各派均有佛像,但歡喜佛唯密宗所有,只有藏傳佛教(喇嘛教)寺廟中才有供奉。

密教7世紀出於印度唐代傳人中國,在西藏與當地民間信仰相結合成為藏傳密宗。藏傳密宗佛教(俗稱喇嘛教)作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與其它教派並沒有什麼不同,但與被稱為「顯教」的漢地佛教相比,顯教以理論探索為主,而藏傳佛教以密教為精髓,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俗信為其主要特徵,宣傳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印契(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結合的修行方式。

歡喜佛供奉在密宗是一種修鍊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宗喀巴大師說:「調心要令信所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鑒視」,漸漸習以為常,多見少怪,慾念之心自然消除。佛教教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明王那些兇惡的面目不僅是用來嚇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來對付自身,對付內孽障的。而與這些看似殘暴的明王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夥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經上的話來說,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愛欲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後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

印度密教就有這樣的傳說:崇尚婆羅門教的國王「毗那夜迦」殘忍成性,殺戮佛教徒,釋迦牟尼派觀世音化為美女和「毗那夜迦」交媾,醉於女色的「毗那夜迦」終為美女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為佛壇上眾金剛的主尊。

與佛教其它派別所主張的非存在(「無」)不同,密教肯定現實世界是存在的(「有」)。在肯定萬物的基礎上,密教認為陰陽兩性的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後的解脫。「歡喜佛」正是這種理論觀念的圖解。

類似手法在漢地佛教中也有,比如民間盛行的魚藍觀音,觀音化身為市肆中美貌的女子,當被搞得神魂顛倒的男子要和她結婚時,看到的卻只是具骷髏,以次警醒塵世的虛幻。只是受儒家倫理的限制,漢地佛教在表現這種題材時一般是採用比較含蓄的手法。

男女雙修與印度教

印度教是繼承了印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傳統發展而來的一種宗教。它的哲學的核心是宇宙的生命崇拜。常常通過多種多樣人格化的生命形態,包括多面多臂,半人半獸,半男半女的怪誕造型來表現宇宙生命的勃勃生機。各種形象的身姿和手勢都賦有有特定的象徵意義,從生殖崇拜升華而來的超驗哲學本體意義上的宇宙生命崇拜,成為印度藝術尤其是印度教藝術象徵主義的中心,人體作為宇宙的縮影,充滿了生命氣息的容器成為表現宇宙生命的直接載體。

佛教和印度教之間本來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佛教否認有創造宇宙萬有和主宰一切的神,而印度教則主張萬物都是由無所不能的梵神創造的。佛教主張「中道」,反對偏激;而印度教的不同教派不是極端自我折磨,就是放縱酒色。在社會生活中,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印度教則實行嚴格的種姓制度。在藝術表現上,佛教追求平和寧靜的理想,而印度教卻力圖用強烈的動感變化來表現宇宙神明的威儀。但是在笈多王朝(320年-600年)以後,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在南印度,由於印度教非常得勢,佛教勢力甚至被排除於這些地區之外。而在古印度另端的孟加拉地區,在帕拉王朝(750-1150年)的庇護統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成為印度次大陸行將消失的佛教的最後堡壘。不過這時的佛教為了延續自己的發展,已經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內容,衍變為密宗。佛教藝術也深受印度教影響,引進了許多印度教的護法神,出現了多頭多臂的菩薩像、憤怒姿態的神像,以及其他強調神秘性和官能性的神像。特別典型的是出現了許多男女雙修的形象。究其本原,這些男女雙修也是印度教性力派影響下的產物。

性力思想的反映

密教也稱坦多羅教,坦多羅tantra(密咒)的詞根tan的原義就是生殖、繁衍。它繼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縱樂派)的思想和實踐。與印度教中其他門派相比性力派是種行動體系。它也尋求解脫,但不在來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絕塵世中的各種享樂,反而去儘力地挖掘種種聲色之娛及「山神」經驗。性力派特別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認為性是最大的創造性能源,通過性交可以使人類靈魂和肉體中的創造性能源激揚起來,與宇宙靈魂的大能合流,達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為此他們直接把性交本身作為一種宗教儀式,在性交中使男女通神,這種儀式稱為「輪寶供養」。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已婚或未婚的數對男女出席舉行「五種享樂」。前四種是魚、肉、酒、穀物和飲食,最後一種是性交。在性交之前需冥想和其他準備,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情,然後以多種形式進行性交,男女在極樂中溶為一體,體驗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情景。在歡喜佛圖象和明王妃合抱交媾之相,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正是所謂「大樂」形式。

藏傳佛教中女神的形象眾多,與漢地佛教中幾乎沒有女神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受到性力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認為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創造女神的性力而產生和繁衍的,印度教中有三大主神,其中掌管生殖與毀滅的濕婆,以勃起的陰莖作為其象徵。印度古代將陰莖勃起歸於「氣」的運行,注重以意念調息,從而出現瑜伽。瑜伽是印度傳統的修鍊方法,包括靜坐調息、禪定等,與中國的氣功類似。

在佛教密宗中,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鍊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徵,通過想象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親證「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境界。這就是「歡喜佛」的宗教寓意。



在藏傳佛教供奉的眾多佛像中最令人驚詫的莫過於歡喜佛的形象了,其外表怪誕難曉,有的醜陋兇惡,有的人身魯面.有的多個腦袋,有的有多隻手,有的腰間掛著人頭,有的腳下踩著伏卧在地的少男少女,有的單身,有的雙抱交媾。種類質地分金、銀、銅、木、石,還有泥塑彩繪和「唐卡」壁畫等。歡喜佛最常見的形象是男女裸體相抱交媾,許多人看了以後深感困惑,難道一貫宣揚「不淫慾」的佛教在這裡被嚴重褻瀆了嗎?




濕婆舞王的形象是濕婆代表宇宙永恆運動的最高象徵。他的舞蹈剛柔相濟,柔舞和創造相聯繫,剛舞和毀滅相聯繫,寄寓著創造必趨於毀滅、毀滅必導致創造的哲理。這身被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盛讚為「充滿了命力,像生命的洪流,像空氣,像陽光,生機盎然」的濕婆舞王像,具有旋風般強烈的動感。那一圈燃燒的火焰光環則象徵著無始無終,循環不已的宇宙。右上臂的手裡持手鼓,這是聲音的標誌,創造的象徵,因為根據往世書神話,開闢混沌的第一件創造物就是聲音。左上臂的手裡,吃燃燒的火焰,這是毀滅的標誌。而侏儒代表無知,即執著於「幻」的世界而缺乏對「梵我同一」真理的覺悟的愚昧狀態,左腿足尖又指向火焰光環,勸喻信徒擺脫「幻」的世界的羈絆,親證「梵我同一」的終極真理




空行母鎏金銅像明代(公元1368-1644年)高32厘米 布達拉宮管理處藏

空行母是密宗中代表著智慧與力量、能夠自由在空中飛翔的女神。密宗教徒認為只要真心實意地供奉空行母,頌讀其經,並一心一意地刻苦修行,就會到達空行母的佛土境界。這件空行母弓步立姿,頸桂骷髏項鏈,左手高舉嘎巴拉碗,右手向下持鉞刀,足踏兩個外道妖魔,姿勢優美。



勝樂金剛緙絲唐卡




嘎巴拉碗 清代(公元1644-1911年)高25.5,寬18.5厘米 西藏博物館藏

藏傳佛教的法器往往也具有神秘色彩。比如用人頭蓋骨製作的嘎巴拉碗是修無上瑜伽密舉行灌頂儀式時用的法器。曾經被許多人誤認為是用奴隸的頭蓋骨做成的,實際上大多是依照高僧大德生前遺囑,從其遺體上取下后製成的。這件嘎巴拉碗的顱骨日、月、法螺和藏文六字真言。碗的托座為三角形,碗蓋為橢圓形,都是用純金製作的。選材精細、製作精美,工藝考究,是嘎巴拉碗中的極品。




勝樂金剛 清代(公元1644-1911年)高94.5厘米 羅布林卡管理處藏

勝樂金剛為格魯派修無上瑜伽密母續的本尊之首。四頭,每一個頭部有三隻眼,十二臂,兩足,弓步。主尊頭戴五葉冠,上面兩隻手持象皮,主臂兩手分別持金剛杵和金剛鈴,擁抱明妃金剛亥母。其餘各手分別持不同的法器。脖子上掛人首做成的項鏈,雙足奮力踩踏兩個魔鬼,威力無比。金剛亥母雙腿盤在勝樂金剛腰間,右手揮舞著鉞刀,左手拿看金剛鈴。

轉自<藝術世界>

---END---
[music]http://flamesky.org/music/qinsewma/Liu%20Jian/Black%20Pearls/32k-wma/06.Dance%20Of%20Wooden%20Drums.wma[/music]
時間之下 沒有永恆~~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沙發
冷f 發表於 2004-8-18 14:0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中。好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28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3
seine_la 發表於 2004-9-30 02:05 | 只看該作者
以後再看到就不會走馬觀花了^_^要細細觀賞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740

帖子

56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65
4
qfxl8252 發表於 2004-9-30 22:02 | 只看該作者
你看到的勝樂金剛會動嗎?
我看到的已經不能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0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4
5
LUHAINA 發表於 2005-8-28 19:17 | 只看該作者
阿彌陀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