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任性是種心理需求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7-26 2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見到一些幼兒,為達到某種目的特別任性,有時甚至會因此哭鬧不止,把家長搞得精疲力盡而仍不罷休。為此,家長只得退讓,或者聽之任之;而有的人卻把這種任性,歸咎於獨生子女帶得太嬌慣。這都是錯誤的。

  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他指出,幼兒隨生理髮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他們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瞻前顧後的分析,再做出處置決斷。而僅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這些事物往往是對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此外,家長多以成人的思維去考慮他參與的結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參與的情緒和興趣。實際上,這種情緒和興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比如,4歲的東東偶見表姐娜娜有個新玩具,在表姐離開后便開始作難母親,非得立即有個同樣的玩具不可。但此時已是夜深人靜,母親不可能驅車進城為之尋購。於是,東東哭鬧了一整夜。看起來是東東任性,無理取鬧。可母親從沒有從心理角度去了解,東東為啥非得立即要那玩具,更多的是去責怪他「要別人的玩具,或者性子太急」。

  其實孩子僅覺得那玩具有個閃亮的燈好玩,那燈為什麼會閃亮而已。這就是一種好奇的心理需求。當這種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撫時,他就與母親作對,無奈中只得以哭來抗議。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

  如果,母親重視到這種心理,採取表揚東東為弄清那玩具為何閃亮是愛動腦筋和非常聰明,再擺出今晚不可復得這玩具的道理,並承諾明天將與他共同研究玩具閃亮的方法,可能孩子的情緒會好得多。至少,他心理上感到母親對他在「閃亮」問題上的認可。

  處於獨立性萌芽期的幼兒,一切事物都想親力親為,都想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力親為"的心理,往往會在不合實情中表現出來。家長對此,一不可包辦代替,二不可斷然拒絕。否則,孩子的任性就會越來越嚴重。

  這種任性,實質上是一種與家長對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於家長初始沒有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沙發
大臉貓皮皮 發表於 2010-8-5 11:21 | 只看該作者
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