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林長白山發現罕見紅絲石王 絲紋纏繞溫潤可人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10-7-26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前,一方巨型紅絲石運抵吉林省延吉市。這塊出自長白山區的單體紅絲石大料世所罕見,堪稱紅絲石王;它長2.5米,寬1.68米,厚0.32米,呈樺葉狀,比例勻稱,顏色鮮麗,絲紋羅織,美輪美奐。

  據專家介紹,紅絲石唐宋時即為名硯料石,石色紅黃相間,絲紋纏繞,溫潤可人。近年來因石源枯竭,一石難求,十分名貴。一般認為,紅絲石只產于山東青州,唐宋時即負盛名,受到文人墨客的百般推崇,引以玩賞,顏色鮮麗,絲紋婉轉,為雅石中的絕品;用以治硯,堅而不頑,緻密細膩,發墨潤毫,為硯中的上品。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硯箋》:「紅絲石為天下第一石,有脂脈助墨光」。有紅學家據此推斷,稀世珍品「脂硯」即是紅絲石硯。乾隆主編的《西清硯譜》云:「紅絲石出臨朐縣,其色紅黃相間,佳者絕不易得。故世罕流傳。石硯紅絲映帶,鮮艷逾常,而質古如玉,洵為佳品。」可見紅絲石的名貴。

  據了解,山東紅絲石的具體產地有兩處,一在青州市邵庄鎮的黑山,一在臨朐縣冶源鎮山崖崮村的壯山。黑山和壯山相距20公里。黑山紅絲石僅產於頂峰一石洞,洞口僅能容一人爬行出人,「遣工前往六七日,僅得四五寸者二」。終因石脈盡絕,已停采數百年。臨朐壯山所產紅絲石處於地下7米石灰岩夾層中,岩層較薄,單體大料絕無僅有,一般子料亦十分難得。故傳世紅絲硯越發顯得珍貴。無論唐宋時的柳公權、歐陽修,還是近現代的啟功、趙朴初、吳作人等,均視紅絲硯為人間瑰寶。 當山東青州紅絲石面臨採掘凈盡之時,紅絲石卻出現在東北長白山區。雖屬稀見之物,亦偶為採石人所得。當時,長白山人還不認得紅絲石,以為其紋路極似當地赤柏松的紋理,因命名為赤柏紋石,近年亦有簡稱為「彩石」的。直到這方紅絲石王發現后,經專家反覆比較研究,認定為長白山產紅絲石。為什麼山東的紅絲石能出現於長白山呢?這就是說,當年康熙帝所言「泰山之龍,發脈長白」並非虛語。從地脈學的角度看,長白山脈南伸,經遼東半島,逾海為老鐵山,旋而西為蒙山、泰山,青州亦在此「龍脈」之中。

  縱觀此紅絲石王,石色紅黃相間,上層柑黃地紅刷絲紋、下層紫紅地黃刷絲紋,層次分明,絲紋起伏迴旋,變幻無窮,紅絲石的一切特徵,無不兼備。石之周邊,環以槭木包狀突起,起伏拳曲,紋彩渙然,有自然天成、巧奪天工之妙。吉林省工藝美術大師彭祖述和著名紅學家陳景河看后,均慨嘆謂:「傳世佳品,百年一遇,無愧為"東方至寶"。」

  據收藏家介紹,此紅絲石五年前出山,初為吉林省白山市一石友所得,一直秘不示人,產地亦諱莫如深。后歸長春市一藏家。在籌備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慶之際,延吉聖雅軒制硯坊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談判,以不菲的價格將這方紅絲石王收為鎮館之寶,並懸賞萬元徵集設計圖案,決心製成傳世紅絲名硯,為延邊州慶獻禮。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22

主題

88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沙發
注入靈魂 發表於 2010-7-27 09:45 | 只看該作者
物以稀為貴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