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述:基因療法治療一些罕見疾病取得進展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0-7-12 00: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1月11日 18:40  新華網

  新華網華盛頓1月11日電(記者任海軍)科研人員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利用基因療法嘗試治療一些罕見疾病,並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例如,在美國《科學》雜誌公布的2009年十大科學進展中,基因療法治療致命腦病位列其中。作為一種潛力巨大的疾病治療方法,基因療法領域的進展對人類最終戰勝一些罕見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基因是生命的設計者,負責編碼、合成蛋白質。因此當基因由於突變、缺失、轉移等原因而「出錯」時,細胞製造出來的蛋白質數量或形態就會出現問題,人就會生病。治療這類疾病的最根本方法,就是找出基因發生「錯誤」的地方和原因,把它矯正過來,從而使疾病得到治癒。興起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基因療法,就是利用健康基因來填補或替代某些缺失或病變基因的治療方法。2009年,利用基因療法治療一些罕見疾病給人們帶來諸多驚喜。

  X連鎖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是一種致命腦病,患者通常為6歲到8歲的男童,他們一般在青春期前就會殞命。法國研究人員2009年11月在《科學》雜誌上公布研究成果稱,他們向兩名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患者的造血細胞中引入一種「治療」基因,使患者病情在兩年時間裡沒有進一步惡化。這是首次通過基因療法有效治療一種嚴重腦病。

  萊貝爾先天黑內障是一種罕見眼疾。這種病通常在患者年幼時發作,患者視網膜細胞的一種基因發生變異,致使視力嚴重下降、眼球活動異常。到二三十歲時,患者可能完全失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以12名2型萊貝爾先天黑內障患者為對象,將一種「修正」基因送入患者眼球內,使得患者的變異基因被「重寫」為正確基因。治療結果顯示,雖然患者的視力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所有患者的瞳孔對光反應測試結果都大大提高。也就是說,患者瞳孔收縮力增強。儘管成果喜人,但研究人員謹慎表示,研究尚屬初級階段。

  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患者因體內缺少免疫細胞,無法對抗感染,通常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死亡。科研人員2009年2月公布的一項對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病童的長期跟蹤研究表明,10名接受基因療法治療的病童中已有8人痊癒。

  此外,研究人員2009年還利用基因療法在動物實驗中取得理想效果。法國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在實驗室中利用基因療法治療患帕金森氏症的短尾猴,改善了短尾猴的運動能力,且治療效果維持了44個月。初步結果顯示,這種基因療法在動物身上是安全的,短尾猴未出現常規療法所引起的副作用。

  科研人員稱,相關的人體試驗已經開始,6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已開始接受這種基因療法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鼓舞」。不過,由於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這種基因療法離臨床應用仍有一段距離。

  2009年,基因療法領域傳來的諸多好消息讓人們振奮,也鼓舞科研人員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