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激進療法治頑疾:健全基因替代缺陷基因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0-7-12 0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4月29日 16:32  科技新時代雜誌



激進療法治頑疾

  失明、腦癌、植物人……這些都是治癒希望最渺茫的疾病,然而現在轉機出現了:醫生們正在嘗試用反傳統的方式來解決這些最具挑戰性的醫學難題,而初期成果已經為病人帶來了希望。

  重建視覺

  挑戰:基因遺傳方面的缺陷使兒童視力退化,並在成年後失明。

  激進醫療:用健全的基因替代有缺陷的基因。

  現狀:預計3~5年後提交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審核。

  每天早上鬧鐘響起的時候,塔米·摩爾豪斯都不敢睜開眼睛。在過去的3年裡,她的視力退化成了一片深色的陰影。她沒法分出天空和大海的界線,也分不清人們的面孔。這位有3個孩子的45歲母親深知,自己將在某天早上醒來時,發現世界變得漆黑一片。但是在醫生向她的一隻眼睛中注射了新基因的幾個星期之後,她能看清冰箱的門了。4個月之後,她看到了自己12歲的小女兒在棒球場上成功地攻上三壘。

  摩爾豪斯患有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CA),這種單基因缺陷會阻止視網膜產生對維持眼內感光器官健康至關重要的蛋白質。對於大多數病患來說,視力會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下降。如果不進行治療,摩爾豪斯和其他的LCA病患一樣最終會完全失明。與在費城兒童醫院一同接受臨床治療的其他11名8~33歲的患者相比,「我是最老最瞎的那個。」摩爾豪斯開玩笑說。他們的視網膜細胞附近都被注入了新的基因以修復感光系統。儘管大多數參與實驗的志願者至今還存在與摩爾豪斯的黑內障類似的癥狀,但至少有6位參與者的視力得到了部分恢復,不再是所謂的盲人了。

  這種療法源於賓夕法尼亞醫科大學分子遺傳學家簡·班內特近20年來在老鼠和狗身上進行的遺傳性失明的研究。經過進一步研究,班內特表示,她將會在3年之內開發出一種藥物,有助於視網膜相關領域的外科醫生治癒他們的LCA患者,但她的研究並不止於此。新生兒患上與摩爾豪斯同類型的LCA症的幾率極小,但集中研究一種少見的單基因缺陷是找出治癒較普通疾病的模式的好方法。「我們的成功表明這種技術是可行的,」班內特說,「這可能是治癒多種不同致盲疾病的一個基礎。」十年之內,她說,類似的眼部基因治療方法將會有助於治癒其他基因突變類的病患,比如色素性視網膜炎或者視網膜黃斑變性疾病。

  同其他參與初期研究的病患一樣,摩爾豪斯只有一隻眼接受了注射(他們留下另外一隻眼作為對比)。「你可以說我貪心,」她說,「但我一直都在提醒我的醫生,別忘了我的另外一隻眼睛。」今年春天,班內特和她的團隊希望能夠在年幼患者的雙眼上繼續實驗LCA基因治療法。班內特目前正在申請追加資金用於開展一個大型的試驗,並對12位患者進行完整的治療。她希望資金能很快到位—一旦視網膜細胞全部壞死,新的基因也將愛莫能助。「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場急切的賽跑。」她說。

  喚醒沉睡的大腦

  挑戰:在植物人或僅維持最低限度清醒意識的病患中,只有3~7%的人能恢復意識。

  激進治療:向大腦發送電脈衝從而使之恢復生機。

  現狀:正在一間專門診所中進行臨床治療。

  史蒂芬·多瑪勒斯基剛剛投出的球被擊球手狠狠地打了回來,並且擊中了他的胸部,這一球的力道相當大,導致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醫生為這名12歲的投球手安裝上了生命維持系統,並且宣布他將永遠不會從植物人的狀態中恢復。神經系統科學家菲爾·德芬那聽說了這個病例后,嘗試用他自己的特殊療法來治療多瑪勒斯基,6周之後這個男孩醒了過來。多瑪勒斯基的第一位醫生認為這純粹是僥倖。「我們對於這些僥倖恢復的記錄非常驕傲。」德芬那 說。他和他的團隊有很多這樣的病患:他們喚醒了84%的處於植物人狀態或僅具有最低限度清醒意識的病患,而在美國其他地方,這種病例的成功蘇醒比率小於7%。

  當一位像多瑪勒斯基這樣的病患來到新澤西喀斯勒學會的德芬那和喬納森·費勒斯面前時,他不會得到標準的「生命維持(life-sustaining)」式藥物治療。相反,他會得到綜合性治療以「重啟」他們的大腦。首先醫生會開出一種可以促進心率增強的多巴胺類興奮劑,這種葯與通常用於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帕金森綜合症等疾病的大腦興奮藥物類似。然後是納洛酮,一種用於治療毒品上癮的藥物,用於防止自然產生的內啡肽減緩大腦恢復意識的過程。

  兩周之後,醫生會在病患的手腕上安置電極向大腦發送脈衝信號。電脈衝可以促進血液流向大腦,讓氧氣和葡萄糖—對大腦來說這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養分—的含量增加高達20%。5周之內,病人還會接受維生素、氨基酸、藥草和礦物質來減少細胞壓力,促進正常的突觸傳導。利用這種方式,他們從植物人或者最低限度的清醒意識狀態中喚醒了43位病患,而且沒有發現大的副作用。

  在因戰爭導致的高達32萬例腦部受傷病例的壓力之下,美國國防部正密切關注治癒這些病患的可能性,並認可了德芬那的機構—國際大腦研究協會,目前該機構已經獲得了640萬美元資金用於研究如何使這種治療方法更有效率。不過,病人還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我們希望首先能看到結果,然後再去關心這種方法到底是如何產生作用的。」費勒斯說。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8: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