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評論:大學生畢業時,應該告訴他們什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6-29 0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張恆 來源:鳳凰網 發布時間:2010-6-28 12:29:53

告訴他們這個社會的現實,告訴他們不要為這個現實所氣餒絕望

我從未曾遇到過一次大學畢業典禮。我記憶中的大學畢業,只是一場被酒精和充滿傷感的感情攪拌在一起的散夥飯。以至於當我回憶起三年前的畢業時,怎麼也想不起,那本應該對我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的節點,到底對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看這篇文章的你呢?回想一下你的大學畢業,到底對你產生了什麼影響?

因此,我會很羨慕那些有典禮的畢業生,羨慕他們在典禮上,能夠聽到長輩們、導師們那積澱了許多年的人生經驗,羨慕他們在走上社會的前夜,會有人告訴他們,這個社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會遇到什麼?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人們總是更在意自己缺少的那些東西。於是在我大學畢業后的三年裡,我會很在意那些大學典禮上的講話,很注意看那些「贈與今年大學畢業生」的講話。於是,當我今天準備談這個話題的時候,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就是之前看到的三篇發表在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J·K·羅琳在哈佛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以及胡適先生曾經發表在《獨立評論》上的《贈與今年畢業的大學生》。

如果拿這些演講,來對比最近在網路上大熱的「根叔」演講,又會怎麼樣呢?

當昨天我看到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李培根的演講稿時,恍然確實感到很驚艷。雖然我沒有經歷過大陸大學的畢業典禮,但是不用腦子就能想到他們會說一些什麼樣的話。正如陶短房所言,在那些校長的生活體系里,他們姓「官」而不姓「學」。於是說的都是官話,當然也是假話,假大空。有了這種印象,再看「根叔」的演講,怎能不驚艷。

可是,驚艷之後呢?看看那滿篇的報道和今天的評論吧?人們記住了「根叔」嘴裡的「俯卧撐」、「躲貓貓」、「打醬油」、「蟻族」、「被就業」,但是對於他在這些之後,所說的「正義」、「責任」和「良知」卻隻字不提。於是,在大學里的最後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成為了一場俏皮話的狂歡,成為了一場單純的感情宣洩——這,和我記憶中的那場混雜著酒精與傷感的散夥飯有什麼區別?或許唯一的區別在於,這次典禮的規模更為龐大。

在大學生們將要走向社會的前夜,當做為教育者送他們最後一程的時候,我們的精神導師們,到底應該告訴他們什麼?而我們,又能從中感受到什麼?記住什麼?是那些時髦的流行語?是在大學校長嘴裡蹦出來的你的初戀、你發表論文的榮耀、學校里的人物?難道僅僅是這些?當我們多年以後,回憶起我們的大學畢業典禮,難道我們只能想起一首《隱形的翅膀》的歌曲和一堆逗人發笑的俏皮話?

看看J·K·羅琳吧,她告訴了大學畢業生什麼?羅琳告訴了他們即將面對的失敗,他們應該用什麼來度過自己的人生。「你們能從哈佛畢業這個現實表明,你們對失敗還不是很熟悉,對於失敗的恐懼與對於成功的渴望可能對你們有相同的驅動力。」我相信,多年之後,那些畢業生們可能真的不會再記住羅琳說的那些話,但是卻能如她所期望一般的「記住我在逃離那個走廊,回想進步的階梯,尋找古人智慧時碰到的另一個古羅馬哲學家,說過的一句話:『生活如同小說,要緊的不是它有多長,而在於它有多好。』」

看看喬布斯怎麼說的吧,那個把蘋果咬了一口的人。他給斯坦福的畢業生們講了三個故事,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他講自己退學後面臨的困難——這些困難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或者失業、或者是失戀、或者是房奴,或者是如喬布斯所經歷的,「去撿5美分的可樂瓶子,僅僅為了填飽肚子」。他告訴那些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們,如何面對自己喜愛的,又如何面對失去,進而,如何面對死亡。

不要說,這些都是外國人玩兒的玩意兒,不要對這種普世的情感心存抵觸。要知道,對於那些順利度過了四年的大學生而言,當他們走向社會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要告訴他們記住自己的初戀、初吻;不是讓他們聽到「姐的娛樂,還是哥的寂寞」這句俏皮話時,產生的新奇大笑;甚至,也不僅僅是告訴他們即將到來的蝸居和膠囊公寓……

不,不是這些,不僅僅是這些。而是應該告訴那些大學生們,一個正常的社會,從來就不是輕而易舉;要告訴他們,他們註定會遭遇失敗;要告訴他們,該如何面對人生的困境;要告訴他們,那些對人類而言,最為普通,但是又最為美好的東西:公平、正義、正直、善良;告訴他們,他們或許將失去很多,但是這些品質卻不應該失去;告訴他們這個社會的現實,告訴他們不要為這個現實所氣餒絕望。

這些東西,並不是中西大學文化的差異。如果是的話,胡適先生就不應該在大學畢業的時節,寫出那篇《贈與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我們曾在評中評里,一再的提到過胡適先生的這篇文章——

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於過去的不努力。

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話:「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丟了。我們也應該說:「功不唐捐!」沒有一點努力是會白白地丟了的。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時候,在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種子早已生根發葉開花結果了!

當我們、當他們,當那些大學畢業生們,坐到你們的面前時,請不要再重複那些陳詞濫調,也不要再自足於時髦的俏皮話。現在,不是和他們拉近距離的時候,也不是思考大學與大學生關係的時刻(這應該是在新生入學典禮上去思考的)。這一刻,是他們在校園裡接受到的最後一課,也應該成為他們公民教育的重要一課。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給這些大學生一個什麼樣的現實,他們就會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尤其是在畢業典禮的時候,在他們將進入社會的時候——難道,我們僅僅要給他們的,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笑話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15: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