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考驗你的信心

[複製鏈接]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8 0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10-6-7 14:56 編輯

有人喜歡說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
不經常說的是: 你如何判斷自己的信心呢?

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檢驗自己信心的方法。

回家燒一壺開水, 然後, 念叨一下: 《心裡相信這開水會燙傷自己、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不被燙傷。 》

然後, 趁著水還在沸騰的時候, 你會不會嘴對嘴, 咕咚咕咚喝幾大口,對你家人說,來吧, 一起來喝吧, 誰能忍住不喝呢?

呵呵, 說個小笑話, 大家千萬別去喝剛燒開的水啊!
×××××××××××××××××××××××××××××××××××××××××××××××××××××××××××××

大 S 說的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 這句話本身, 並沒有錯。
大家要注意的是, 這句話當中的《心裡相信》, 包涵了要遵守律法。

羅馬書說的, 《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 這句話是說,
不去喝燒的滾開的水的人, 並不一定是真正相信那水會燙傷人。
其實, 言外之意是說, 假如你心裡相信那水會燙傷人, 就一定不會去喝。

現在, 回過頭問問自己。 觸犯法律(喝開水)的代價是死(燙傷), 你心裡相信嗎?

××××××××××××××××××××××××××××××××××××××××××××××××××××××××××××××

羅馬書在此強調, 指出:

3:28        所以〔有古卷作因為〕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3:29        難道 神只作猶太人的 神麼.不也是作外邦人的 神麼.是的、也作外邦人的 神。
3:30        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
3:31        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麼.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

而當今的教會, 牧師, 偷換了其中的概念。 把《堅固律法》從 《因著信》, 抽出來, 丟掉了。

於是乎, 羅馬書搖身一變, 成為: 要得救, 只需嘴上唱唱, 心裡想想。 律法嗎, 廢除。

說到這裡, 很多基督徒會解釋一下, 我們不是要廢除律法, blah, blah。

問題是, 假如遵守律法與得救沒有必然的關係, 那麼, 從客觀上, 不就是廢除了律法嗎?

××××××××××××××××××××××××××××××××××××××××××××××××××

說到這裡, 有會有基督徒出來解釋: 稱義和成聖, 聖潔不是一個概念。

呵呵, 我會告訴他, 我從不談什麼「稱義和成聖, 聖潔」。 我只談 「得永生」。

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沙發
sousuo 發表於 2010-6-8 04:07 | 只看該作者
信包含著守律法,守律法也因者信,在這個意義上說,信和守律法是拆不開的。

我不信人可以信而不守律法,但信人可以不信而"守"律法,至少在人前可以。

所以因信稱義本身就含了行為在內,而單單的行為若沒有信的內容是稱不了義的。

對嗎?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3
問? 發表於 2010-6-8 04:11 | 只看該作者
按照基督教的講法,堅固律法的意思是:人無法做到的,耶穌已經替我們贖了,是為堅固律法。所以才說是在律法之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4
sousuo 發表於 2010-6-8 04: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問?


    是守全了律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5
問? 發表於 2010-6-8 04: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是守全了律法。
sousuo 發表於 2010-6-8 04:14


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6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8 04: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10-6-7 15:23 編輯
信包含著守律法,守律法也因者信,在這個意義上說,信和守律法是拆不開的。

我不信人可以信而不守律法,但信人可以不信而"守"律法,至少在人前可以。

所以因信稱義本身就含了行為在內,而單單的行為若沒有信的內容是稱不了義的。

對嗎?


信包含著守律法,守律法也因者信。 這是正確的理解。

要具體到現實, 是有一分信心, 行一分的律法, 取得一分的成績。
一分的成績反過來又成就兩分的信心, 又行出兩分的律法。。。。

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所謂有些律法自己行不出, 這不是守不守得住的問題, 根本問題出在, 自己的信心還不夠充足。 嚴格說, 這信心, 不能使你得到永生。

所以, 真正的基督徒, 承認有一個背十字架的漫長過程, 直至完全聖潔, 才得到永生。

值得注意的是。 假如在理論上都不認為必須完全遵守律法的話, 實際上相當於徹底放棄了律法。

《所以因信稱義本身就含了行為在內,而單單的行為若沒有信的內容是稱不了義的。》
這是對的。 要注意, 說自己信, 卻守不住法律的, 他的這個「信」, 也不能使他得到永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
問? 發表於 2010-6-8 04:32 | 只看該作者
信包含著守律法,守律法也因者信。 這是正確的理解。

要具體到現實, 是有一分信心, 行一分的律法, ...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8 04:21


這就又變成依靠自己了,要依靠聖靈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8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8 04:38 | 只看該作者
這就又變成依靠自己了,要依靠聖靈才行!
問? 發表於 2010-6-7 15:32


這就涉及到形而上與個體的關係。 在佛經里有敘述, 聖經里也有簡單的解釋。

不能簡單把個體與形而上割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匿名  發表於 2010-6-8 06:34
形而上是概念學說的問題,和實踐上的還是有差距。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0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6-8 12:40 | 只看該作者
鬼也信,而且真正的信.有什麼用?雅各說:"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保羅就是單因著信.他為什麼不說因真信稱義,偏說因信稱義.一個自稱使徒的人不懂得教義的措詞是字字斟酌的,來不得半點糊塗?還要他的第子來解釋?所以保羅說:口裡承認,就能得救.保羅神學就是:救恩是白白的恩賜,只要要,就得著.只要要,就那怕喊一聲要就行了.何必遮遮蓋蓋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1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6-8 13:05 | 只看該作者
不遮遮蓋蓋行嗎?斷乎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2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6-8 1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真源湛寂

說得很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13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9 01:02 | 只看該作者
鬼也信,而且真正的信.有什麼用?雅各說:"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保羅就是單因著信.他為什麼不說因真信 ...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6-7 23:40


提起雅閣, 我說說自己的理解:把雅閣和羅馬書, 融合起來, 才比較接近真理。

也就是說, 信是重要的。 行為是信心的表現。

具體就是:

1 有好的行為, 不代表有好的信心,
2 有好的信心, 行為也必須好(行得出)
3 行不出的, 表示信心不足, 不能得到永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4
sousuo 發表於 2010-6-9 01: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真源湛寂


    這麼簡單的事,有人就是故意搞的很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15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9 0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真源湛寂


    這麼簡單的事,有人就是故意搞的很亂。
sousuo 發表於 2010-6-8 12:13


這個可不是件小事。 別看簡單, 很多基督教派都有不同的觀點。 尤其是對於 # 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6
sousuo 發表於 2010-6-9 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真源湛寂


    3#,怎麼說呢,如說行不出的,還要加上一直都行不出的,是為沒信,沒有永生。

信心不足,會一點點足起來,永生還是有的。

因信稱義,中的信該是相信信靠之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17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9 0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真源湛寂

3#,怎麼說呢,如說行不出的,還要加上一直都行不出的,是為沒信,沒有永生。

信心不足,會一點點足起來,永生還是有的。

因信稱義,中的信該是相信信靠之信。


我不是很喜歡討論這個《因信稱義》。

原因很簡單, 因為很難做到名詞的共許。 比如, 什麼是《稱義》。
而且, 連不同派之基督教別也頗有爭議。

我可以簡單說說一家之言:

這個因信稱義, 實際上是一個通向聖潔的起始站。

因為人意識到自己是罪人, 願意跟隨耶穌基督, 這點是很寶貴的。
他意識到這點, 我們就說, 他是「義人」。 注意, 這個義人和其他章節的「義人」不一定是一個概念。

因信稱義之後, 開始背十字架, 直到聖潔的終點。
凡是背不動的, 偷懶的, 不能達到聖潔, 也得不到永生。

因此,假如有人說, 因信稱義, 必得救。 你要清醒地知道, 他說的這個「信」, 是已經達到「聖潔」程度的那個信。 不是嘴上說說, 腦袋裡想想的那個「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8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6-9 01: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真源湛寂
有好的行為,他不信耶和華,很多人說這種人不得救.你看不是審判了嗎,誰在做神,不是很清楚嗎.耶穌說過:"在人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馬可10:27).而保羅說什麼,靠行為得救是自誇.這不就是唱反調嗎?信有很多內涵.死信,盲信,迷信,假信,真信.,當一個字內涵有相反意義時是不可列入法律條文的,但卻出現在JDJ的教義上豈非怪事?保羅連這點知識沒有?說穿了,保羅所說的信是一切的信,是他的第子沒他本事,遇到這個信就理不硬,腰不直搗槳糊了.拿教義搗漿糊是牧師的拿手好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19
·八戒· 發表於 2010-6-9 01:51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信心不足,會一點點足起來,永生還是有的」本身就違反了你的這三點啊。可他又說「這麼簡單的事,有人就是故意搞的很亂」,這個搜索自己說話都顛三倒四的

信心到底來自誰呢?如果來自自己,當然會「一點點」積累,可那算「得救」么?如果來自聖靈,怎麼個「一點點」足起來?聖靈和邪靈是怎麼瓜分你這個人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20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0-6-9 0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真源湛寂
有好的行為,他不信耶和華,很多人說這種人不得救.你看不是審判了嗎,誰在做神,不是很清楚嗎 ...
拎不清 發表於 2010-6-8 12:45


感謝你提出這個好問題。

首先, 我要問, 什麼是「信耶和華」。

「耶和華」 不是一個龐然大物, 能控制一切的一個怪物。

「耶和華」 強言, 曰, 道體。 無形, 無相, 言語斷滅。

過馬路去幫助弱老, 也是「信耶和華」。

「信耶和華」 可不是去教堂唱唱, 喝喝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