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學者:美國全球霸權只是一個短暫歷史現象

[複製鏈接]

22

主題

88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注入靈魂 發表於 2010-5-26 06: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接受《環球時報》專訪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是享譽國際的世界近代史大師。他1917年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一個猶太中產家庭,此後隨家人在奧地利、德國等地生活,二戰爆發前來到英國,並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歷史。霍布斯鮑姆從30歲開始在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任教,並潛心歷史研究。他著作甚豐,除跨越18世紀到20世紀的「四部曲」巨著《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極端的年代》外,還有《盜匪》、《民族與民族主義》等,其中先後有11部專著已被譯介到中國。霍布斯鮑姆1936年加入共產黨,無論歷史如何變遷,他始終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悔改的共產主義者」。

  93歲的世界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無疑是近年來《環球時報》專訪的學者中最高齡的一位。對於任何一個著迷世界歷史的人來說,面對面聆聽這位親歷了20世紀滄桑巨變的老人講述歷史都是件令人興奮的事。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人生中,霍氏用大量經典著作影響著大眾,也影響著無數的史學家和思想家,其學術觀點在各國被廣泛引用。5月初,《環球時報》記者在霍布斯鮑姆位於倫敦的家中,依然感受到他精神矍鑠,思路清晰。霍氏談了近期他對一些問題的思考,比如,因為一些國家內部不穩引起的「新世紀的全球戰爭」還不可避免,美國已成為「不得人心的孤立國家」,經濟實力強大的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謀求政治和軍事霸權等。但他為了貶低美國的霸權地位而對英國殖民歷史表示肯定的言論,恐怕很難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世界版圖很有可能變得「巴爾幹化」

  環球時報:大約20年前,蘇東解體、冷戰結束,當西方人認為自由民主主義處於「空前勝利」的階段時,您卻說,「自由民主國家的問題正日益嚴重,處境就像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那段時期一樣,令人不安」。現在,恐怖主義令西方感到不安,全球金融危機又從西方開始蔓延,而非西方世界正在興起,這些現象都驗證了您的預言。您現在的心情如何?是慶幸您的判斷成功,還是更為世界的未來感到擔憂?

  霍布斯鮑姆:預判正確當然是一件令人慶幸的事,但我最慶幸的是,我還依然活著(笑)。不過,這並不能說明我對當前世界的狀況感到高興。中國的情況相對令人樂觀,但如果從世界全局來看,並不樂觀。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另一場像20世紀那樣的全球性戰爭還是有可能的,儘管看上去可能性不是很大。我青年時代正好是在第一次世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未開始的那個階段度過的,當時,大多數人只是試圖將國際秩序合理化,卻不知道會有另一場世界大戰來臨。正如我在一些文章中所說,戰爭、衝突依然是21世紀全球的頑疾,而且有時會變得盛行。

  環球時報:為什麼您這麼肯定21世紀的戰爭一定會發生呢?很多人都說,實在難以想象21世紀世界大戰會爆發。

  霍布斯鮑姆:這是因為戰爭的形式變了。在21世紀,主要的戰爭不是那種國與國之間的摩擦或衝突,少數戰爭當然還會由此引發,但全球大多數戰爭都會起源於國家內部的不穩定。

  現在的世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國家:一類是有能力管理疆域及其國民的國家,即便這類國家未來可能面對一些武裝行動,但它依舊可以從容應對,比如英國這樣的國家;另一類是沒有能力管理其社會的國家。我認為,這類國家越來越多,它們的疆域是受國際社會承認的,但在其疆域內部,該國政府卻是軟弱的或腐敗的,甚至是形如虛設的。比如,在中部非洲,剛果(金)、盧安達、蒲隆地等發生過內戰的國家。在那些地區,最大的危險就是來自於政治基礎和體制的崩潰。隨著這些國家變得不穩定,世界版圖很有可能變得「巴爾幹化」,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自然會越來越高,而且在全球更大的範圍內發生。這種狀態會繼續惡化,真正令人焦慮的事情將發生在未來10年至100年內。全球和平的前景還很遙遠。這可以稱之為「新世紀的全球戰爭」。

  美國霸權只是一個短暫的歷史現象

  環球時報:難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世界級的衝突?比如,一直自詡能維持「美利堅治下的和平」的世界大國美國不會有所作為嗎?

  霍布斯鮑姆:由於政策上的狂妄自大,美國自己摧毀了它原本能夠發揮世界影響力的基礎。美國現在已被所有人公認是具有威脅性的軍事強權。這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絕大多數國家都把美國看成是一個孤立的、「不得人心的國家」。世界仍存在的混亂問題正變得越來越棘手,我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看來再也沒有任何國際體系有足夠力量來力挽狂瀾,制止惡化的局面走向全球大戰的深淵;另一方面,自由市場全球化發展得太急速,導致世界出現抱怨和動蕩。

  環球時報:但看過您著作的人,會發現您非常推崇歷史上的大英帝國。為什麼?

  霍布斯鮑姆:英國在19世紀時有強大的霸權基業,但英國現在知道,真正要實現全球優勢,英國國力已顯得太脆弱了。英國曾是世界大國,但其實質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回顧歷史,英國首先是世界製造業和海外貿易的先驅,其次,英國在構建海軍及對世界的實際控制上搶先一步。

  我的意思是,英國海軍在鼎盛時期比其他國家海軍加起來的整體實力還要強,甚至連美國現在的海軍實力都達不到這一點。即使這樣,在某些方面,英國霸權在當時的破壞性還是比現在美國霸權的破壞性要低。英國霸權的網羅作用,在當時將拉丁美洲與其他相對繁榮的西方國家連結起來。相比之下,美國現在對拉丁美洲,比如墨西哥的網羅作用,只是把這個國家當成向美國提供廉價勞動力的來源。事實上,處於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是建立在出口產品和對外資本的基礎上,但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產品或資本的出口大國。由此可見,處於霸主地位的美國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時並不具有正當性,這與19世紀的大英帝國不一樣。所以,我必須說,英國的成就是相當了不起的。

  環球時報:那麼,您覺得美國的霸權能持續多久?

  霍布斯鮑姆:美國霸權能持續多久,現在還很難說清。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存在將像其他所有帝國一樣,是一種短暫的歷史現象。我這輩子已經看到了所有殖民帝國的終結。我還看到了所謂「三千年帝國」德國的終結,以及蘇維埃夢想的破滅。其實還有一個本質原因,那就是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興趣去維護這樣一個世界霸權,他們更關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

  中國的目標不會像美國那樣

  環球時報:我們發現,您的著作中很少談及中國。現在中國發展很快,一些人開始議論「中國會不會統治世界」,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霍布斯鮑姆:我認為,當前的中國崛起有點像當初的大英帝國。中國進口了很多原材料,目的卻是把自己生產的商品輸送給其他人。因為中國的崛起,本世紀全球戰爭的危險要小於上個世紀。很顯然,中國崛起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有經濟上的意義,也有政治上的意義。我還不那麼肯定,它將來是否還有文化上的意義。不過,中國的目標一定不是美國曾經做過的那些,特別是建立在強大經濟力量基礎上的政治和軍事霸權。

  環球時報:在許多人看來,因為您深諳歷史發展規律,所以能夠洞悉未來。那麼,對中國的未來您怎麼看呢?

  霍布斯鮑姆:中國以及東亞的崛起都是新近發生的事情。即便是日本經濟騰飛、為世界經濟做出貢獻,也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中國台灣、韓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相對要小,不像中國的影響那麼深遠。這是中國經濟崛起給世界留下的印象。當然,從本質上講,這一切中國走過來並不是很順利。

  世界對未來的擔心也是很明顯的,最主要的擔心就是環境問題。本世紀內,資源可能將會耗盡,至少會日益匱乏。這將會對所有國家都造成重大影響。不過,中國政府比大多數國家的政府更先進。中國也非常重視環境的危害,但環境的危害有時是超過人類想象的。這是我最擔心的。
The prosperous times rascal becomes the hero!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4: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