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總覺得「鞋底薄」 提醒你腎虛

[複製鏈接]

200

主題

225

帖子

2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脾氣虛,肝血虛,甚至腎陰虛,都會導致疲勞,但除了疲勞外,其他的夾雜症不同,可以幫助你分辨。如果症不同的話,用藥會大相徑庭。
   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
   肝血虛會導致腿酸,脾氣虛會導致肌肉無力,都是疲勞,但感覺不同。如果是肝血虛,感覺是筋骨酸;脾虛,感覺就是沒勁,所謂「手無縛雞之力」。有人對這個理論用實驗做證實,他們發現:脾虛的人,肌力雖然可以是正常的,但耐力不行,特別是當負重或者持久用力的時候。
   以前王志文和江珊曾經演過一個電視劇:「過把癮」,裡面的男主角最後得了一種怪病:肌肉逐漸無力,萎縮,這在醫學上叫做「重症肌無力」。那時候,王志文還很瘦,真有「手無縛雞之力」的感覺,演有那種病的人很合適。這種至今發病機理不清楚的病,最終會因為肌力全部喪失,乃至呼吸肌都無力而窒息而死。這種病如果看中醫,肯定要大劑量的健脾葯,比如黃芪,四君子湯之類的,再根據病情做加減。內經說」治萎獨取陽明「,陽明就是脾胃經,說的就是治療肌肉無力萎縮之類的病,要重在補脾。
   如果是腎虛帶來的疲勞,肯定和骨頭有關。很多人過了四、五十歲,會多了足跟兒疼的毛病,一般人會說是長骨刺了。但骨刺的足跟兒疼不會局限在足跟,可以偏一點。但如果是腎陰虛引起的足跟疼,會有一種腳直接踩在地上的感覺,硌得生疼,總覺得自己穿的鞋底子薄。老年人喜歡穿厚底鞋來減輕足跟疼,其實就是因為隨年紀增高,陰虛程度增加了。
   我們說過,氣虛用「補中益氣」,血虛用「四物湯」,腎陰虛則至少要用「地黃丸」系類了,對於那種腎陰虛嚴重到腳跟踩地都疼的人,除了這個癥狀之外,肯定還有其他更加嚴重的陰虛,我們熟悉的「六味地黃丸」的作用就不及了,需要有直接補骨生髓的藥物: 
   朱丹溪有個治療陰虛嚴重,虛火燒爍腎精,使髓海空虛的方子,叫「大補陰丸」,裡面用黃柏知母清虛熱,用熟地,龜板補腎陰,為了將已經空虛的髓海填滿,還特意加了豬骨髓。這個葯比「六味地黃丸」多了清虛熱的力量,比「知柏地黃丸」多了滋補的力量。足跟兒疼其實就是髓海空虛的表現,不腎陰虛到一定程度,不會出現這個癥狀,到了這個程度,人肯定會覺得疲勞,因為陰精都耗幹了。同時還有虛熱的情形,比如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同樣的都是疲勞,但如果和脾氣虛的分辨不清,其中的黃柏知母,可是脾氣虛人「不能承受之寒」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