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俄羅斯中文網 2010年5月13日
俄中石油管道的建設走過重要階段,結束了通過邊界河-阿穆爾河的通道建設。這是從俄羅斯和中國的岸邊用斜向得鑽挖方法完成的。河寬700米,管道建在河底以下38米處。石油管道的終點是大慶。2010年底投用后,每年將向中國運輸3000萬噸的石油。
這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道的分支,用於向中國出口石油。大管道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通到了遠東的斯科沃羅迪諾鎮,從那裡開始的分支通向中國。2014年計劃將全部完成。管道將到達俄羅斯太平洋岸上的新港科茲米諾。暫時石油是通過鐵路運到那裡,然後從那裡用油船繼續運輸。到達東南亞各國的購買者只需要五天時間,而石油從海灣、非洲、巴西運到東南亞至少需要二個星期。
路途短和運費低還不是俄羅斯石油唯一的競爭優勢,它們質量也優於近東的石油,不次於布連特牌石油。預料,東西伯利亞石油進入亞洲市場將導致俄羅斯石油價格的提高。可是已經和俄羅斯簽訂了石油天然氣方面長期合作協議的中國不會受到影響。對於中國,這是防止世界石油市場價格浮動影響的"保險"。
著名的政治學家、東方石油管道網際網路站領導人奧爾洛夫說,兩國政府的協議保障石油的價格和供應的穩定,保護俄羅斯和中國石油公司的利益。這是協議的主要意義和價值。
俄羅斯的供應保障使中國減少對不太平的近東石油進口的依賴,而且有經濟好處。管道運輸使中國能得到最廉價的石油。
到2020年,俄羅斯30%的石油出口都將通過管道流向東方。和上個世紀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那樣,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道將成為俄羅斯向亞洲敞開的"新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