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今天是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四十四周年紀念日

[複製鏈接]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8 2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五月七日)是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四十四周年紀念日。

這是一個了解毛澤東和毛澤東準備在中國做什麼的一個很好的窗口。五七指示值得一讀。

五七指示
(來源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902/68273.html

  五七指示
  是指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毛澤東審閱軍委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副業生產的報告》后給林彪的信。
  信中講到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
  五七指示全文
  全文如下:
  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要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完了,隨時都有群眾工作可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這樣,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都可以兼起來。當然,要調配適當,要有主有從,農、工、民三項,一個部隊只能講一項或兩項,不能同時都兼起來。這樣,幾百萬軍隊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工人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例如大慶油田那樣。
  公社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沙發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8 21:32 | 只看該作者

轉貼,來源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902/68273.html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10-5-8 21:34 編輯

《「五七」指示》:毛澤東的理想宣言  

   

崔 華 勇  

   

摘要:《「五七」指示》問世40餘年了,作為毛澤東奮鬥一生的中華民族之獨立富強,理想社會之創造的終結性文獻,具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豐富的現實意義。《「五七」指示》把一個涉及社會各方面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逐步消滅社會分工的、強調社會公平的、淡化產品流通的、封閉的社會模式總體規劃呈現在人們眼前,蔚為壯觀,亦值得深思。  

關鍵詞:《「五七」指示》; 理想; 社會模式  

   

《「五七」指示》問世40餘年了,作為毛澤東為之奮鬥一生的中華民族之獨立富強,理想社會之創造的終結性文獻,具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豐富的現實意義。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懷著對中國未來無比的焦慮和共產主義無尚的信仰,在 1966年5月7日 給自己選定的接班人——林彪寫了這封信,向全世界公布自己的理想宣言。  

   

一、《「五七」指示》的出台  

毛澤東從來就是一位充滿理想抱負的政治家,年幼時就因不服繁縟的傳統禮教,與先生發生衝突,作為一位叛逆者和理想主義者,他抱著《水滸傳》躲進了山裡。  

到了1918年4月,毛澤東和蔡和森、何叔衡、陳昌等人創辦了新民學會,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宗旨,並規定:不狎妓、不賭博、不納妾、反對其他不良行為。同年6月和蔡和森、張昆弟等人試圖建立一個半工半讀、平等友愛的新式鄉村,毛澤東還草擬了一份「新村計劃」,勾畫出他理想的社會。[1]  

 1920年4月11日 ,毛澤東離開北京到了上海,和彭璜、張文亮等人一起在上海實驗工讀生活,他們共同做工,共同讀書,有飯同吃,有衣同穿。同年7月4日,毛澤東離瀘返湘,在途經武漢時見到了惲代英,並聽取了他興辦具有新村性質的利群書社和利群毛巾廠的經驗,可謂志同道合之士。當時林彪的哥哥林育英及堂兄林育南也在長沙利群書社和利群毛巾廠,毛澤東在1920年至1921年和惲代英、林育英、林育南就有了很深的交往,當時林彪才12歲,但毛澤東已經把這位互助社的成員看成是自己人了。60年代,惲代英、林育英等已經作古,林彪則被毛澤東引以為知己。  

1966年,林彪寄給毛澤東軍委總後勤部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毛澤東閱讀後於 5月7  日給林彪回了這封信,后稱《「五七」指示》。  

   

二、 《「五七」指示》的解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就沒有停止過對社會主義社會模式的探索,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初試供給制度,直到《「五七」指示》(下稱《指示》)對社會主義社會模式作出比較系統的表述。  

在《指示》中,毛澤東把社會各行業都比喻為一個大學校,在這個大學校里,生產勞動,思想改造,文化活動等等都不是分割獨立的,一切社會生活在每個行業中都可以得到統一,以達到一種完全公平的形式。就如毛澤東說的: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在這個大學校里,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又能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2]   

《指示》原本是回復林彪《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但它已經超出了對軍隊農副業生產的指導,它把一個涉及社會各方面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逐步消滅社會分工的、淡化商品流通的、強調社會公平的、自給自足、封閉的社會模式總體規劃呈現在人們眼前。在隨後的十年「文革」中,《指示》成了治軍、治黨、治國的綱領。[3]  

毛澤東希望在《指示》中給中國帶來一種全新的社會模式:  

第一、一個學校式的社會。在《指示》中,毛澤東強調:「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下,很可能也成為一個這樣的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這樣,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都可以兼起來。」「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 [①]  

農民、學生依次類推,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各業都要成為一個大學校,在這些學校里敦促人們相互學習,改造人們的思想,共同批判資產階級。毛澤東還為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規定了相應的學習「科目」、學習目標、學習手段等。  

第二、一個逐步消滅社會分工、實現天下平等的社會。《指示》要求全國各行各業人員都能做工、務農、打仗、鬥私批修,不論工農學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工能務農,農能從文,學能做工,商能打仗,社會明顯的分工將消失,正像當時一些流行的培養目標中戲稱:拿起鎚子能做工,拿起鋤頭能種地,拿起槍杆子能打仗,拿起筆杆子能寫文章。各行各業已經沒有分別,完全平等的景象一顯無遺。  

第三、一個淡化甚至消滅商品流通的社會。在《指示》中,每個行業從商業行為上來看都自成一體,軍隊除了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還要能從事農副業生產,還能辦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裡雖然提到產品的等價交換,但發生的對象是在軍隊和國家之間,而非社會個人的單獨行為,其他行業則完全沒有提到產品交換,因此,《指示》對產品交換行為是相當淡化甚至消滅的,各行各業都要自己養活自己,產品交換在社會生活中處於稀薄甚至滅絕狀態。  

第四、一個批「資」的社會。在《指示》中有一個明顯的行文特點,就是對每個行業都明確提出「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1958年,毛澤東開展人民公社運動,運動失敗讓毛澤東認識到,資產階級的思想依然存在,並且成為他偉大理想社會實現的一個根本性阻礙,他要再次發動人民「鬥私批修」,把人們頭腦中的資產階級思想徹底滌盪,有西方學者就把毛澤東隨後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形象地稱作向人性宣戰。  

第五、一個自給自足的、封閉的社會。從《指示》中我們可以看出,各行各業都要能生產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而不需要通過產品交換來獲得,這就使社會內部的交流變得單一化,缺少社會發展的某些必要動因,同時,與國外的交流也變得無法實現,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自我隔絕的社會狀態。當然《指示》中也提到相互學習和幫助,但誘發各行業相互學習的動因則變得模糊而且牽強。群眾工作也只是限于軍民和思想改造之類。社會發展必然失去該有的合理組合,毛澤東過分強調工產主義社會目標的終極模式而忽略了社會形式的多變性和適宜性,從而適得其反。  

   

三、《「五七」指示》的歷史足音  

歷史有一個向前看,也有一個向後看的問題。在重讀《指示》時,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毛澤東向他的接班人發出這封信的時候是多麼的意味深長。這封信充滿了熱切的革命情懷和人文關懷。它把一切舊制度、舊體制輕描淡寫地拋之腦後,代之以一個全面理想化的社會模式,不能不說,恩格斯的:「這將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②]已經深深地紮根於毛澤東的思想中,但是過於追求目標的急迫心情又讓毛澤東忽略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③]這是一種歷史局限在思想理論上的反映。  

《「五七」指示》過去40餘年,但它的歷史足音依然響徹寰宇,它的精神尤存。當下,新的一代黨中央領導吸取其精華,倡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理念,可謂深得人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模式升華了毛澤東《「五七」指示》的社會模式構想,人類智慧就是在歷史這條長河中不斷向前發展的。  

    

                                            

參考文獻:  

[1] 【英】迪克·威爾遜. 毛澤東.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12月  

[2]《人民日報》, 1975年2月9日   

[3]王祿林. 「五七」指示初探. 黨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①]《人民日報》, 1975年2月9日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99年8月第3版 第185頁

[③]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人民出版社, 1997年8月第3版 第50頁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702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3
50仙 發表於 2010-5-9 08: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50仙 於 2010-5-9 09:06 編輯

看了這個《指示》,對毛澤東又增加了一些鄙視,這樣的小農思維,把中國帶入災難,是很正常的。

中國人沒有專業精神,老毛可說是典型。軍隊唯一的專業,就是打仗,國防。老毛要求他的軍隊做的,其實每個中國人都這麼想。讓國防軍隊當作萬能寶庫,學政治,種糧食,做牧民,當農民工,辦小企業,還要出口創匯--------做什麼都想一舉多得,典型的財迷心竅,不務正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4
cenote 發表於 2010-5-9 08:26 | 只看該作者
今天(五月七日)是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四十四周年紀念日。

五七指示
  是指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毛澤東審閱軍委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副業生產的報告》后給林彪的信。
...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8 21:31


有人說毛澤東1956年死是聖人,1966年死是偉人,1976年死是罪人~~

他1966年沒死,發動慘無人道的文化大革命,居然還有人拿1966年57指示來紀念?

不理解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1451

帖子

37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75
5
oakleaf000 發表於 2010-5-9 14:24 | 只看該作者
老毛從沒準備做完人,但他的屁股總是和中國老百姓的絕大多數坐在一起,所以,他罪不上身,立於不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6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5-9 20: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0-5-9 20:09 編輯

回復 2# buweizhai

在現代社會中, 把人分成階級是錯誤的, 以階級鬥爭為綱也是錯誤的. 只會造成社會分裂.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管轄下, 所有中國人都是公民. 人人應享有公民權利和遵守公民義務. 人人亦必須守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與人之間也應該是平等的. 不能說有部分是高等階級, 另一部分是低等階級. 也不符合事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7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9 20: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ousx18 於 2010-5-9 20:19 編輯
看了這個《指示》,對毛澤東又增加了一些鄙視,這樣的小農思維,把中國帶入災難,是很正常的。

中國人沒 ...
50仙 發表於 2010-5-9 08:10

  毛澤東管理國家的方式離現代文明漸行漸遠。根本原因就像袁騰飛所說他就是一個樸實的農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8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9 20: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ousx18 於 2010-5-9 20:23 編輯
有人說毛澤東1956年死是聖人,1966年死是偉人,1976年死是罪人~~

他1966年沒死,發動慘無人道的文 ...
cenote 發表於 2010-5-9 08:26



      這個帖子就是真正的五毛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9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9 20: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housx18 於 2010-5-9 23:36 編輯
回復  buweizhai

在現代社會中, 把人分成階級是錯誤的, 以階級鬥爭為綱也是錯誤的. 只會造成社會分裂.
...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5-9 20:06

  在毛澤東的哲學中,多數人是可以消滅少數人的,土改殺掉那麼多勤儉的地主,為什麼沒有人同情?地主也是人只不過多了那麼一點點財產。好吃懶做偷雞摸狗的僱工們倒成了光榮的統治階級無產階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0
Hanxin 發表於 2010-5-9 20:46 | 只看該作者
今天(五月七日)是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四十四周年紀念日。

這是一個了解毛澤東和毛澤東準備在中國做什麼 ...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8 21:31

LZ病得不輕啊?!
那個年月幾乎隔幾天就有毛主席最新指示發表
是不是應該開系列帖子,都紀念一下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11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9 23:36 | 只看該作者
LZ病得不輕啊?!
那個年月幾乎隔幾天就有毛主席最新指示發表
是不是應該開系列帖子,都紀念一下呢?
Hanxin 發表於 2010-5-9 20:46

那是在考驗大家的忍耐能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2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10 00: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10-5-10 00:51 編輯

溫故而知新。不了解過去怎能知道現在指導未來。

由此而出現了學校縮短學制、成立五七幹校。

崔化勇的文章,說實在的,很多都是似是而非的,和通常的批毛思路差不多。原因就在於他是為了批毛而來,並不是為了還原歷史真相。例如這一句「各行各業都要能生產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而不需要通過產品交換來獲得」。這就是無中生有的誣陷。毛澤東在其中否定了商品經濟嗎?沒有。他希望各行各業在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時了解並學習其他行業。

另外,五七幹校被很多在其中生活過的人批評為牛棚說明管理者沒能實現毛澤東的意圖,同時也反映了這些批評者自視高人一等不屑於了解普通民眾對被安排到幹校學習地處情緒極大,自然那裡也就成了他們受罪的地方了。

回過頭看看現在的官員有幾位是願意和民眾貼近的?真要是這樣,還會有那麼多的民怨爆發嗎?現在的官員眼睛朝向了錢朝向了大老闆朝向了能使他們獲得更多錢的官帽,自然民間的疾苦也就不在他們的眼裡了。知識分子中的很多人也是這樣的。他們更願意充當有錢人的護院狗,為有錢人的利益顛倒黑白。

現在的學制越來越長:十二年中小學教育、四至五年大學教育、三年碩士、五至七年博士、甚至博士后,等學完了就三十歲了。這些人三十年如一日做學生,不知道對民間人民的生活能了解多少。也許他們更適合在象牙塔里雕琢象牙吧。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3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10 00:57 | 只看該作者
  在毛澤東的哲學中,多數人是可以消滅少數人的,土改殺掉那麼多勤儉的地主,為什麼沒有人同情?地主也是人只不過多了那麼一點點財產。好吃懶做偷雞摸狗的僱工們倒成了光榮的統治階級無產階級。
zhousx18 發表於 2010-5-9 20:16


所在立場不同,結論也自然不一樣。

這位先生認為地主基本上都是勤儉的,僱工都是好吃懶做偷雞摸狗的。

為了反對毛澤東也不至於這樣罔顧事實吧?

中國兩千年來的歷史說明土地兼并導致了生產資料的分配不公平也就導致了社會的動蕩。中國上個世紀發生了劇烈的革命正說明生產資料的分配不公平達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匿名  發表於 2010-5-10 03:46
毛主席很偉大,那是過去了,他也很草包,民族因他遭受的劫難不必歷史上任何一個劫難遜色。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5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10 1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uweizhai

在現代社會中, 把人分成階級是錯誤的, 以階級鬥爭為綱也是錯誤的. 只會造成社會分裂.
...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5-9 20:06


其實社會分成階級是不可避免的。不是因為搞階級鬥爭而分裂了社會,而是因為沒能使各階級平等而分裂了社會。

當今中國不就存在著富人階層和貧困階層嗎?後者被稱為「弱勢群體」。何謂弱勢群體?不掌握生產資料者是也。富人何以富?掌握了生產資料。這就是階級的差別。

西方人的實踐表明只要能儘可能地縮小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使得他們之間可能更方便地轉變,那麼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才會消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16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5-10 17: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老法師 於 2010-5-10 17:28 編輯

回復 15# buweizhai

社會分配不公, 造成貧富懸殊. 不等於貧富屬兩個敵對的階級. 然後展開階級鬥爭. 進行革命. 這完全是兩回事. 富裕者, 只要合法經營, 依法納稅. 就不是敵我關係. 如犯法則是另一回事.
憲法第十三條 "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從法律上保障了私有財產.
縮小貧富差距, 是政府的事. 共產黨是執政黨, 不應該也不需要採取以階級鬥爭為綱這種激烈的辦法. 完全應該用法律的手段如稅收來平衡. 任何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 試問窮人可否搶劫富人? 無論窮人和富人, 都是公民. 都應受到法律保護. 並非你所說的 " 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匿名  發表於 2010-5-10 23:03
回復 16# 老法師

五七指示純粹是放屁。與當年慈禧的理想一個毯。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8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5-11 0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uweizhai

社會分配不公, 造成貧富懸殊. 不等於貧富屬兩個敵對的階級. 然後展開階級鬥爭. 進行革 ...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5-10 17:27


首先階級是存在的。社會就是由這些階級構成的。台灣一些人把階級叫做階層。實際上是一回事。

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相互促進的,可以使相互拆台的。如果是後者就會造成社會動蕩。如果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就會發生被壓迫的階級反抗壓迫階級。這是客觀存在。

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關係是可以調節的。調節的好就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中國上世紀的階級鬥爭本質上就是被壓迫階級反抗壓迫階級的鬥爭,不鬥爭,被壓迫階級就不能獲得必要的維持生存的生產資料。這一點在舊西藏表現得尤為突出。在那裡百分之九十的沒有屬於自己的生產資料,他們是奴隸,隸屬於一個主人,如同牲口隸屬一個主人一樣。奴隸擺脫被奴役的過程不是階級鬥爭嗎?

當今中國的階級矛盾還不是很突出的。但是富裕階層通過獲得官方的支持剝奪貧困階層的生產資料的現象越來越多。暴力拆遷就是一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匿名  發表於 2010-5-11 04:41
回復 1# buweizhai

9

主題

234

帖子

26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2
20
ybbgu2000 發表於 2010-5-11 05:57 | 只看該作者
馬克思、恩格斯的:「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毛澤東過分強調共產主義社會目標的終極模式而忽略了社會形式的多變性和適宜性,從而適得其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31 07: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