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眾對捐款存隱憂影響捐款積極性 寧願親赴災區

[複製鏈接]

223

主題

736

帖子

28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4-22 0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樹強震,來自全國各地的捐款連日來源源不斷地湧向各個募集機構和慈善組織。中央政府與很多地方政府的救助基金,也在迅速到位。這再次詮釋了不拋棄、不放棄,戮力同心、共濟時艱的精神。在眾志成城共抗震災之時,人們除了關注災情之外,更關注善款的使用。如果不能守住善款底線,必然深深灼傷來之不易的大愛氛圍。

  長期以來,公眾對社會捐款總有一絲隱憂,擔心募集組織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規範。這也是很多人寧願耗神費力跑到災區,甚至親自把現金分發到災區群眾手中的原因。儘管他們也知道這樣的直接捐助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成本較高、影響救災秩序等弊端,但在打消對資金使用者的疑慮前,這樣的方式依然被許多人認同。

  因此,慈善組織、地方政府與其表白會用好每一筆善款,不如用切實的行動、完備的制度來規範善款的使用。也就是說,如果事先對於善款的調撥、使用有一個很合理的規劃,讓每一分凝聚著全國人民、海外華人乃至國際友人愛心的錢都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而不是出現公眾非常不樂意看到的浪費、濫用,那玉樹震區那些亡魂才可能真正安息,公眾間的相互扶持才可能愈走愈遠。

  規範和約束善款最重要的就是信息透明和公開。在救災過程中就應同步公開善款乃至救助資金的使用情況。逐日公布,階段性小結,捐款數額、用款方向、用款數額、實際效果等等,這些都應讓公眾有個明白賬。只有實現了這樣完全透明和持續的過程,公眾的疑竇才會豁然消失。如果只是在大家都快遺忘時公布一個大概,很難讓人真正信服,各種小道消息、謠言也會漫天飛舞。

  同時,審計這樣的監管部門從一開始就應介入。款項怎麼使用,運作過程是不是存在虛報、瞞報、挪用等,都應及時發現並提出整改意見。這樣的同步介入、深度介入,絕非一般重建單位所理解的添亂、掣肘,而是對災區群眾對公眾的高度負責。只有這樣,才可能使大筆寶貴資金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才可能使公眾愛心「可持續發展」並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國家審計署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跟蹤審計,共節約重建資金和挽回損失約12個多億,收回被擠占、挪用資金或違規安排資金兩個多億(中國廣播網4月20日)。陝西省審計廳副廳長李健也表示,僅一個小學重建項目,就為國家節約資金209萬元。而連接四川綿陽和北川的永安大道,就有1.4億元災后重建資金被安排規劃外使用。如此巨額重建資金居然被違規使用,一方面固然印證了公眾的某種擔心;另一方面,也昭示了審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玉樹地震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在建設新校園、新家園的過程中,尤其需要陽光善款、陽光資金。大震之後,秩序相對較亂,地方政府和慈善組織採取一些臨時性、非常規做法,可以理解。但隨著時間的延續,震區會儘快恢復秩序,理應切實使用好社會捐助的善款和國家下撥的重建資金。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4-22 07:02
回復 1# 楊柳岸


    確實,現在不能相信政府部門!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3
韓冰 發表於 2010-4-22 09:14 | 只看該作者
  玉樹強震,來自全國各地的捐款連日來源源不斷地湧向各個募集機構和慈善組織。中央政府與很多地方政府的 ...
楊柳岸 發表於 2010-4-22 00:25

有道理啊,現在的確有人發了國難財,汶川地震時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他們會不得好死,慶幸的是一些敗類都被繩之以法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