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毒辣 於 2010-4-16 20:15 編輯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現階段的中國國防戰略, 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面是在全球範圍內的中美競爭;
第二個是層面是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軍事競爭.
所以, 例如藍水海軍概念, 是針對第二個層面的周邊國家.
中國現在發展航母, 主要是對付東南亞小國. 要是跟美國打, 中國的航母只是個活靶子.
航母是早已過時的技術. 美國現在還經常使用航母, 是因為美國擁有壓倒的技術優勢, 打伊拉克阿富汗等小國, 自然手到擒來, 無需顧忌. 但如果是和中俄等核大國開戰, 航母就不能這樣用了.
對於中美的軍事競爭, 中國受限於國力和技術, 不得不長期採取戰略守勢. 那麼核平衡就是一個主要手段. 只要保障好自己的核反擊手段, 幾個氫彈就足以讓美國投鼠忌器.
(同樣, 美國也知道自己的常規武器獨步天下, 因而一直鼓吹無核化. 當然中俄也不會真傻到割自己的JJ.)
對於南亞的軍事競爭, 中國的國力有壓倒性的優勢, 能夠欺負例如越南等小國, 所以大張旗鼓的用航母潛艇占海洋資源.
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 是兩個層面的被模糊化.
例如新加波越南, 一直緊抱美國的大腿, 狐假虎威, 就是為了把區域競爭問題模糊化, 轉移為全球競爭問題, 讓中國有所顧忌.
至於中國能不能在南亞佔到便宜, 還得看美國的介入程度.
至於樓主所說的空間技術, 自然是個技術制高點, 但根據中國現有的國力, 是不夠格主動挑起"星球大戰計劃"的. 而且主動挑起空間技術競爭不合算.
要是現在中美打常規戰, 中國是會很吃虧, 特別是能源方面.
所以中國只能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 而先扔核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