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軍隊與示威者衝突 20死800多人傷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4-12 0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早報網訊)綜合媒體報道,截至目前,10日發生的衝突事件已造成包括4名軍人及1名日本記者在內的20人死亡、843人受傷,其中兩名平民頭部中彈斃命。這是泰國近20年來最嚴重的政治暴力衝突。

  泰國首相阿披實再次重申,他不會辭職,反對黨派和示威者則要求泰王介入,制止政府和軍方繼續以武力鎮壓。

  另外,泰國緊急狀態處理委員會發言人巴尼坦11日在曼谷重申,執行驅散「紅衫軍」集會示威者任務的軍隊沒有違反紀律率先向示威者動武。他同時強調將追究衝突事件中非軍方人員使用的武器來源。

  巴尼坦在上表示,在軍隊與「紅衫軍」示威者10日晚發生嚴重衝突后,政府仍堅信能儘快恢復國家穩定,使人民生活回到正常狀態。為避免再次產生不必要的損失,軍隊將暫時撤回軍營聽候下一步指令,清點被盜槍支等武器,同時政府將追究在衝突事件中蓄意製造混亂的幕後第三方。

  紅衫軍領導人今天也表示,他們不會與政府代表、阿披實總理的秘書長戈沙進行談判。

  今天早上,曼谷市面相對地回復平靜,但氣氛異常緊張。紅衫軍繼續在首都曼谷的兩個集會點繁華橋和拉差巴頌路口舉行集會示威活動,其領導人也不斷發表演講,要求集會者保持鎮定。民眾都擔心會發生更多流血事故。

  英國路透社也證實,死者中還包括他們的日本籍電視攝影師村本博之。,據報道他是左胸中槍,送醫院後身亡。

  村本博之事發時正在Rajdumnoen路進行採訪,當時,軍警正向示威者發射橡膠子彈和催淚彈以及向天開槍。醫生表示,村本左胸中槍,子彈穿過背部而出,抵達醫院時,已沒有脈搏。

  目擊者說,有身穿紅衣的日本遊客被軍警當成是紅衫軍亂棍追打,直至有人救他出重圍。

  泰國外長甲西11日就日籍攝像記者村本博之在泰國軍警與「紅衫軍」衝突中身亡一事通過外交途徑向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傳達口信稱,對此事表示哀悼,並將調查事件真相,努力保護在泰日本公民。

  針對村本身亡一事,甲西表示「代表泰國政府表示沉痛哀悼」。他強調「調查委員會將調查此次衝突事件」,同時謀求日方理解,稱「正採用克制方式控制事態,盡最大努力早日恢復正常,也將盡最大努力保護生活在泰國的日本公民」。

  另外,較早時曾經盛傳有示威者挾持一批軍人做人質,但當局至今仍未能證實是否真有其事。

  而紅衫軍呼籲泰王普密蓬介入,協助解決這場危機。他們說,這是避免更多人死傷的唯一方法。紅衫軍領袖賈圖朋說:「有沒有人通知泰王,他的孩子在毫無公義下,在街邊被人殺死?是否有親近泰王的人告訴他,這裡爆發槍戰?」

  國際社會對泰國局勢都深表關注,美國白宮國土安全委員會發表聲明稱,美國政府密切注視泰國的局勢發展,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和冷靜,透過和平途徑解決問題。

  首相阿披實周六深夜發表電視講話,對爆發流血衝突手表示遺憾,但他再次強調不會向反政府示威者低頭,也不會下台。他說:「我和我的政府會致力解決目前的情況。軍方現在已經停止鎮壓行動,而示威者已經撤退至他們原本聚集的地點。」

  周六爆發激烈衝突的遊客區靠山路,街上一片凌亂,滿目瘡痍,仿如戰場。許多商店的櫥窗和玻璃窗都被擊碎,汽車被推翻。雖然軍警已經後撤,但如果雙方都堅持下去,不肯改變態度,恐怕流血衝突會擴大。

  軍方發言人稱,在周六爆發的衝突中,有紅衫軍示威者向軍警投擲汽油彈和「M79」手榴彈,部分人更自備槍械。

  星期日出版的各大報章均在顯眼位置,大篇幅報道這場衝突。《民族報》形容這是「黑色星期六」,各方要警醒,不要令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有報章發表社論,呼籲政府和紅衫軍領袖放下歧見,馬上展開談判,避免發生更多衝突。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沙發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4-12 09:37 | 只看該作者
國家遭罪,百姓遭殃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