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個失去」濃縮中國時弊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5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10-4-6 1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一位「老報人」的時政分析文章,引起我的注意。讀完這篇文章,深受啟發和觸動,也想就此談些看法。
對於時下中國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分析文章不少,提出的見解也很多。但筆者總感到,問題的癥結似乎並未找到,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很難讓人產生一語破的之感覺。
相比之下,這位「老報人」的分析,卻是提綱攜領,筆者竊以為是迄今最有見地的觀點。他認為,目前中國的弊病,主要是對權力失去監督,對市場失去約束。這兩個「失去」,造成了干群矛盾和勞資矛盾,也為官商勾結、腐敗滋長和權貴階層的產生,提供了「溫床」和「土壤」。
應該說,這種分析,完全符合今天中國的實際情況,也深刻揭示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突出矛盾和直接後果,為我們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過程中,解決好「標本兼治」問題,逐步消除各種弊端,提出了明晰的思路。
對權力疏於監督,自然會帶來權力的失控,濫用權力和以權謀私的情況就會屢禁不止。為什麼有些部門成為腐敗的「高危」之地,在此任職的官員「前腐後繼」,貪腐金額成千萬甚至上億?為什麼有些官員不是「甘為孺子牛」,而是當官做老爺,自己安於享樂卻不顧人民的冷暖?為什麼有些貪腐官員能夠長期「潛伏」,帶「病」提拔,直到東窗事發才令人為之一驚?諸如此類問題的存在,無疑都與失去對權力的有效監督密切相關,公權異化成為「私權」。
權力一旦不是為民所系,為民所用,官民之間的矛盾就會暴露出來,而且還會不斷尖銳化。中央電視台新配樓發生火災,一把火燒掉幾十億人民幣,如此令人痛心之事,網上卻是一片叫好之聲,莫非這些燒掉的錢,不是納稅人的血汗錢?當然不是這樣。但老百姓「幸災樂禍」的心態,卻是值得我們深刻反省的。這些年,動輒發生「群體事件」,我看也並非都是些「別有用心」和「不明真相」的群眾,這種現象的發生和蔓延,顯然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
說到「市場」,中國現在是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然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不可能重走計劃經濟的老路。但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趨利性的,「一切向錢看」是它的本性所在,如果對其失去應有的約束,包括法律、政策和道德約束,市場就不僅是利益的「博弈場」,而且還會變成奸商的投機場所和腐蝕官員的「大染缸」。別的不說,這些年,房地產市場的功能就已經嚴重扭曲,不是立足於解決老百姓「居者有其房」問題,而是開發商只顧賺錢,天價樓盤層出不窮,炒房者更是大行其道,普通工薪階層只能望房興嘆。據說,北京有一位資深炒房者,手上握有三環內的300多套房源,在房價最高時業已全部出手,賺了個盤滿缽溢。此類投機現象決不是個例,房價居高不下,自然與此有關。至於在房地產市場有多少貪腐官員落馬,筆者不必贅言,此種現象早已屢見不鮮。
中國既然是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那就理所當然要對市場有所約束,決不能讓市場的趨利性無限放大,從而造成市場的無序和混亂,以至損害勞動者和消費者權益,對民生問題帶來嚴重影響。近年來,由於企業破產引發的勞資衝突,農民工因欠薪而採取的過激方式的維權,計程車司機頻繁發生的停駛事件,以及食品、藥品等民生用品安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都對我們加強市場監管和約束,提出了警示,敲響了警鐘。如果在這方面熟視無睹,麻木不仁,難免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現在,我們強調要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過程中,下大力解決腐敗滋長,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等現實社會問題,努力實現公平公正,讓每一個人都生活的更有尊嚴,那麼,把「兩個失去」變為「兩個加強」,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其中,是否敢於觸動利益集團和權貴階層,又是難點所在和關鍵所在。我們的領導人也指出,權力過大,加大了反腐難度,這說明決策層也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不易。但我相信,我們的黨和國家,只要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沒有搬不動的「山」,中國的前景就會是充滿希望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0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