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文明上萬年 文明源頭是長江

[複製鏈接]

22

主題

326

帖子

2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cker2008 發表於 2010-4-5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文明上萬年 文明源頭是長江
流波

觀點多撰編自流波《源》(詳見http://www.weiweikl.com/LBWH47.htm:)一書


    人類文明的母親河——長江。從幾千萬年開始的崑崙(陸)大板快——以青藏高原為中心的大陸不斷隆起,地球正發生著地理環境的巨變。而到200萬年左右,隨著印度板塊向昆陸板塊的擠壓增劇,青藏高原的隆起加速,發端於高原的眾多河流順勢以奔騰無阻之 勢穿越橫斷山脈向下一級階梯——雲貴高原下切,這種亘古未有的地理大變化才是孕育人類真正的上帝之手。雖然海外崑崙——非洲有了系統的南猿,但非洲始終沒有出現讓猿進化成人的長期的外部地理環境的「推力」——即西方誤認為的「上帝造人之手」。猿進化步入人類殿堂的正是青藏高原隆起后這種 自然推動力后的地理生態大變化:南面喜馬拉雅山西東橫貫高不可攀,西面蔥嶺(帕米爾高原)冰寒峭拔,北面乾旱少雨風沙茫茫,只有東面成為猿類生存奔赴的天然場所。人類的祖猿從青藏高原越來越少的森林中下得地來長期「勞作」進化,越來越乾涸荒漠化的趨勢又使得他們本能地沿著河流向東南部的森林濕地前行,也正如那發端於青藏高原的河流向東南下切一樣向下一個階梯——雲貴高原、黃土高原,這個過程也正是猿 人更進一步從生理上邁向人類的過程。

    而原本青藏、雲貴並南亞次大陸部分綿延一塊,從上幾千萬年到800萬年到500~300萬年的靈長類系統連貫,至於200萬年後的人類發展在長江流域更是綿延不絕了。而其它地方縱使有可能進化成人類的猿類,但是沒有最後這種不可抗拒的地理的變化環境的推動,如非洲大陸,即使有系統的南猿,但茂密豐富的森林資源又怎能使猿下得地來進行長期前肢後肢的分離「勞作」呢?更遑論其它地方雖可能也有人猿擔還非常不系統更別說還沒有猿進化成人的必然環境了。

    毛主席《賀新郎•詠史》中有「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的詩句,是猿類步入人類殿堂進入石器時代的高度形象概括。從目前所發現的人類進化的材料分析,從5500萬年前的湖南衡陽亞洲德氏猴——4500萬年前的江蘇溧陽中華曙猿——4000萬年前的山西垣曲世紀曙猿——3500萬年前的埃及法尤姆猿,一幅人類祖猿進化始圖已眉清目晰。接下的人類進化鏈就是:從臘瑪古猿——南方古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現代人。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亞洲發現臘瑪古猿、南方古猿的化石猛增,尤以中國滇中高原發現的材料最為豐富,它們的地層年代為1500萬年——250萬年前。隨著考古和科學研究的深入,根據世界各地(主要是亞、非、歐三大洲)所發現的大量古猿骨骼化石,科學家們逐漸形成了這樣的概念:大約1500萬年左右,隨著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南部西部形成高聳入雲的山脈高原、北部形成少雨的乾旱沙漠區,氣候地理變化越來越迫使古猿從青藏高原腹地向東部邊緣轉移,開始播下人類進化的種子。進一步的研究的表明,人類起源於亞洲的範圍還要進一步縮小,即青藏高原東部、長江黃河流域,很可能是人類起源最有希望的區域,是人類起源的關健區域。其中又以滇中高原、長江流域中游為最重要的化石猿類包括臘瑪古猿、西瓦爾古猿、南方古猿、猩猩、長臂猿等演化發展的區域,已形成人類起源和早期人類化石材料的豐富寶庫,基本系列為:開遠臘瑪古猿、祿豐臘瑪古猿、蝴蝶古猿、東方人、巫山人、元謀人及其以後的各個時代的古人類。這種連續、有序的人猿進化鏈的形成在此獨一無二,在世界上其他地區包括非洲難望項背,無法迄及,充分顯示了人類起源地的獨有特徵。到距今5萬年至1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更是己遍地分佈。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一書不完全統計,四川省(含重慶市)有5處,貴州省有10餘處,雲南省有10多處,西藏3處,湖北省4處,江西省2處,安徽省共有舊石器地點12處,江蘇省3處,而湖南省則多達60處之多。從5~1萬年間的原始石棚、棚架、茅棚、窩棚、高台式建築,如距今5萬年左右的長江三峽江陵雞公山遺址的圓形石棚,到1.8萬年前的湘西北臨澧竹馬村遺址高台式建築,再到風靡長江流域及以 南的干欄式建築,如到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跨湖橋文化時代「干欄式」建築跨入技術新時代,鉚釘技術已十分成熟,長江西南地區「干欄式」民居建築——俗稱掉腳樓沿續至今。

    至於說到人類取火化腥,目前最早的還是追溯到長江流域的元謀人了。當歷史的塵埃被風吹雨打去,文明的真相便顯現在我們的眼前。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考古發現使長江流域文明進一步大放異彩,其人類起源文明發祥源頭顯露端倪。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興隆洞發現了1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時代遺址,出土了鳥形石雕、石哨和有刻畫紋的劍齒象牙雕;湖南道縣玉蟾洞出土近20000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遺址,伴有原始陶器、原始編織物;在地層堆積跨度為20000-9000年的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同樣發現了野生和人工栽培水稻、陶器;10000-8000年的浙江上山、湖南常德彭頭山稻作文化群,燦若星辰。距今8000年左右的湖南懷化高廟遺址的陶器上所發現的「乾坤卦象圖」、「星象圖」,遺址地層出土的大量水陸生動物骨骸,其中部分豬牙床經鑒定已屬被馴養的家豬,有的陶罐上還繪製有「火焙魚」形象,無不印證了《易•繫辭傳》說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記錄的準確無誤。

    至於神農蹤跡更是遍布長江流域,以湖南居多。如祁陽、耒陽、嘉禾、桂陽、汝城、耒山耒水、炎陵、茶陵等與神農氏有關的地名比比皆是。湖南郴州《桂陽州志》引《衡湘稽古錄》說:「《管子》曰:神農種穀於淇田之陽……九洲之人,乃知穀食。」又云:「天降嘉穀,神農拾之,教耕於騎田嶺之北,其地曰禾倉,后以置縣。」今日之嘉禾縣城,古名禾倉堡,即是紀念神農拾嘉穀教耕之事。神糯拾得嘉穀,又思播耕之法,在郴州汝城耒山發明耒耜。耒為柄,耜為鏟。西晉譙周《古史考》說「神農作耜」、「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衡湘稽古錄》載:「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於郴州耒山。」耒山在郴州汝城縣城南五里,即因神農帝在此發明耒耜而得名。湘江上游的耒水因發源於此而得名,耒陽又因城臨耒水之陽而得名。《列子•湯問》「楚之南,有炎人國」,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可見,「祝融」一職早期還是輔佐炎帝的,到黃帝完全執掌中央政權后,炎帝司南職責才由祝融完全掌管。到了「三代」后,雖然黃帝勢力經營中原已達幾千年,長江流域許多科技文化仍然領中華並世界之先河,由長沙馬王堆、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所驗證。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遠的有燧人、有巢、伏羲、神糯、炎帝縱橫馳騁,創造了大九洲全球文明文化一統世界;近有「三代」周朝三位開國帝文王、武王和成王之師的熊鬻、春秋戰國時期孔子之師老子、中國第一詩人、世界四大古代詩人之一的愛國主義大詩人屈原,等等。 隨著炎帝勢力的消弱,黃河勢力的進一步迫壓,糯民逐漸分化成夷,夷又進一步分化成「百越」、「百濮」,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苗、瑤、壯、土、彝、侗等少數民族,不斷潛入深山老林之中,「上峒梅山上山打獵」、「中峒梅山掮棚放鴨」、「下峒梅山打魚摸蝦」,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皇皇始祖從長江走來。炎帝、蚩尤、軒轅族均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都是古老伏羲氏族的後裔;神農氏是繼伏羲時代后引領人類進入農耕文明的主要文明勢力;神農時代是長江流域農耕文明向四周擴散並輾轉到世界各地的重要時期,也是古史記錄的伏羲神農全球大同大九洲時代。《繹史•黃帝紀》:「自神農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等,黃帝以來,德不及遠,惟於神州之內分為九州,黃帝受命,風后受圖,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國。」《易•繫辭》記:「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今湖南道縣玉蟾岩農耕文明遺址向東北不遠正是神龍「斫木為耜,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耒陽」(市),再向西南不遠有《拾遺記》所載「神農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的「嘉禾」(縣),都印證了古史記載的正確。《白虎通義》記:「古之人民皆食禽獸之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氏。」《淮南子•修務訓》記:「古者民茹草飲水,采草木之實,食螺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從此,在中華大地上,許多以狩獵和採集為主要謀生手段的氏族先後轉向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引領人類步入文明階段。

    炎帝、蚩尤部族以牛為主圖騰,是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發展開來的主體文明勢力,當時勢力已覆蓋中華本土及海外文明地域。《帝王世紀》曰:「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這個姜水,歷史上發生誤會,以為是西北一帶的小河姜水,其實,「姜」者,「江」也,「姜水」,「江水」也,今長江。《方輿覽勝》中記載的黃帝登「熊湘」之地,當為長江中游廣大地區,其「熊湘」之山當為今天湘中的大熊山;這一帶即是蚩尤勢力的老巢,也是軒轅家族的發源地。當神農炎帝晚期,軒轅族強大起來,但蚩尤族做為神農炎帝族的直接繼承族裔更具傳統權威性,這一點,從黃帝戰勝蚩尤后還要假其畫像以威鎮天下為佐證。《龍魚河圖》載黃帝得玄女兵信神符而擒殺蚩尤后:「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珍服。《五帝本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費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赤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豸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微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這段記載給了我們一些什麼樣的的歷史信息呢?首先,我們要考慮到,《五帝本紀》是以黃帝為中心的皇家史,記錄者為了這個中心而對歷史時序進行了一定的角度處理。正常次序的論述應當是「神農之時」,也就是神農時代的晚期,「神農氏世衰」是說神農氏世的宗主繼承者炎帝勢力衰微,天下諸侯開始相互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炎帝勢力又鎮服不了,總之是天下開始大亂了。這段信史的整體背景還是非常清楚的,時間是神農時期,當然以黃帝中心論就搞文字遊戲說成了是「軒轅之時」,主要的對手是炎帝、蚩尤、黃帝三股勢力;歷史的真相應該是炎帝、蚩尤代表傳統傳承勢力,軒轅黃帝代表新生力量,軒轅勢力戰勝炎帝、蚩尤勢力表明新生力量戰勝傳統勢力,形成歷史的突破:父系力量戰勝母系力量。由於這個信史是在軒轅勢力代神農掌管天下為黃帝后的角度來記述的,故才有了這些對炎帝、蚩尤勢力的或貶或不實之辭,如「蚩尤最為暴」、炎帝族本為帝系宗主地位怎麼「炎帝欲侵陵諸侯」呢,明顯感覺這段記錄的一些邏輯時序的混亂。

    南京市 六和(合)區文物保管所所長蔡明義從2001年開始考證黃帝的岳父敕封六和(合)方山的課題,得出炎帝和黃帝擁有共同的祖先少典,少典氏部落是伏羲神農氏的後代。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後代即為黃帝軒轅氏。據典籍記載,炎帝的第11世孫姜雷聯合軒轅共同打敗蚩尤,並且將帝位讓給軒轅,使他代替炎帝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正式命名為黃帝。黃帝又委任姜雷為左相,封為 六和(合)方山侯,並以地賜姓,從此姜雷更姜姓為方姓,成為方姓始祖。後來,黃帝娶了發明植桑、養蠶、織絲的方雷之女嫘祖為正妃,方雷便成為軒轅黃帝的岳父。炎帝和黃帝之間相差11世,這與李學勤研究認為炎帝早於黃帝,其間共歷八世時間上雖然有些出入,但大體方向是正確的,是向歷史真本的靠攏。歷史考證涿鹿、阪泉的關係也有不同的觀點,說炎黃之戰與黃蚩之戰實際上即是一次大戰,並將大戰的主角方炎帝與蚩尤說成是一人。西漢賈誼不止一處說炎黃大戰是在「涿鹿之野」,夏曾佑先生在20世紀初撰編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中亦指出「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爭鬥涿鹿之野,」有的對照《水經注》和《五帝本紀》分析「蚩尤炎帝殆即一人,涿鹿阪泉亦即一役」的觀點。《水經注》關於涿水的記載:「 涿水出涿鹿山,東北流經涿鹿縣故城南......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魏土地記》載:「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漢書•刑法志》說:「涿鹿在上谷,今現有阪泉池、黃帝祠。」晉《太康志》記:「涿鹿城東一里有阪泉。」 據此,有學者認為,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就是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由是也認為所謂赤帝(或炎帝)就是蚩尤。這些研究無可厚非,但得出的結論顯然過於簡單化。用通俗的話做點總結就是,炎帝、蚩尤、黃帝都是伏羲神農氏族的後裔,是部落、部族、首領的號稱,是神農時代晚期重要的文明力量,是以長江流域農耕文明為基礎開拓四方並在黃河流域進行政治決戰的主要對手。隨著歷史的進程,生產力的發展,以族姆傳承相繼的母系社會越來越受到男性的挑戰,軒轅勢力就是代表父系勢力在黃河流域發起了向傳統的以長江流域文明文化為基奠的母系社會宗權族制的持久挑戰,先後與炎帝、蚩尤較量,終於贏得勝利,這才是炎黃、黃蚩大戰的實質內涵。但無論先祖皇帝們怎樣的搏弈,他們都流淌著羋(梅)山的血液,都從長江流域走來,走向中華,走向世界。

    中華並人類眾多民族的形成。長江流域古老文明的創造者從伏羲神糯時代的糯民到夷到百越、百濮眾多「蠻族」生生不息,一脈相承。今天西方學術界、日本學者共同認識到上古時候人類有一個共同的文明體系,有一種共同的語言,這語言,他們叫——埃斯特拉特語言。「埃斯特拉特」其實是日本語的讀音,即ョルバ,「ョル」就是夜,「バ」就是壩、場所、地方,聯起來的意思就是夜晚、日落的地方,正是印歐語的「阿拉巴」、「歐羅巴」。同時,他們也注意到中華文明與美洲、澳洲、地中海古文明的相通相似,由於「西方中心」論,他們當然不原意認為是你中華文明、古漢語是源頭;而放到美洲、澳洲當然也不合適,因時間、考古上的證據薄弱;而地中海有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西方還認定蘇美爾文明就是世界最早文明的發祥,心想,將中華文明拉入中東文明這個系統,中國人應該沒什麼說的了。但事實終歸是事實,歷史終歸是歷史,歷史的陰霾總會雲開日出,中華並人類共同的史料、越來越多的考古表明,這個人類的文明發祥之地只能是中華,是中華的長江流域。而無論「阿拉巴」、「歐羅巴」還是「埃斯特拉特」,其實正是古長江流域糯民對西方太陽落山之地並引伸為夜晚的古讀。而中華古史論述的神糯前的大九洲時代,就是伏羲神糯時代糯民創造的全球文明文化大一統時代,這個文明文化大統一的形成發展承載人類歷史約萬年之久,而這個文明文化的主體力量就是以期長江流域為主體的得種植糯粳水稻的部眾——糯民或粳民或江民;到了神糯時代晚期,進入炎帝時期,這時社會開始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型,到軒轅部族勢力的壯大,入主中央傳承帝系,炎帝勢力進一步削弱,部族部分向海外遷移,長江流域本部和從北方退回的部眾開始分化,逐步由糯變夷,邊緣地方的糯由於地理環境變化,如遷至西北一帶的糯民逐步游牧化;夷的進一步分化,黃帝中央帝系進一步打壓,歷史上的幾次流放「四凶」,形成了「東夷、南蠻、西戎、並狄」概念;長江流域及以南是傳統的水稻農(糯)耕區域,糯夷甚眾、部族甚眾,分化成百越、百濮。今天廣佈於中華大地尤其是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和東南亞、大洋洲,在中國擁有壯、侗、土、苗、瑤、水、傣、黎、彝、滿、蒙、阿昌、怒、鄂溫克、京、基諾、高山、德昂、保安、門巴、鄂倫春、獨龍、赫哲、拉祜、東鄉、佤、布依、毛南、仫佬、珞巴等龐大的族群,在國外許多與國內相同的族系外還有不少同源族系如泰、撣、石家、儂、岱、坎梯、阿含、拉、毛利等龐大的族群。中華白民、黑民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也在黃帝勢力追趕神糯 炎帝勢力的過程中從中華西北、西南「震蕩」出來,隨著向海外的新一輪遷徙來到地中海沿岸,白民成為後來的阿拉伯人,黑民成為海外崑崙——非洲大陸的住民 ,阿拉伯人再向西成為歐羅巴人,人類人種的地域分佈由此形成。

 

    林河先生說,「漢」字古通「難」,而「難」就是「儺」,也即「糯」,這其實很清楚地表明了漢族就是「糯民」,「糯人」,這很有道理。那麼,為什麼「漢」是水旁呢?這當然與水有關。什麼水?漢水。漢水不就是長江中游的一條大支流嗎?「漢」者,天河也,曹操詩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江」就「粳」、「缸」的變音,「漢」就是「糯」,「江漢」就是「粳糯」、「缸糯」,可見,漢水流淌的江漢平原,自古就是水稻農耕發展之地,是糯民們從丘陵走向平原發展稻作農業的理想場所。從這裡向北輻射有河南舞陽賈湖稻作文明,向西有陝西扶風案板等稻粟混作農業文明等等,留下了長江、漢水、武漢、漢口、漢陽、漢壽、漢川等眾多地名。歷史到了秦末,楚漢相爭,做過「漢中王」的劉邦打下了江山做了皇帝,國號漢,此時漢族就呼之而出了。這個意義上的漢族,其實就是以長江文明為主體的中上古文明發展下來到從黃帝開始的以黃河中原文化為基礎加上秦始皇大統措施下的具有基本的同一文化色調的大眾群體,而散布在中華四周或在深山邊遠之地的分散群體就成了還沒有開發的蠻夷戎狄,成了今天普遍所說的少數民族了。

    人類最早的流變流變路線圖。人類以最早的長江流域水稻農耕文明為起點,向東、向南形成長江流域和東亞、東南亞廣大的水稻農耕薩姆區,向北形成中原旱作農耕薩姆區和中亞游牧薩姆區。南方水稻薩姆文明、中原旱作薩姆、中亞游牧薩姆文明又相匯於西亞、地中海沿岸,這個過程就產生了人類歷史上以四大古文明為主體的眾多文明文化。這個文明的流變路線圖是這樣的:

    先分析向南向東發展的情況。中華南方水稻薩姆文明於萬年前就向東向南傳播,分為兩支。一支向東南亞(包括朝鮮、日本)發展,因氣候適應,形成了東南亞比較純正的水稻文明區;進而從東南亞沿路橋或涉海到了今天的澳洲並向海洋深處進發,海洋水位升高后也還相互遷徙形成今天看似孤立的海洋島嶼文明;同時,中華先祖向東通過白令海峽或天之浮橋島(千島群島)或洋流一群群一波波前仆後繼東赴美洲開拓文明,東北亞成為中華先祖開拓美洲、北極圈的中轉站,從海上遠涉美洲的先民部分留在太平洋島嶼上又強化了先達到的先民的文明。另一支向南亞進入印度河谷開花結果,產生了印度最早的文明;在印度河谷產生的農耕文明再向西發展,由伊朗高原擴散至地中海沿岸。印度半島成為中華先祖開拓地中海沿岸的中轉站,最後在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基本上是同時代開花結果,產生了蘇美爾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西方歷史學者在提出蘇美爾人創造的兩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可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時,我泱泱中華大地尤其是長江流域的近萬年的農耕文明遺址還埋在地下;但研究的結果,西方人還是指出了這兩個文明的創造具有突發性,創造文明的人也是黃種人,是從遙遠的東方來。兩大文明無論語言文字、星象占卜、土木(石、金字塔)建築、燒制陶器、農耕澆灌系統都與中華糯民相似。斯塔夫里阿諾斯(美)在其《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里論述:「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可奇怪,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而閃米特人其實就是中華石頭母親崇拜的「石(薩)姆」糯民西亞種,也即陝韓方言語種人。同樣,古埃及人稱尼羅河沿岸的良田為「諾姆」,就如我們今天西南少數民族稱其水田為「糯」一樣。

    再分析向北向西發展的情況。中華南方水稻薩姆文明向北發展產生了以黃河流域為主體的文明體系,炎黃時代后黃河文明因黃帝勢力的逐步壯大而成為中華主體文明,也正因如此,才使中華乃至世界文明的源頭——中華長江流域及以南的水稻農耕文明被後來中華正統史書有意無意地忽視遺漏,才造成後來中華並世界文明史起源的混亂;另外向北還產生了保持更多原始薩姆崇拜特性和游牧特點的東北亞(東北亞文明部分與東南亞純正的水稻文明區交叉,如朝鮮、日本就是水稻農耕文明發展得較好的地區)、中亞、西伯利亞文明,這些文明在中華北部、中亞幾經折騰後轉而向西同樣到達西亞地中海沿岸,但他們卻不再似南線的農耕糯民帶去的是文明的和平創造,而多半變成了兇悍善戰的游牧民族,有著文明傳播與野蠻掠奪的雙重身份。

    總之,人猿因盤古山——唐古納山——青藏高原的隆起而走向長江流域最終與猿揖別成人,有了人,萬物才有了意義,這是亘古第一件大事,所以才說盤(唐)古開天闢地,生化萬物。而人類形成的糯(尼、夷、彝、黎)甸園,也就是後來《聖經》創世紀記載的伊甸園——甸——滇——雲南。夷甸——彝甸,也就是夷人——彝人農耕生活的地方。長江流域的民族歷史上被稱作東夷,彝族本自稱「夷」,新中國成立后改作了「彝」。「夷」也是「黎」,黎族。「黎」,也就是「糯」,「黎民」也就是「糯民」,歷史上有「九黎」、「三苗」、「百越」、「百濮」之稱,上古時代已遍布全球,故有「天下黎民百姓」之說。

    大量的史料表明,中華先祖從2萬年前左右就開始了全球性開拓,到15000~8000年前的中華伏羲、神農時代,中華文明和人種已幾乎遍及全球,是為中華全球一統大九洲時代。故無論是古印度、埃及、西亞、美洲或是西方的神話祭祀、圖騰崇拜、天文地理亦或《聖經》故事的源頭都可從中華文明中尋找到最初根蒂。

    中華文明史應該這樣劃分:夏商周三代至明清是為中華文明的近代史,五帝時代是為中華文明的中古史,「三皇」並以上時代是為中華文明的上古史。而中上古史基本就是長江流域文明向四周擴散併發揚光大的歷史,雖然黃河流域因黃帝戰勝炎帝、蚩尤后逐漸發展起來,但真正佔據上風的時間是三代以降。

    把中華文明比作不老的萬年松,則長江是根莖,黃河是枝葉。把人類文明比作長河,則中華文明是綿延不絕的主河道,是人類文明的源頭活水;四大文明的另三大並其他眾多文明是由中華文明之河向地球分岔出的眾多支流,才有了人類文明多姿多彩卻是同根同源的繽紛絢麗。

 

返回崑崙:weiweikl.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