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州最大蟻族聚居地調查 夢想與現實完全相反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3-13 1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10年3月13日 轉載)     
       蟻族——「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去年9月,一本關於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的同名書籍面世,讓蟻族這個鮮為人知的群體開始走進公眾視野。
   
      他們像螞蟻一樣「高智、弱小、聚居」,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較高的智商和知識水平,畢業后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鄉結合部,過著比較艱苦的生活。
   
      他們大多是80後年輕人,一個曾經幸運的群體,他們圓了曾貴為天之驕子的夢。他們也是不幸的一代,1999年高校擴招,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每年以上萬的幅度增長,就業壓力日益加劇。
   
      在外來人口密集的廣州,蟻族也被稱為「穗蟻」。目前,廣州已形成了赤沙、棠下、上社等多個蟻族聚居地。近日,記者深入廣州最大的蟻族聚居地赤沙社區走訪,了解蟻族們的曲折故事和生存狀態。
   
      走向社會的艱辛 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
   
      畢業三年間,小仙換過三份工作:票務公司文職、電子產品銷售、行政管理,每份工資都不過一兩千元。三次的求職經歷讓她發現,最初的想法與現實完全是兩個方向。她一直想進入一家外企,從事外貿工作。
   
      周日,廣東商學院附近出租屋群緊密錯落,一個叫石侖里橫街的小巷子里,小仙(化名)剛睡到自然醒。難得的假日,她決定走出房間逛逛,肩挎一個黑色小包,偏分、燙卷的長發,畢業三年讓她臉上的學生氣漸漸褪去。
   
      半年之前,她還沒有這份閑心。
   
      去年五月份,小仙第二次來到廣州,由大學同學介紹到廣商附近租房,從此住進廣州最大的蟻族聚居地。求職接連碰壁,常常使她感到灰心喪氣,小仙只能在網上跟朋友傾訴自己的艱辛,完了繼續找工作。
   
      一個多月後,小仙有了現在這份工作,在珠江電影集團附近一家網路能源公司做行政管理,月收入兩千元,除去自己花銷所剩不多,平時沒有寄錢回家,春節時買了400多元年貨孝敬父母。
   
      生活總算安穩了下來,這已是她二度赴穗找工。
   
      2007年夏天,畢業於廣東某學院的她,同大多數80后畢業生一樣,走向社會就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重大決策,此後高校招生人數以平均每年50萬的額度增長。小仙大學畢業當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495萬人。
   
      大四找工作的時候,小仙每天都在投簡歷,想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外貿工作,然而幾乎每次都是石沉大海。在過去的一年裡像這樣的小仙們並不罕見。
   
      父母想幫她找了一份家附近的工作,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廣州,「還是想留在大城市,機遇會多一點」。
   
      她在一家票務公司市場部做過文職,收入剛上千元。房子是大學舍友幫忙介紹的,離公司很近,每月300元房租,整個月下來,工資剛夠自己花銷。甚至有的時候缺錢用,很想向家裡要錢,最終礙於面子沒有這樣做。
   
      文職的事務很繁瑣,一邊查找數據一邊接電話,一度,她對電話鈴聲產生了恐懼和抗拒。也有該公司的主管介紹她去做業務,收入會更可觀一點。但是,那時,她真的害怕再聽見電話的聲音了,毅然離開了該公司。
   
      「期間有去打過零工,那次在崗頂,有人跟我說我適合做model,讓我跟他去拍照,出一個畫冊,後來才知道自己被騙。」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08年的一個下午,小仙接到一個電話,廣州某上市國企人事部打來的,通知她翌日到公司參加體檢,其他事務已安排妥當體檢完即可上班。一個多月的求職,她參加了不少面試,唯有這家讓她見到了端鐵飯碗的希望。然而,兩三個小時后,電話再次響起,該公司告訴她已臨時安排了人,抱歉不能給她工作機會。
   
      與國企失之交臂后,她進入一家公司銷售電子產品,工作不到半年,由於金融風暴的衝擊,公司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灰心之下,她乾脆辭職回家了。
   
      「在家三個月,休息得很爽,感覺從來沒有這麼好過!」小仙至今還為那「逃離」的三個月沾沾自喜。
   
      逃離后再次到廣州找工,眼下工作暫時穩定下來,但三次的求職經歷讓她發現,最初的想法與現實完全是兩個方向。她一直想進入一家外企,從事外貿工作。外貿工作對英語要求頗高,又缺乏經驗,「現在知道做外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了」。她說。
   
      「蟻族村」經濟 生存之上、生活之下
   
      月租240元,水電費自負,上網費每月40元、唯一的傢具就是一張木床。陳阿姨催促說:「趕緊定下來,現在過來的學生很多,在中介公司這樣的房間至少要兩百八呢」。
   
      小仙們的坎坷故事每天都迷茫在行色匆匆的夜色里。
   
      官洲街赤沙社區一帶,過年後拖著行李入住的年輕人來來往往,隨著越來越多蟻族聚居。記者在如迷宮般交錯的巷道走了一圈,裡面聚居的蟻族保守估算數以萬計。當地的「蟻族經濟」漸漸蓬勃,夜市熱鬧非凡,已有小「上下九」之稱。
   
      赤沙路赤沙西街不足三百米長,蔬菜攤、服裝攤或者用自家麵包車拉來的水果攤沿街可見,熙熙攘攘。小仙住在石侖里橫街偏僻的一個巷子里,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這條熱鬧的小街。來時,她和所有蟻族一樣,一個拉杆箱,一個旅行包,就是全部家當。
   
      「桌子五十元,可以半價回收,隨便看」,從事二手傢具買賣的中年老闆漫不經心地回答,眼睛始終盯著那台舊電視機的畫面,電視里《流星雨》還在繼續上演,如同這條赤沙西約大街上,從未停止出現的年輕面孔。
   
      沿街有上十家二手傢具店,新蟻族們從舊蟻族遺留下的物品中「淘寶」,開始組建自己的「家」。九成新的電腦桌,折舊的熱水器,墊床板的海綿,老闆一律可以送貨上門,末了不忘叮囑一下,走時可以將傢具賣回去。
   
      安家,大部分人選擇廣商東門附近。
   
      屋內,一個獨立衛生間,一個簡單的洗手台,旁邊有一張床、一張電腦桌和一隻茶几,一個房間或客廳住一到兩個人,這是蟻族們最常見的配置。
   
      「這裡雖然不如石牌、楊箕等典型城中村鄰近市區交通方便,但靠近廣東商學院,不像其它城中村複雜,比較安全,房租又便宜兩三百塊錢」,若問起廣商東門,已白髮蒼蒼、坐在街口曬太陽的老太太們都知道是租房的。
   
      陳阿姨和兩位老太太拉著家常,家中多年出租房屋,現17個出租房間還剩2個單間,月租240元,水電費自負,上網費每月40元。唯一的傢具就是一張木床,陳阿姨催促說:「趕緊定下來,現在過來的學生很多,在中介公司這樣的房間至少要兩百八呢」。
   
      這條窄小的巷子,租房廣告貼得密密麻麻。代業主收租的中介公司在出租屋樓下遍地開花。穗美中介公司一位曾經理坦言,從漸漸有大學畢業生在這裡聚居開始,他們已經做這行6年了,每個單間14、15平米,單間價錢220到280元不等。現在仍有130戶找他放租。
   
      巷子很陰濕,有時連對面走過的人的臉都看不清,感覺陰森。小仙最近也打算找一處離東門近一點的房子,「晚上回家穿過長長的小巷,也沒有路燈,有時加班太晚,一個人走在這裡會害怕」,她說,「一個人住一個單間,在這個偏僻的巷子里,很多時候感覺寂寞」。
   
      接近午飯時分,巷子里開始人聲嘈雜。十餘平米的快餐店前排了一條長龍。小仙很少在出租房自己做飯,六塊錢的盒飯兩葷一素帶一個湯,打包拎走回到房中繼續蝸居。
   
      李老伯住在石侖里街口,近三年來,他看著來這裡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東門日漸熱鬧。
   
      雖然生活簡陋一點,這裡好像大學宿捨生活的延續,「周末可以一塊打球,平日也有個人來侃侃大山,到了晚上蟻族們傾巢出動,到附近的飯館聚餐,暢飲也大話未來」,蟻族阿鴻住了兩年,不寂寞是他唯一的欣慰。
   
      同時,他也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拉著行李箱進入某個巷子,又拉著箱子離開了,「每當此時,對照自己,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在寒來暑往,日夜輪迴中,這座蟻族村,從來沒有停止過人來人往。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沙發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3-13 2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6: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