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沒有我們這幾十萬破槍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2378

帖子

715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諧和。 發表於 2010-3-5 0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沒有我們這幾十萬破槍

 1945年8月24日,也就是日本投降不久,毛澤東即將到重慶時,時在紐約、尚未 接到北大校長任命的胡適,從報紙上得知毛澤東通過傅斯年轉達對他的問候,又在 兩天前與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的中共代表董必武有過一次長談,他產生了給毛澤東 發電報的念頭,托朋友王世傑轉交,當年的《大公報》上就刊登了這個電報的內 容,中心意思就是希望「中共領袖諸公」――「愛惜中國前途,努力忘記過去,瞻 望將來,痛下決心,放棄武力,準備為中國建立一個不靠武力的第二政黨。」他英 國工黨為例,50年前只得4萬4千票,和平奮鬥的結果,這一年得到1200萬票,成為 絕大多數黨。   

類似的內容,早在1938年12月10日,哲學家、憲政學家、創立了沒有武裝的在 野黨――國家社會黨的張君勱就在那封致毛澤東先生的公開信中說過,時在抗戰初 期,正值毛澤東在六中全會的報告里提及:「國共兩黨都有軍隊,這是特殊歷史造 成的結果,不是缺點而是優點。」張君勱為此懇切地指出:「軍隊應屬於國家,不 可使軍隊與特殊主義發生聯繫,……不可屬於一黨。目前之中央軍不可目為黨軍, 且信奉三民主義,未見有何特殊之政治路線,……先生所率之軍隊名曰國民革命 軍,更望毅然首倡以八路軍之訓練任命與指揮完全托之於蔣先生手中。」這封信不 僅在當年國家社會黨的刊物《再生》第10期上發表,其他各地的報紙也多有刊載。   

相隔多年,毛澤東在重慶與國家社會黨(后改稱民主社會黨)的領袖之一蔣勻 田見面,主動談起了張君勱當年這份書生氣十足的信。那一天是1945年9月24日的上 午,蔣應約到張治中公館與毛澤東見面。毛談到:「此次來訪重慶,最大的憾事, 就是未能見到張君勱先生。我少年時候,即拜讀張先生的大作甚多,所以已經久仰 了。張先生多年來不計艱險,為民主政治奮鬥的精神,亦至令人敬佩。他給我的一 封公開信,想必你亦必閱過,在那封信里,他主張要我們將軍隊交給蔣【介石】先 生,老實說,沒有我們這幾十萬條破槍,我們固然不能生存,你們也無人理睬。若 教我將軍隊交給政府,理猶可說,教我交軍隊於蔣先生個人,更不可解。最近蔣先 生曾對周恩來同志說:盼告訴潤之【毛澤東的號】,要和,就照這條件和,不然, 請他回延安帶兵來打。我異日拜晤蔣先生,當面對他說,現在打,我實打不過你, 但我可以對日敵之辦法對你,你占點線,我占面,以鄉村包圍城市。你看交軍隊於 個人,能解決問題嗎?老實說:當我們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苦鬥,甫抵延安之 時,人只有一萬多,槍只有八千餘。蔣若再派一師兵追擊,則我當時的處境,誠難 設想。幸他派張學良、楊虎城率兵圍攻,可說給我們大的幫助。因此演變,乃克逼 成對日抗戰,而有今日的勝利。不知君勱先生髮表那封信時,想到這個問題沒有? 我想君勱先生是沒有機會練兵,若有機會練兵,他也必會練兵的。」   

蔣勻田回答:「關於君勱先生那封公開信,我在桂林從報紙上閱及后,亦感驚 奇。不久沈鈞儒先生自渝赴桂林,在梁漱溟先生辦公室內,亦曾晤談及此,均表示 不同的看法。……至於毛先生說君勱先生若有機會練兵,他也必會練兵的,我想毛 先生沒有看到君勱先生在北平創黨時所擬的政綱。我們當時的政綱,載明不收現役 軍人為黨員。為什麼有此條規定呢?不是我們不重視現役軍人;而是我們深信民主 政治的成功,是以全民的信心與力量為基礎,不是單憑武力可以打出來的。我國已 受了三十多年翻雲覆雨慘痛的歷史教訓了!再參證法國一次、二次、三次革命的慘 史,更使我們不願以武力為建立民主政治的有效工具,而只有由政黨的組織行動, 不計個人犧牲,反對一黨專政,啟發人民對民主制度的認識與信心,漸漸趨向民主 政治成功的道路了。」   

蔣勻田晚年追憶前塵往事,寫下一本回憶錄《中國近代史轉捩點》,留下了這 些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對話。毛澤東的秘書胡喬木也留下一本《胡喬木回憶毛澤 東》,其中講到毛澤東重慶之行的重要收穫:「當時,毛主席對前途的估計比較樂 觀,他說,國民黨『實行獨裁的勁不大,像灰塵意義可以吹掉的』。」「毛主席回 到延安后說:我看蔣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沒有重心――民主或獨裁,和或 戰。最近幾個月,我看他沒有路線了。……我們是路線清楚而調子很低,並沒有馬 上推翻一黨專政。我看,現在是有蔣以來,從未有之弱。兵散了,新聞檢查取消 了,這是十八年來未有之事。說他堅決反革命,不見得。」事實和毛澤東所料的確 實差不多。   

等到1949年1月21日,國民黨敗局已定,蔣介石在內外交困下被迫宣布「引 退」,他在第二天的日記中如此總結失敗原因:「此次失敗之最大原因,乃在於新 制度未能成熟與確立,而舊制度已放棄崩潰,在此新舊交接緊要危急之刻。而所恃 以建國救民之基本條件,完全失去,焉得不為之失敗!」然而,一切都已來不及 了。(作者:傅國涌,作者博客)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沙發
TCM 發表於 2010-3-9 1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4

主題

2693

帖子

442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27
3
shaitthis 發表於 2010-3-9 1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0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4
麵包山 發表於 2010-3-9 22:36 | 只看該作者
說得好,槍杆子裡面出政權,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哪個不是打出來的?
即使是 黃袍加身,也是手握重兵的人才可以做的事情,手裡沒傢伙,說話就沒份量
英國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也都不是靠嘴說出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