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器官捐贈者應該有知的權利

[複製鏈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3-4 05: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器官捐贈者應該有知的權利---只顧活人不顧死人?

http://www.mre.vghtpe.gov.tw/cdkuo/china-pdf/860108-china.pdf

中華民國86 年1 月8 日(中國時報,醫藥保健版)





近來人體器官移植頗為盛行,從醫學的角度看來,能將腦死病人可用的器官移植給其它需要器官的病人,是一件符合醫師救人職志的事情;從宗教的角度看來,腦死病人能夠大體布施,救人一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因此,不僅醫師及社會人士努力推動人體器官移植,宗教領袖也出面鼓吹器官移植,包括一向比較保守的佛教界,使人體器官移植成為沛然莫之能御的潮流。為了讓移植後的器官有更大的存活機會,摘取器官的時機要越早越好,因此西醫定義腦死為病人死亡的時刻,只要符合腦死要件,醫師就動手割取器官,此時病人的心跳血壓仍在。若心跳血壓停止後才摘取器官,則缺少血液循環的器官已不健康,勢必降低其移植後的存活率。除非捐贈者仍有反射性血壓上升的變化,否則摘取器官時通常不使用麻醉藥,因為上麻醉可能延擱摘取器官的時間、使捐贈者的血壓下降,影響器官的血流灌注,有礙器官在移植後的存活率。

宗教認為人是身體與心靈的結合體,肉體會死亡,但心靈不會死亡;呼吸停止後身體並未馬上死亡,心靈也不會立刻離開驅體,此時不但病人仍在有知覺的彌留狀態,而且是處於最痛苦的一刻。另一方面,科學不承認死後還有不會死亡的心靈,科學主導的器官移植和腦死即死亡的論點都是無神論的產物。

宗教不應跟隨無神論起舞,佛教更不應與之唱和。佛教主張病人的鼻息雖斷,只要尚存一絲暖氣,就不可觸摸、移動或撫屍痛哭,死亡十二小時內,不可幫他洗澡、擦拭或移動身體,也不要在二十四小時內埋葬或火化,能在七天之後更好。淨土宗初祖,東晉慧遠大師圓寂前曾遺命弟子將其遺骸置於松樹下七天;大唐三藏法師玄奘滅度時「舉右手支頤,以左手伸左膝上,舒身重迭二足,右腋而臥,直至圓寂,亦不轉身,經七日七夜,全無改變,亦無異氣」,都是實踐佛教理念的例子。

佛法認為臨終最後一念乃是超升或墮落的緊要關鍵。《智論》說:「臨終時心力,能勝終身行力,是時少許心力,猛利如火,其量雖小,能作大事」,這就是為什麼佛教主張亡者氣絕後應替他助念至少八小時的原因。善導大師的臨終正念文說:「若病重時,此命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嘆懊恨聲,因為如此會惑亂彼將亡者之心神,令其失掉正念」。垂淚哭泣及嗟嘆懊恨聲都在禁止之列了,腦死後摘取器官難道不會擾亂亡者神識,增其痛苦,而影響其輪回去處?

大體布施固然是大愛的表現,釋迦牟尼佛某一前生也曾捨身喂虎,但大體布施應是定力高、慈悲心廣大的人才做得到的,一般人可能無法有釋迦牟尼佛另一世被歌利王節節支解身體時,卻不起嗔恨心的定力,所以臨終被摘取器官時,一般人難保不起瞋恨、恐懼、焦慮、捨不得等顛倒妄想,而影響死後的去處。

腦死是否就是病人真正的死亡時刻?腦死後是否真的毫無知覺?顯然宗教與醫學在這裡的看法不盡相同。筆者以為,輸血、骨髓移植、腎髒移植等不會傷害捐贈者生命的移植大可放手去做,但要捐贈者「死後」才能做的器官移植,最好在事前就讓捐贈者知道佛教對臨終的看法,有所了解後再捐器官,萬一臨終時發覺器官捐贈並非毫無痛苦時,才不會後悔。器官捐贈者應該有知的權利。

作者:郭正典/台北榮總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內科副教授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沙發
xu3331 發表於 2010-3-4 09:55 | 只看該作者
死亡的定義已經由心臟停止跳動改成腦死亡。焉知將來會不會有新的進展?
萬一靈魂(神識)存在,器官捐贈很不妥。尤其當今社會,接受移植者弄不好不是富豪,就是權貴,或有財有勢,如今有幾個好人?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4 12: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0-3-4 12:13 編輯
臨終被摘取器官時,一般人難保不起瞋恨、恐懼、焦慮、捨不得等顛倒妄想,而影響死後的去處。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0-3-4 05:17

沒有臨終摘取器官這回事,因為那觸犯刑法的殺人罪。至於摘取死者器官,一般都是其人在生前已表示捐贈意願,當然也沒什麼捨不得。人死識滅,不會還有個不滅的神識在等著離去。倘若一個人在被摘取器官時,會感到痛苦,會起瞋恨、恐懼、焦慮,其人根本就還是一個活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

主題

389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4
renee209 發表於 2010-3-4 15:33 | 只看該作者
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死亡的過程是一個修行人最重要的一刻。
有的修行人修行了一輩子,為的就是那一刻,那一刻的心念,決定了死後的去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4 15:58 | 只看該作者
萬一與老婆正在親熱時,心臟病突發而掛了,會去哪裡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6
Djogchen 發表於 2010-3-5 00:45 | 只看該作者
站在醫學角度來看,這個可能會是因為人沒有呼吸的一刻,意識仍然是控制著ta的器
官,所以那部分仍然有效,但從佛學角度去了解,這個似乎有點不人道主義,在凈
宗的看法,人死後,八小時內,這是最重要的時刻,死者不能亂動,因為ta的意識
仍然未離開肉身。而助念是把ta引向西方極樂世界。

在「西藏度亡經」這本書里提到人是有六種中陰身的,如果我們大膽假設這本書講
的話是真的話,那麼這個醫學上的轉移,是完全違反人性的本質。

這六種「中陰身」分別是:禪定中陰身,;夢中中陰身,臨終中陰身;法身明光中陰
身,實相中陰身;投身中陰身。除了前面兩種在生前所發生之外,由第三到第六是
最痛苦,也可以說最快樂的時刻,是乎個人的修行而已,而這個醫術上的動作是極
為影響在第三種那最重要的時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10-3-5 02:09 | 只看該作者
萬一與老婆正在親熱時,心臟病突發而掛了,會去哪裡呢?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4 15:58


該去哪,就去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8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5 06:16 | 只看該作者
人死後,八小時內,這是最重要的時刻,死者不能亂動,因為ta的意識
仍然未離開肉身。
Djogchen 發表於 2010-3-5 00:45

你這個論述,叫命異身異,屬於邪見的一種。究其實際,有緣則生,無緣則滅;生無來處,滅無去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9
Djogchen 發表於 2010-3-5 06: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0-3-5 07:11 編輯

回復 8# Dhammapala

正邪都在一念之間,想請教這位師兄何為「命異身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5 08:16 | 只看該作者
【靈魂的迷思】

我是這麼聽說的:

有一段時期,佛陀在王舍城遊化,住在竹林精舍裡。這一天,有一位婆蹉種的出家人前來參訪。他合掌向佛陀行禮問訊後,就退坐在一旁,問道:「喬達摩!我有一些問題想請教您,有沒有空回答我?」佛陀對遊方行者婆蹉說:「你隨便問吧!我會為你解說的。」

婆蹉問道:「靈魂與肉身是一體的(命即是身),對不對?」佛陀回答道:「靈魂與肉身是一體的說法,不能置答其是非(無記)。」婆蹉又問道:「那麼,靈魂與肉身是可以分開的(命異身異),對不對?」佛陀回答道:「靈魂與肉身可以分開的說法,也不能置答其是非(無記)。」

婆蹉不解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我問靈魂與肉身是否一體,您一概不給我明確的答覆。喬達摩!您有什麼樣獨到的見解?您的弟子身壞命終,您往往記說某某人往生那裡、某某人又往生那裡。那些弟子在這裡命終,而投生至他方,這不就說明了靈魂與肉身是可以分開的?」

佛陀回答道:「我那樣的記說,並不是說那些命終的弟子有所謂的靈魂離開軀體去投胎轉世,而是說因為餘習未盡而導致受生的現象繼續進行。對於那些證無餘涅槃,不受後有的弟子,就不會記說他們往生何方。」婆蹉問道:「喬達摩!餘習未盡而繼續受生是什麼意思呢?」佛陀回答道:「餘習未盡而受生,就如火有所依憑而燃燒,不能毫無所依。」

婆蹉反駁道:「我認為火雖無所依憑,仍然能夠燃燒!」佛陀反問道:「怎麼說火無所依憑也能燃燒?」婆蹉問道:「譬如有一場大火正燃燒著,狂風吹來,烈焰騰空。那飄入空中的火舌豈非無依無憑的火?」佛陀回答道:「那被大風吹上天空的火焰,仍然是有所依憑,不能說它是無依無憑。」婆蹉不解地問道:「喬達摩!虛空中飛騰的火焰,怎麼還說它有所依憑?」佛陀回答道:「虛空中飛騰的火焰依靠風而存在,依靠風而燃燒。因為依風而燃,所以說這火仍是有所依憑的。」

婆蹉又問道:「那麼,眾生在此處命終,而在他方重生,依憑的又是什麼呢?」佛陀回答道:「眾生身壞命終,會在他方受生,是因為有貪愛而執取;因為有而有,有取而受後。愛慾就是從死亡到再的依憑。」

婆蹉說:「眾生因為貪愛而受生,因為欲染而受生;惟有世尊您自行證悟無生,成就了無上正覺。世尊!將來見面的機會還很多,我先告辭了。」佛陀對婆蹉說:「你請自便吧。」

遊方行者婆蹉經佛陀這番開示,充滿法喜,起身告退而去。

參考資料:雜阿含957經、別譯雜阿含190經、Samyutta-44:9。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1
Djogchen 發表於 2010-3-5 10:49 | 只看該作者
【靈魂的迷思】

我是這麼聽說的:

有一段時期,佛陀在王舍城遊化,住在竹林精舍裡。這一天,有一位婆 ...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5 08:16

這是佛陀提醒眾生如一生打滾在愛欲之中,到命終后仍然是輪迴不息,生生世世,如
火輪一樣,至於去那裡,正如chico回復你的問題一樣--------該去哪,就去哪

然而這篇文章是討論在臨終一刻,用佛教和醫學的角度去看眾生的狀況,小弟只是加
點意見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2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3-5 11:24 | 只看該作者
這篇開示破斥了兩種邪見(邊見)-命即是身、命異身異,隨後點出了緣起。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3
Djogchen 發表於 2010-3-6 0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Dhammapala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到最後都是說他並沒有說一個字,為何呢?就是因為他說的四依
其中之一的依法不依人
如今你這樣快就判妄斷這是邊見和邪見,你必定有自己的見解,何為邊見邪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7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14
自由天使 發表於 2010-3-21 21:36 | 只看該作者
當一個人心靈已超度到西方極樂極樂世界之時,就不在乎身去哪裡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