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民工不離鄉 高房價惹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2-24 0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2月23日       美國僑報,

打工仔:在廣州深圳干一輩子都不敢想買房



  2月22日,求職者們在武漢市武昌區招聘會上查看招聘信息。新華社



  浙江省義烏市春節后出現「招工難」,一名招工者坐著睡著了,卻仍舉著招工牌。CFP



  招聘現場張貼的招聘信息。新華社



  寧波一家服裝企業包了L8439次列車的6節車廂,將春節返鄉探親的550餘名安徽阜陽籍員工接回寧波上班。新華社

  中國各地春節后的「用工荒」現象已經引起普遍關注,生活成本高被視作農民工不想再回到異地大城市的主要原因,而高房價似乎成了其中的「罪魁禍首」。
  來自廣東湛江的打工仔小王告訴「網易」財經頻道,現在很多老鄉都在湛江找了份工作,不再到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打工,雖然大城市薪水高,但高不了很多,況且大城市的房價是湛江的好幾倍,「在廣州深圳打工一輩子都不敢想買房,回來湛江就算我買不起房,起碼家裡有得住。」
  一位深圳的網民算了一筆賬,以2000元(人民幣,下同)月薪為例,租農民房也需要500元,算上交通、吃飯等費用,一個月的薪水已經去了一大半,和在二三線城市相比並不具備優勢。
  深圳私營企業協會秘書長曾宏興也表示,以深圳為例,雖然農民工每個月可以拿1700元至2000元的薪水,但生活成本很高,這個收入根本沒辦法買房,「那還不如回家,就算少拿幾百塊,但起碼歸屬感更強烈,而且在家裡有照應,不用為租房買房的事情煩惱。」
  據了解,雖然在珠三角的一些大城市打工有可能月入1700元至2000元甚至更高,但並非所有工廠都能提供這樣的待遇,部分工廠還是按照深圳最低工資標準1000元/月用人,而且領2000元以上薪水的農民工,大部分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0個小時甚至12個小時,同時還得犧牲周末的時間加班。
  一位網民對企業招不到工人的現象頗具微詞,「吃的豬狗食,乾的牛馬活,誰還願意來?」而另一位網民則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部分企業招不到人的原因,「工廠缺的不是工人,是奴隸!」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表示,近些年物價上漲得厲害,但工資漲幅一直跟不上,更無法和房價的漲幅相提並論,「收入這麼低怎麼能招到工人?歐洲很多國家的最低工資是1200歐元以上,遠超我們國家。」
  一個小單間  一家人幸福
  在不斷跳槽、渴望創業之外,外來務工者還有第三種狀態——當個新城市人。幸福是什麼?對他們來講,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房子不用太大,夠生活就行。
  武漢《楚天都市報》23日報道,5年前,張八一來到浙江溫州,進了金帝鞋業,感覺公司不錯,便讓妻子江水英過來了。後來,把女兒也接到身邊,生活多了無限樂趣。由於工作努力,兩人都有了一定職務。公司分配給他們一家小單間,而就餐直接在廠里食堂解決,小孩上學問題也得到了很好解決,連借讀費都免交,更開心的是,女兒學習成績挺不錯。
  「不管以後回不回老家江西,總之現在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周末有空就去逛公園、逛街,平時也常常參加公司組織的各類活動,都讓我們很快樂。」張八一道出心聲。
  北京五區動遷 上萬民工子女待安置
  居無定所,子女入學等難題讓農民工備受困擾。
  北京《中國青年報》23日報道,2010年6月之前,北京市朝陽、石景山、昌平、大興、丰台等區將完成面積不等的動遷。據不完全統計,有30所以上的打工者子弟學校將消失,因此面臨無學可上的孩子超過1萬名。
  這些孩子有三種選擇:一是全家跟著孩子以前就讀的學校搬遷;二是就近尋找新學校;三是離開北京回老家上學。
  第一種選擇很無奈,第三種選擇也會產生不少問題,唯獨第二種看上去最好,但實情並非如此。一位老師指出,目前北京部分公辦學校要求孩子英語過關才能接收,但打工者子弟英語水平通常都不好。
  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韓嘉玲認為以入學考試作為接收兒童的先決條件違反《義務教育法》原則,不過她也說,「《義務教育法》關於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採取了就近入學原則,以戶籍為基礎,並未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子弟入學的問題。」
  沒有家、沒有戶籍的教育,難道註定要一次次地斷檔?
  勞務輸出大省:
  未限制勞動力外出
  針對媒體報道中國多省限制勞動力輸出的新聞,《廣州日報》22日向河南省人社廳及四川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求證,兩省都表示,沒有出台任何措施限制本省農民工外出。廣東部分人力資源公司也表示,他們都沒有遇到這樣的壁壘。
  「河南省從來都沒有出台過任何限制勞動力輸出的措施和文件。」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22日強調。她表示,從2004年以來,河南省出省的農民工一直在增長,到2009年底,出省的農民工有1275.3萬,在絕對數量上依然遠遠超過省內務工人員。
  四川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也指出,沒聽說有限制農民工外出的文件出台,而且「怎麼限制得了」?不過,相比往年,四川到廣東的務工人員的確減少,金融危機前大約是700萬人,如今約500萬人,主要是金融危機時裁員太厲害,而四川的工資也已經跟珠三角差不多了,「一部分在老家打工,還有一部分選擇去江浙了。」如今,有不少廣東企業委託該辦事處招人,「我們也不知道到哪兒去找,好像人一下子都不知道到哪兒去了。」
  除上述機構外,《廣州日報》22日還向廣州紅海人力資源公司、越秀人力資源公司有關負責人求證有關省市限制勞務工外出事宜,對方均表示,「沒有什麼限制,當地的政府還是很歡迎我們。」而這些公司的業務遍布廣西、貴州、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新民工·新想法
  90后盼工作地方有娛樂場所
  2月19日至21日,前往浙江溫州市職業介紹指導服務中心登記求職的「90后」新生代民工有134名,占求職總人數的8.89%。
  夏冬梅來自安徽,1990年出生,高中文化,剛到溫州求職。她說,希望能找個月薪在2000元左右的工作,並且環境要舒適、工作要自由輕鬆。
  她的同伴則表示,希望月薪能在1500元左右,用工方每年能提供一次體檢,並且能享有養老、醫療保障。
  1991年出生的朱曉紅來自江西,已經找了三天的工作,但還沒成功。她說,工作挺難找的,希望能到市區工廠打工,月薪在1500元至2000元間,企業在工作之餘能提供娛樂休閑的場所,並且提供培訓、住宿等。
  據悉,溫州市2009年企業非正常離職率達6%至7%,多數離職者為新生代農民工。業餘生活單調、用工方管理嚴,心態浮躁、自我意識突出等是他們離職的主要原因。《溫州商報》
  80后支招解決用工荒
  全國節后出現用工荒。有署名「湖北『80后』民工萬小刀」的網民給老闆「指點迷津」,包括五點:
  1、提高農民工工資待遇。
  南方很多工廠,工人的底薪就是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一個月幾百塊錢,只夠生活費。他們的純收入其實就是加班費。想解決民工荒,得提高農民工工資,加班費再翻一倍。保證每個民工月工資在3000元以上。保證了這一點,民工們會自願當你們的機器。
  2、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很多機構好像都不是為咱民工開設的。我跟很多維權民工聊過,他們說有些老闆甚至是當地人大代表,什麼什麼委員之類的,去法院都告不進去。
  在上海,我聽一民工兄弟說,擁有上海戶口的工人跟外地民工在同一工廠上班,做同樣的工種,但待遇是不同的。他們有各種保障,每個月比外地民工工資高六百多塊。這真讓人很費解。
  3、企業要人性化,給農民工家的溫暖。
  那些老闆們平常就把自己當成民工的救世主,發工資好像是在辦慈善搞施捨。你們錯了,我們民工(特別是新一代民工)現在會這樣想:我們不幫你干,你照樣會淪為窮光蛋。
  4、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讓農民工城市化。
  只要讓農民變為市民,城市就會增加很多勞動力,民工荒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一些工業區附近,為民工建小區,房子不需要太好,只要結實能遮雨就成。房價不能太高,價格不超過10萬元/戶。再低幾萬最好了。
  5、將工廠往內地轉移。
  如果無法把農民工城市化,那麼就把工廠往內地轉移。把工廠轉移到農民工家門口來,就不愁招不到工人了。這樣也緩解了春運壓力,也可以促進內地經濟發展。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0-2-24 02:46 | 只看該作者
就是。讓經濟槓桿使全國人民不都擠到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3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2-24 04:34 | 只看該作者
春節剛過就"民工慌"? 還沒到大年十五呢吧!
當然中國的產業及勞動力結構急須改變!  
另外, 中國租房價格有數據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4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0-2-24 05: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0-2-24 05:18 編輯

我就不懂. 為什麼一定要自己買房? 我就工作以來40多年一直是租房. 而且一直是全家就住一間房. 中國人民的生活的確改善了.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