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高工資低物價和中國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

[複製鏈接]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iji 發表於 2010-2-10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元旦前後,央視新聞幾乎連篇累牘地引用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經濟的高度讚揚,西方媒體競相用各種方式盛讚中國經濟給西方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確給西方國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多年前西方國家是高工資低物價,中國則是低工資高物價。中國改革開放造成的巨大奇迹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國家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則是低工資高物價的新的經濟現象。
  由於把中國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結合在一起,把美國的高工資和低物價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中美兩國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要遠遠高於貨幣收入之間的差距。1980年美國人均收入是1.02萬美元,中國是190美元,相差約54倍。由於中國是低工資低物價,所以在收入相差54倍的情況下,中國工人也如同美國工人一樣,獨自一人就能夠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

2008年美國人均收入3.76萬美元,中國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貨幣收入差距縮短了三分之一還多。可是,在實際生活中,美國工人仍然能夠獨自一人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國工人夫妻倆一起沒日沒夜地干,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還時常還需要爺爺奶奶來接濟。為什麼中美兩國工人貨幣工資之間的差距在縮小,而中國工人供養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罕見現象。就是因為把西方發達國家原有的高物價搬到了中國,與中國低工資甚至是超低工作結合在了一起。從而使中國工人養活家庭的能力下降到了人類歷史上最低水平。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實呢,答案十分簡單:中國財政。無論是美國的低物價,還是中國的高物價,都是中國財政運行的結果。這就是美國government比中國人還要關心中國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
  首先,就美國低物價來說。中國財政補貼一是通過出口退稅的方式按商品發放;二是通過虧損補貼的方式對企業發放。其次,就中國高物價來說,則是中國實行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的結果。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超過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驚人的高額稅收加到商品價格裡面,自然會造成物價高高在上。如果災難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可是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講,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中國老百姓同時還要承擔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貨膨脹的損失。中國每出口1美元商品,國內就要按照匯率比大約1比7來增發7元人民幣來平衡,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約2.3萬億美元,國內由此增發的人民幣超過16萬億元,相當於2008年3.4萬億市場貨幣流通量(M0)的近5倍,這些由出口結匯投放的巨額貨幣,全部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貨幣的大幅度貶值,物價自然會相應大幅度上漲。
  在此我們看到了一個讓中國老百姓欲哭無淚的荒謬現象:中國出口商品越多,賺取外匯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如果中國不出口商品,而是用於國內百姓生活,既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會發生對外財政補貼;或者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出口商品白白送給外國,不收取美元,國內也就不會增發人民幣,貨幣也不會貶值,中國老百姓的損失也會小一些。可現在卻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國外,由出口商品換取的美元也借給了國外,而把由此增發的人民幣留在了國內市場上,變成了沒有任何商品做基礎的「純粹廢紙」。由於這些增發的「純粹廢紙」與現有貨幣一樣流通,必然會造成現有貨幣大幅貶值和物價大幅上漲。結果就是中國老百姓不僅損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財富,連手裡的貨幣財富都在遭受貶值損失。反觀美國情況恰恰與中國相反,美國市場上的貨幣流向了中國,中國的商品流入了美國市場,由於市場上貨幣減少商品增加,必然導致物價下降,美國老百姓手裡的錢便能購買更多商品。再加上流向中國的美元又通過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迴流到了美國財政部,美國財政部可以用中國的這些錢來增加公Communist品的供給,能夠進一步起到降低物價的作用,提高美國老百姓貨幣的購買力。如果是站在中美兩國老百姓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國家立場上——看待這個問題將更加清楚,中國老百姓生產的商品,被美國老百姓用美元買走了,美元被中國go-vern-ment拿走了;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國go-vern-ment得到了美元,而中國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裡現有貨幣的貶值。結果就是,美國給中國印發紙幣,中國給老百姓印發紙幣;美國用這些紙幣為美國老百姓換來了所需要的各種商品,中國則相反,用這些紙幣從中國老百姓手裡換走了所生產的各種商品。而形成這個財富魔方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貨幣增發和商品增加之間的分離: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新增發的貨幣卻留在了中國市場上,不斷稀釋著老百姓手裡貨幣的購買力。


  ——這就是美國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









周洛華:2010年最大的挑戰是通貨膨脹
中國網訊 國家統計局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09年全年GDP、CPI、PPI等系列國民經濟數據。據介紹,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下降0.7%。12月份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1%,全年下降5.4%。

中國網第一時間邀請上海大學金融學副教授周洛華進行解讀,以下是訪談實錄:
  中國網:目前出現了全國範圍的糧價上漲,這是否可以看成是物價上漲的一個縮影?

  周洛華:糧價上漲也好,物價上漲也好,都是結果,而不是原因。原因在於過度寬鬆的信貸給以市場錯誤的激勵機制,並由此導致了勞動生產率下降,最終體現為物價上漲。

 今年底有可能出現兩位數通膨
  中國網:此前有分析機構預測,12月份的物價同比漲幅在2.5%,此後幾個月還會走高,今年一季度有望達到3%-4%的增長,此後最高的月份可能創出6%以上的增幅。您怎麼看今年的物價走勢?

  周洛華:物價走勢取決於中國貨幣政策的走勢,如果繼續執行2009年那樣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就有可能出現「失度」的通貨膨脹局面。政策方面無論如何調整都有掣肘,收緊信貸其實一個兩難的局面,那些沒有完工的工程怎麼辦?如果繼續放貸,配合這些在建工程完工,並實現銷售,可能需要投入超過 10萬億的信貸,這就有可能讓我們在短期內就面對兩位數的通貨膨脹。如果現在開始收緊信貸,我們去年已經投入的10萬億信貸可能會出現超過兩位數的不良貸款率,銀行業改革將前功盡棄。我不知道這個兩難的局面是否會出現,我也沒有解決之道。我猜想政府的決策者在極力避免這樣兩難的局面,我並不認為他們能夠處理好這樣兩難的局面。做最壞的估計的話,如果繼續實施類似2009年那樣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們有可能要在2010年底看到兩位數的通貨膨脹。

  中國網:目前市場上通脹預期正在形成,這給接下來的經濟走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通脹的壓力有多大?政策調整方面應如何防範通貨膨脹?
  周洛華:當我們發現並確認通貨膨脹到來的時候,其實通貨膨脹已經很難控制了。通貨膨脹將給市場一個錯誤的激勵機制,鼓勵大家不是通過技術進步而是通過囤積物資來獲取更高回報,這對經濟的長期走勢是有傷害的,而且通貨膨脹一般對中下層人民的生活打擊特別大。許多人都議論過政策調整了,大致有主張人民幣升值的,有主張加息的,有主張行政干預的。我認為這些政策要麼已經晚了,要麼毫無用處。不能依靠貨幣政策的調整來克服通貨膨脹。政府如果想在對抗通脹方面有所作為的話,就應該積極壓縮政府財政開支,少徵稅,少花錢,少開會,少建設那些事關政府面子而無關人民生死的形象工程。同時實施深刻的制度改革,要建立更完善的資本市場,要使得國企的資產價值直接體現為人民的福利,要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想依靠「聰明」的貨幣政策來克服通脹的想法,如同有人想依靠「 聰明」的貨幣政策來克服金融危機一樣幼稚,其幼稚的本性類似於製造一台貨幣永動機。

緊縮貨幣解決不了通脹問題
  中國網:央行已經在1月18日,對商業銀行準備金率提高了1個百分點,這是否意味著央行緊縮的步伐會加快?上半年可否會加息?為什麼?

  周洛華:現在加息無異於揮刀自宮,而且揮刀之前還沒有拿到葵花寶典。現在緊縮貨幣政策的做法和當初寬鬆貨幣政策的做法同樣錯誤。所謂市場機制就是鼓勵人們通過更有效的方法向其他人提供更便利的服務,並由此獲得回報,這種回報會正面地鼓勵更多的人從事技術進步改善效率。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合理的激勵機制。我們來看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在去年給了人們什麼樣的激勵機制吧:你不必通過壓低價格,通過痛苦的價格戰來保住市場份額了,你依然可以以「有限出資責任」的方法獲得與你目前的風險收益處境不相匹配的大量資金,這無形中就可能鼓勵了你去從事更大規模的投機。假設我面臨這樣一個選項:我的工廠在金融危機中岌岌可危,照此發展下去,我的工廠很可能難以保全了。突然,政府實施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我現在有機會可以借款去做投資,如果賺了,扣除本息都是我的回報,如果虧了,我仍然不會有超過失去工廠以外的更大損失。我如果是一個正常人的話,我就決定借款,上馬新項目,或者投資地產保值,人生能有幾回搏?搏輸了也就只有這點損失,我為什麼不去搏一下?我認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該有一個約束條件,那就是不能通過借貸來改變資產的風險回報,如果信貸政策導致了投資人或者企業主對於風險偏好的改變,那麼就是「失度」寬鬆貨幣政策了。

要防止貨幣政策給市場一個錯誤的激勵機制

  中國網:世界銀行將在下周一(1月25日)公布2010年的中國發展報告。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已經多次建議中國調整宏觀政策,將去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變成中性穩健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你是否認為央行有必要調整政策轉向?

  周洛華:我們永遠無法在事先就設計出一套完全正確的或者優化的貨幣政策來指導經濟發展,如果我們能夠那樣做的話,就類似於製造了永動機。我們只能去做一件事情,防止我們的貨幣政策給市場一個錯誤的激勵機制,防止由於信貸或者流動性的因素導致的風險收益比發生變化。我不知道如何定義什麼是穩健的,積極的和寬鬆的政策?這些名詞我無法理解。現在調整貨幣政策,開始收緊的話,還不如當初不要放那麼多信貸,僅僅1年時間,我們就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我們政策的制定者總是說穩定壓倒一切,而他們制定出來的政策為什麼總是那麼的不穩定呢?所謂我們能夠監控物價指數和資產價格,並通過貨幣政策來實現調控的想法,不僅是幼稚的,而且是如同嬰兒般反覆的。所以我們會看到Y字型危機,政策從「快、准、重」出拳刺激經濟到現在開始醞釀或者議論緊縮,只有1年時間,這樣反反覆復的貨幣政策,只能進一步削弱了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得我們面對下一次危機時,依然沒有免疫能力,依然只能依靠更加劇烈反覆的政策。我們只能保持被動適從的貨幣政策,讓市場機制自己發生作用,而不是用貨幣政策來改變風險收益比,從而取代市場去提高新的激勵和新的約束。我自己帶著孩子的經驗告訴我,一會打孩子,一會給他買糖,其後果是毀了孩子。

  中國網:可否簡單的展望一下2010年的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

 周洛華:我們最大的挑戰在於通貨膨脹。從歷史上看,是惡性通貨膨脹埋葬了蔣家王朝。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但是,我擔心政府為了防止通貨膨脹,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緊縮信貸,比如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導致資產價格下跌並拖累銀行資產質量,使得我們過去數年的努力前功盡棄。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9: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