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評:谷歌事件的台前幕後

[複製鏈接]

1

主題

3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egistered User

Rank: 1

積分
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觀察 發表於 2010-2-5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月13日,Google突然在官方Blog發布消息指出,將重新評估在中國業務的可行性,並且不再對中國政府妥協以審查其Google.cn(中國版)的內容。Google表示,在未來數周將與中國政府協商以推出一個在中國法律框架下的不過濾內容的版本;但如果該計劃失敗,則會關閉Google.cn並可能關閉其在中國的辦事處。Google以退出中國來威脅中國政府。這只是一個企業的商業行為? Google是在維護企業的良心--Google 「Don't be Evil」(不作惡)信條?
    以我這個普通網民之見,Google此舉並不這麼簡單,Google只是一個木偶,在他的背後有牽線的。是要中國政府將大門洞開,讓西方的思想、政體、觀念暢通無阻地進入中國,其意是在中國實現其夢寐以求的澄色革命。讓中國成為西方的附庸。讓中國民眾重新生活在西方列強的陰影下。
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11月訪華時表示,他是網路無審查的堅定支持者,「在美國,我們擁有的網路自由和網路訪問不受限是一種力量源泉,我認為這應該予以鼓勵。」 當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美國政府支持Google是否有損中美關係時,白宮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說,總統深信人權概念具有普適性,人權並非僅為某些國家所獨有。對 Google事件表示支持。谷歌事件的台前幕後是誰?僅僅是一個商業行為?以我之見Google此舉並不這麼簡單,Google只是一個木偶,在他的背後有牽線的。
    背後的策劃者是美國政府,是想以谷歌 為突破口,向中國傾銷美國的「民主、自由」:14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表示「支持谷歌的行動」,並強調奧巴馬總統「強烈支持」自由使用互聯網這一普遍權利。《商業周刊》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認為:谷歌在中國遭遇的問題不是一家美國公司和中國的「單純商業糾紛」,而是美國一項嚴肅的外交政策問題。15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宣布,最早可能在下周初將就谷歌事件向中國發出外交照會,以表達對這一事件的關注,「並要求中國提供信息,解釋這一事件是如何發生的,以及他們準備怎麼處理這一問題。」
    有挑撥離間的,維恐Google反悔:Google事件令海外民運人士歡欣鼓舞,民運人士魏京生表示:「有些西方企業以為與中國共產黨政府妥協,即可任憑己意營運。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國政府不會滿足。」 人權團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讚揚谷歌的作為且呼籲其它公司效法。該組織人員表示:「我們很高興終於有國際性的網路公司,意識到無法與像中國這樣的高壓國家持續合作。」
    也拍手稱快,樂觀其成者:目前有人拚命地開發翻牆軟體,為國人創造條件衝破中共的網路管理,他們說:谷歌一旦退出中國,以目前來看,應該是兩敗俱傷。不過谷歌由此在全世界提升品牌光環,以及得到美國政府力挺的效益,很難說會不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倒是尷尬的中共必須面對好幾個後續影響。第一是中國網民如想繼續使用谷歌服務,網路翻牆之風勢必愈盛。谷歌此舉無異標誌著歐美政學界過去認為「開放貿易可促使中共專制改變及中國人權改善」這一姑息思路的全面失敗。後續產生的效應,值得密切觀察。可見別有用心者大有人在。
    無中生有栽臟,稱谷歌有內鬼,疑是中共特務:最近又有人撰文進行挑撥離間,說:谷歌內部的技術人員中可能被安插了中共特務,就在上海辦公室,這個事情還在調查中。「有一個人,他是中共黨員,來了谷歌沒多久,就把Gmail 核心代碼下載下來,而且現在這個人已經不知所蹤了。」據悉,此人本科就讀交大,後來去了信安部。信安部派他去交大信安學院念計算機,天天做演算法題,畢業就進了谷歌。「這兩天谷歌總部派人過來和中國每一個工程師喝咖啡談話,調查是不是這個人還有同夥。」還說,「(谷歌)裡面居然還有共產黨支部,裡面的支部書記是國安四年前就布的局。」 這種「據悉」報導也太玄乎了一點了吧?這是沒有證據的瞎扯,會傷害谷歌員工的利益!外資企業用中國員工是正常的事情,如果都如這位記者那樣的疑神疑鬼,事情都不要做了。還到中國來做什麼生意?說這種話的人會傷害中國的老百姓,會讓他們失去最起碼的勞動權利!!
    中國網民是熱情好客的,熱愛自由的,谷歌不友好,那就讓我們選擇願意為中國網服務的百度吧:中國的網民歡迎谷歌的到來,谷歌來中國以後業務量不斷拓展就是一個例證。中國網民聽到谷歌要撤出,向他們獻花也是一個例證。但是天要下雨、娘要嫁,這是谷歌的自由,世界上死掉一位屠夫,人們也不會吃連毛的豬。中國網民還可以選擇願意為中國網民服務的百度,因為百度對中國的網民的感比谷歌要深得多。那麼,就讓百度與中國網民雙贏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