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報評谷歌擬撤離中國

[複製鏈接]

37

主題

209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chinist 發表於 2010-1-15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信源:新浪博克 發表於:2010-01-14
英國多家大報周四都在社評中評論谷歌威脅退出中國一事。
《金融時報》說,谷歌正在逼中國亮出底牌。社評說,這是一種大膽的表態,很有可能導致谷歌被趕出這個重要的新興市場。
社評說,如果谷歌能夠堅持自己的聲明,縱使被逐出中國,它的立場仍然意義重大。今後,中國政府扼殺自由言論會變得更難。谷歌是第一家堅定地抗拒中國言論控制的大公司。讓我們祈禱它不是最後一家。
《衛報》的社評談論中國的防火牆在去年遭遇「綠壩」過濾軟體失敗之後,現在又遇到谷歌的挑戰這個更大的難題。
社評說,是順應谷歌的要求,還是讓谷歌捲鋪蓋,是中國的兩難。讓谷歌離開,不僅剝奪了中國數億網民與世界廣大市場接軌,也對中國自詡為世界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的說法不攻自破。中國曾經花了很長時間和巨資在北京奧運之上來打造這個稱號。
談到谷歌所稱受中國黑客攻擊事件,《衛報》社評說,在自己國土侵犯隱私是一回事,在其他人的地方這樣做是另一回事。現在的事展示了荒謬性:中國的防火長城是荒唐的,與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的要求永遠不能並存。社評說,讓我們一起粉碎它,越早越好。
《泰晤士報》的社評引用孔子說:「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意思是即使違反君王意思,也要給他說明事實。
社評說,事實是一個市場自由,人民不自由的極權式資本主義,對西方公司來說是個大難題。
社評說,谷歌決定對中國說出事實。
《泰晤士報》的社評說,中國政府不屈服於外交和商業壓力,相信自己是資本主義的模範,與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競爭。這是新加坡李光耀首先訂立的極權式資本主義走向繁榮的模式,認為自由和權利只是損害經濟增長的奢侈品。俄羅斯目前正朝這個方向走。
《獨立報》贊同谷歌的舉措,該報社評的標題是「谷歌硬拼中國政權是做得對的」。
社評說,四年前,谷歌同意讓中國政府審查其搜尋器內容,被很多人認為違反了其「不做壞事」的座右銘,現在似乎是錯而能改了。
《獨立報》認為,一些人認為谷歌是在中國做生意不理想才退出來,但是這個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據估計谷歌在中國的生意額達到六億美元,中國的市場還不斷擴展,如果谷歌真的退出,將會損失收入增長的長期戰略機會。
《每日電訊報》的社評標題是「政治姿態,但是能否做出改變呢?」
社 評說,雖然谷歌在中國搜尋引擎業務所佔的份額達到三分之一,但是退出中國對它短期的收入損失輕微。分析家估計只佔該公司全球收入1%左右。所以這次硬碰是 否以言論自由作為外衣的商業決定?也許是。雖然谷歌「不做壞事」的座右銘並非人人合意,但是谷歌對於在中國的交易卻明顯感到不自在。很多公司認為在中國經 營被迫需要忍氣吞聲。谷歌則自覺規模夠大,可以大膽地準備離開。
社評又說,中國政權並不愚蠢,私下將會重新評估大力壓制異議聲音可能在經濟上產生的反效果。谷歌的做法可能只是風中的一根稻草,但是可能是一根重要的稻草。

BBC分析:谷歌與中美數碼外交
網際網路搜索引擎谷歌決定不再遵守北京的遊戲規則,要對世界上最嚴厲的網路審查制度說不。
谷歌星期二(12日)表示,google.cn已停止過濾網路搜索結果。這使得中國網民可以搜索到海外的政治敏感內容和網站,但是由於防火牆,搜索到的網站仍然無法登陸。
星期三,Google.cn說,當天搜索辭彙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天安門」。這很可能是許多網際網路用戶搜索有關1989年中共武力鎮壓天安門親民主運動。其次是「谷歌撤離中國」。
谷歌表示,未來幾周將與中國政府討論在法律框架下如何運營一個不過濾搜索結果的引擎網站。
破釜沉舟
北京會坐下來和谷歌談嗎?
美國專欄作家薩瑞·拉絲(Sara Lacy)的分析是谷歌這樣做是破釜沉舟:「谷歌在中國混了多年,不會不知道,發英文公開信,等於給黨和政府摔臉子。誰都知道在中國,跟黨和政府叫板是什麼下場。」
這場博弈的結果很可能是谷歌被趕出這個擁有3億網民的巨大市場。但是,這已經不是谷歌與北京政府之間的事了。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星期二(12日)表示,有關谷歌指責中國網路審查和黑客攻擊,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一份聲明中,希拉里說,就可能計劃撤出中國之事,谷歌通報了美國國務院。她說:「我們期待中國政府做出解釋。能在虛擬空間中有信心運作,這對現代社會和經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下周,我將就21世紀網路自由這個中心問題發表一次講演,而就谷歌的問題,當事實明確時,我們將進一步做出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星期四(1月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稱,中國反對網路黑客攻擊,中國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活動,任何對網路黑客攻擊的投訴都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姜瑜還說,中國網際網路是開放的,政府也鼓勵發展網際網路,歡迎外國公司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參與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
在姜瑜發表回應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與《人民日報》網站同日也發表了國新辦主任王晨呼籲維護網路安全、敦促網際網路業者加強網路監管的講話,不過內容沒有直接提到谷歌。
數碼外交
BBC中國事務編輯陳時榮說,中國政府的這兩項回應都顯示北京沒有任何讓步意向。
他說:「谷歌公開叫板,與中國政府抗爭,從歷史上看,沒有哪一家大公司,尤其是涉及到意識形態和言論自由這個領域,中國政府會做出讓步。」
陳時榮說,谷歌的問題看來已經上升為中美雙邊問題。
他說,網際網路空間言論自由的問題為中美兩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較量開出了一個嶄新的領域。數碼外交將成為一個新生辭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4: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