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真曹操墓還是又一起周老虎?

[複製鏈接]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9歲末,考古在河南爆出冷門,在《三國演義》中被稱其死後作72疑冢的曹操,到底還是被發現了墓葬真實所在,而且在此前已多處被盜墓。專家們羅列了六大依據,以證實其判斷的確鑿無疑。
我不是學歷史的,更不是學考古的,但看了專家們所說的證據,還是覺得如此倉促的確定該墓葬就是曹操墓,未免過於草率。
我們來看看這六大依據:
「首先,這座墓葬規模巨大,總長度近六十米,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出土魯潛墓誌等材料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0年)病逝於洛陽,並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
第四,文獻還明確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的《遺令》稱「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也在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第五,最為確切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 「魏王」,死後謚號為「武王」, 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的稱謂。
第六,墓室中發現的男性遺骨,專家鑒定年齡在六十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六十六歲吻合,應為曹操遺骨。」
「首先、其次、第三、第四、第六」,看似言之鑿鑿,其實都沒什麼實際東西,讓人感覺是先認定了是曹操墓,然後從史料上找依據,發現有些榫頭還接的上,於是就成為證據了。真正拿得出手的還得是「第五」,也就是「最為確切的證據」,也就是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銘文的石牌,以及「追繳的該墓被盜出土的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的一件石枕」,另外還有刻著「胡粉二斤、刀尺一(把?)」等內容的若干石牌。
來看關鍵證據,曹丕給他爹的東西上刻上「魏武王常所用之物」,讓人感覺很突兀,必須要拿出旁證,即同時期有其他王公墓也有這種風俗,才能讓人信服,比如曹丕曹植的墓中,也有類似的銘文嗎?其次,即使要刻銘文,也該是大部分器物上都刻,為何出土了幾百件器物只有這兩件有銘文,而且其中一件居然是從盜墓者手中追回,並非在原墓中發現。從現在已公布的資料看,只看到幾個小型玉器,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較大型的日用器物,如果發現了這些器物,而上面並無銘文,那就令人費解了。
最後除了上面所述的所謂「證據」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致命傷,很多網友已經提到了,墓中的兩名年輕女性是誰?我注意到,開始的新聞都說是20歲和40歲,後面又改為50歲,到底是多少歲,科學檢驗肯定早就完成了,為什麼還可以改來改去,如果檢測很難,那為什麼操的屍骨年紀那麼容易測定而且如此精確?不管是40歲還是50歲,與曹操的正室卞夫人都難以吻合,如果與曹操合葬的不是他的正室,曹丕的生母卞夫人,而是另有其人,那就不只是令人費解,簡直是驚天秘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