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里多「三無教師」,大學生只能退學了

[複製鏈接]

34

主題

811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zrael1 發表於 2010-1-4 0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湖北高招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為262分。實際錄取人數約為32萬人。大學入學門檻降低,讓更多的適齡青年有機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但也有些學生不想讀書,或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故而中途退學。據統計,2005年,湖北省一年內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退學的總人數達2800人。有教授認為,高校學生的中途流失是一種「正常現象」。(12月31日《武漢晚報》)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對於大學生的退學,其原因自然也是各有各的不同。比如因為沉迷於網路,不思課堂者;比如瞧不起考上的學校,回爐重考者;比如對專業不感興趣,自己準備出去創業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終歸是各有各的理由,也各自成其為「不幸」。

之所以說「不幸」,原因在於多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竟然是一場空,能說幸運嗎?哪怕你慶幸自己當初清醒的退學了,認為那是自己英明之舉明智之舉,但「不幸」依然存在。起碼你為此付出了你的真情,付出了你光陰,甚至你還為此付出了昂貴的學費。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麼多「不幸」的學生呢?難道事實真如一些教授所認為,屬於「正常現象」?我們不妨透過這一正常現象,去看一下事物的本質。試想,假如大學有著足夠的魅力去影響學生,還會有如許大學生自覺的離開大學么?

這就像兩個人談戀愛,分手的原因雖然很多,歸根結底還是兩個人缺乏感情和吸引力。否則,即便是遠涉重洋,即便是狂風暴雨,也阻擋不了兩顆相愛的心。因此,這看似「正常」的現象,實在並不正常。

也許,從一開始男方或女方就沒有看上對方,只是源於父母的安排,迫於壓力之下才去相了一回親;也許,男方或女方在彼此接觸后,認為對方並不適合自己,所謂志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還是早點離開為好。

不管哪一種原因,都應該值得我們去深思,而不是輕描淡寫的將其看成一種正常現象。正常的現象應該是兩者和諧相處,你情我願的生活在一起。就算有個別學生要離開,也會在你的教育下翻然悔悟,繼而留下來繼續學習。可事實並非如此。一些大學生對自己大學的失望之情,簡直到了難以自抑的地步!比如對教材的不滿,比如對老師的不滿等等。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然遍尋當今之大學,大師者有幾人?一些大學里的老師,忙碌於四處掙錢;一些大學里的老師,忙碌於四處鑽營;一些大學里的老師,則是碌碌無為者。大學里盛裝的多是「三無教師」,即學習上無活學之精神、學術上無鑽研之精神、學問上無創新之精神。如此的「三無教師」,可以等同於「次品」了。這般教師,還能教育出怎樣的學生?

一些學生曾告訴我,他們的老師除了照本宣科的講讀外,就沒有什麼東西可講了。書本誰不會讀,沒必要讓你拿到課堂上去讀?如果你僅僅是照本宣科,還要你來教學生幹什麼?而一些大學里的教材,其內容形同無物,毫無可讀性。不但與時代嚴重脫節,還充滿著讓人乏味的說教。

難怪許多人說,如今的研究生不如當年的本科生、如今的本科生不如當年的中專生。而今的大學教師,相當部分都是通過我們的應試教育考上大學,而後在大學里學習直至在大學里就業。這樣的錄取方式和教育環境,也就註定了教師整體質量的下降。他們要麼脫離實際,沒有經歷過實踐的鍛煉;要麼只知一心讀聖賢書,不懂活學活用;要麼乾脆腦袋已經僵化,被教育成了近乎「廢物」。

事實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那樣,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再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如此的結果,還能有什麼好?恐怕退學反而是正確的。我們也因此不難理解,有那麼多的學生要選擇退學了。

95

主題

872

帖子

34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1
沙發
清思 發表於 2010-1-4 11:12 | 只看該作者
唉,現在的教育確實是有誤人子弟之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0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