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崗村新書記人選難產 牽動中央高層吃力難討好  

[複製鏈接]

27

主題

36

帖子

3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登笑貧 發表於 2009-12-15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報記者走進鳳陽小崗村,追尋一個真實的沈浩  
  本報特派記者 裴建林 安徽鳳陽報道 馬驥/繪  
  11月11日上午,這是冬日裡的鳳陽小崗,寒冷而又空曠。與歷史研究、新聞報道中那個以符號面目出現的令人熱血沸騰的「小崗」相比,眼前這個村莊現實得有些乏味,冷靜得讓人無從下手。  
  這是皖北一個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村莊,村民們此時都躲進了自家屋子,畢竟寒風逼人。就在幾天前的11月6日凌晨,年僅45歲的安徽省財政廳選派幹部、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在這個村的某間民房內猝然辭世。  
  村口的公告欄里貼著落款為鳳陽縣委、縣政府的訃告,另一邊的公告欄里貼著新華網11月8日播發的一篇關於沈浩事迹的長文。來自中央及安徽當地的媒體已進村分頭採訪,消失在各間民房中。而村委會的一間辦公室內,氣氛凝重,安徽省有關部門召集了村「兩委」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召開內部會議。  
  對小崗村的村民來說,一切似乎都未變,因為冗長的生活仍在繼續;一切似乎全都變了,因為一個人的意外去世。  
  「北方口音」,修路修來了民心  
  儘管小崗地處安徽中北部,其口音、習俗等已接近北方,但很多村民仍將2004年到這裡的沈浩稱為一個帶有「北方口音」的人或者「北方人」,因為他老家是安徽北端之一的蕭縣。  
  2004年2月,作為安徽省財政廳的選派幹部,沈浩來到了在中國現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小崗村。當時的小崗集「偏」、「窮」、「散」於一身,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而且領導班子也有點「散」。  
  當時村民們對這位從省城下來的幹部並沒有抱太大希望,認為他就是來「鍍金」的。但他們想錯了。當年「大包干」發起人之一嚴立華說,沈浩一到村裡,就起早貪黑挨家逐戶找人談「小崗怎麼發展,要實現什麼目標」。30多個日夜裡,沈浩將全村100多戶人家走訪了兩遍。修村路的事,讓村民們對這個新村官的看法發生了180度大轉彎。當時,村民們想把友誼大道以東的1.2公里泥土路修成水泥路,剛開始打算請人干,後來發現最少要四五十萬元,於是沈浩召集村民開會算細賬,決定全村總動員,自己修。讓大家意外的是,修路那些天,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當起了小工,又是扛水泥袋又是拌砂漿,用手捧水泥的時候手被燒爛了也沒叫一聲苦。後來大家一算,這麼一來硬是省下了近20萬元。  
  沈浩以這樣的方式「亮相」,群眾著實沒想到,但他從此得到了絕大多數小崗人的信任與支持。昨天中午,說起這段當年往事,曾當過村幹部的嚴德友對記者就說起了用手捧水泥這一段,「這人還是不錯的!」  
  而沈浩提出並實施的「三步走」戰略,讓小崗村村民得到了實惠,看到了希望。這些年,小崗村的現代農業、工業、「紅色旅遊」產業先後起步,2008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600元。  
  直爽男人,他的柔情有人懂  
  直爽、對事不對人是許多村民對沈浩的評價。去年來到小崗的大學生村官汪靜靜如今擔任書記助理一職,昨天在跟記者說起沈浩時就用「說話很直」來形容他,「有時會跟村民爭吵,吵得很嚴重,但第二天那個村民再來找他,他已經完全不記得這事了。」當年「大包干」發起人之一的嚴宏昌昨天也向記者表示,「他這人還是不錯的,比較直爽,北方人嘛,容易和老百姓融合到一起。」  
  沈浩其實對中國農民的心理、習性還是很有研究,汪靜靜昨天就回憶起了沈浩對她在工作上的一番指點。「他對我說,你這樣文文弱弱是不行的,一定要潑辣一點,要學會大聲吵,你文縐縐地和村民講話是說不到一起去的。」  
  一方面,沈浩在穿著、語言、生活方式等方面已徹底「農民化」,另一方面他已經把自己看成是小崗村的真正一員。村委會副主任關友江回憶,2005年一個下雨的夜晚,早已躺下的沈浩,特別不放心住在危房中的村民徐慶山,起床撐著雨傘衝進了大雨中。由於泥路濕滑,沈浩的鞋子掉了,他乾脆脫掉鞋子,赤腳來到徐慶山家,動員他連夜搬出去,直到把他安排好住處后,才一手撐著雨傘一手拎著鞋子離開。  
  2006年初和今年9月,小崗村村民就像當年搞「大包干」那樣把摁著紅指印的挽留書交給安徽省有關部門,要求讓沈浩繼續留在小崗。不過一知情人昨天向記者透露,其實沈浩的想法有點矛盾——如果回到省里,經濟上剛剛有起色的小崗怎麼辦?如果不回去,已經等了近6年的家人實在是等不起了。  
  因為實在沒精力,去年沈浩讓女兒轉到老家蕭縣讀高中,而且還讓她住校。有一次他曾對手下的人說,「我現在沒有時間讓女兒成才,但我要把她培養成人。我把她送回家鄉讀高中,就是要磨練她,不管成績怎麼樣,這3年讀下來對她的人生絕對是有幫助的。」事實上,沈浩很少能見到女兒,不過在一次送女兒去蕭縣讀書的時候,看到女兒進了校門,他轉過臉,淚流了下來。  
  改革第一村,誰是下一個「沈浩」  
  沈浩的突然離去,讓許多人想到了一個問題——誰來接他的班?面對小崗這個已被記入史冊、其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牽動高層、經濟亟待發展的村莊,誰來當一把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安徽省財政廳的選派幹部,沈浩在任期間運用其豐富的人脈資源和個人魅力,牽著小崗這艘「船」慢慢向前。如今,小崗的經濟剛剛起步,他卻猝然離去。  
  面對記者的詢問,村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來一個能像沈浩一樣有能力、能帶領小崗村民共同致富、與村民一條心的幹部。鳳陽縣委宣傳部一名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事情也還沒說到這一步。為了此事已連軸轉好幾天、身心疲憊的他說,這件事,估計連縣裡說了都不算。  
  而在昨天,在村委會議室,安徽省有關部門召集相關人員進行了一次內部會議。會議結束后,記者就誰來接沈浩班這一問題詢問其中一名與會者,對方連稱不知道。  
  小崗村村委大樓上,掛著「繼承沈浩書記遺志」、「為實現沈浩書記遺願而努力奮鬥」的橫幅。此刻,「遺志」、「遺願」如何實現,這確實是個問題。  
  「可以說到現在為止沒有村級集體收入,村裡的辦公費用還是他從上面爭取來的。」大學生村官汪靜靜的一句話道出了實情——如今沈浩已去,誰能在小崗經濟有所起色之前再為村民們去爭取這些寶貴的資源呢?  
  村委會前的廣場上有一個雕塑——一本「石書」,其中左面一頁是31年前小崗村18戶農戶為實行「大包干」而按下的手指印及他們的簽名。今天,「大包干」這一頁已翻去,上面寫有「沈浩」兩個字的那一頁也即將翻去,那麼下一頁上將寫點什麼呢?這顯然是一個現實而又沉重的話題。 

        一萬年後也還會有懶漢存在,這不奇怪;奇怪的倒是把懶漢當英雄,把落後當先進,把倒行逆施當成第三次革命的動力,其矛頭所向是很明確的,一旦權在握,復辟大革命便無所顧忌地開始了。其實對於那些農民兄弟是不該多加指責的,懶惰不是犯罪,復辟豈能是他們所能搞成的壯舉。        2009-11-14 12:38:19        3分
【wacb555】
不說是中國第一直轄村,至少是全國第一個「省直轄村」——廳級幹部當一把手,果然厲害!        2009-11-12 23:02:07        3分
【zxc9110】
小崗村真是背在中央身上的一個沉重的包袱。甩了它不是,繼續背太費力了,值嗎?用這個「榜樣」,究竟要來證明什麼?還是將它早點送進博物館最好,以此向世人說明:私有化此路不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