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毫無新意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複製鏈接]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09-12-8 1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其一,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宏觀調控」這個詞見諸各種場合已經有很多年了,然而它越來越成為了一種官腔和模式化的語彙。民眾已經倦怠了它真正的含義是什麼,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則把它作為玩弄文字遊戲必不可少的道具。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什麼時候宏觀調控體現出了真正意義呢,曆數改革開放三十餘年,大概只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朱鎔基任第一副總理時進行的「經濟軟著陸」尚可圈點。關於宏觀調控,說大了是對發展方向的正確把握,說小了是對某些具體政策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其最終目標是使經濟和社會發展維繫在健康、良性的軌道上。然而,現在的宏觀調控象是個什麼東西呢?儼然已淪為上至府院大佬,下至縣官現管們愚民政策的附庸。而大言不慚地遑論提高宏觀調控水平,除了進一步強化畫皮之外表的美麗光鮮,其內里之實質早就已經變成了利益集團繼續對民眾盤剝和勒索的幫凶。

其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

「經濟結構調整」同樣不是什麼新詞,中國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類似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然而政府似乎總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雖然一直領跑全球以至於國際社會越來越必須正視中國的發展,這固然可喜可賀並值得我們自己為之自豪,但是在核心競爭力上我們依然乏善可陳。時值今日,我們仍然依賴於高耗能、高污染和廉價勞動力作為維繫經濟的基礎,並將因之而生產的廉價商品作為出口貿易的敲門磚。溫公主政國務院六年來,中國經濟更是落入了靠賣地蓋房來維繫的可悲境地。這種一方面高喊著「科學發展觀」,一方面親手實踐著這種不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經濟工作,對中國的未來逐一利而貽百害。所謂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很大程度上會流於口號化,這樣的口號實際上我們已經聽過很多遍了。雖然言之鑿鑿很迷惑人,但歷史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可愛的溫家寶總理既沒有能力、更缺乏勇氣和魄力去做改革。

其三,夯實「三農」發展基礎。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以農業立國的國家,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問題恐怕是各個朝代各級政府的頭等大事,君不見歷史上一旦有大災荒,統治階級都是極為惶恐和重視的。中國農村人口龐大,儘管所謂「地大物博」,而可耕種的土地其實非常地有限,這就造成糧食生產必須成為一切工作的保證。中央政府提出三農問題是正確而必要的,除了糧食安全之外,農村人口的富裕化必須成為工作目標。但是目前各級地方政府的解決之道僅僅停留在如何分流農村勞動力,而鮮有能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提高當地農業化產業升級。這樣的政策雖然在一段時期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為城市化運動提供了廉價的用工並使得農村家庭有了土地以外的收入來源,但也嚴重忽視了挖掘農業產業自身的優勢,譬如高效農牧林業、小城鎮化、基礎產業的培育和建立並最終服務大城鎮大工業,等等。儘管中央政府從政策上給予一些支持,但仍舊看得出來,各地方政府對三農問題並沒有足夠重視,除了遠離城市的區域任其得過且過,城市周邊的農業土地無不納入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這是非常值得憂慮的。

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既然是體制改革,那麼就不是小打小鬧的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誰要否認這一點,一定是心存偏見和有失公允的。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沒有任何資本可以坐下來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找出並正視三十年來累積的問題。所謂經濟體制改革,就需要中央政府既能明察秋毫地發現問題,還要有高效完善的解決之道。這種做報告式的辭彙是很容易脫口而出的,但是影響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障礙是什麼呢?你搞清楚了嗎?並且你有什麼措施嗎?這些在有關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報道中依然語焉不詳。當中國的經濟命脈越來越掌握在、財富積累越來越流向於利益集團和官僚寡頭的手中時,民營經濟和普通百姓逐步淪為案板上的魚肉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舊在搖頭晃腦地背書,而缺乏實際的、真正意義上的改革意圖和舉措,這又如何能讓我們寄予期望呢!

五,推動出口穩定增長。

中國經濟的增長一直主要依賴投資拉動和出口貿易,自鄧公肇始改革開放以來都未能改變這一結構化的經濟模式。前幾天有則新聞說,中國十四年來再次蟬聯國際貿易中遭受貿易壁壘之最。這固然有西方國家從政治外交層面上打壓中國經濟發展的陰謀,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出口給人家的產品,只有價格上的競爭力而缺乏應有的品質。幾年前開始有人把中國稱為世界工廠,這很難說是美譽還是揶揄。反觀我們的鄰國,倭人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經濟起飛,至八十年代也是三十年時間,但是他們創造了多少享譽世界的品牌,而在此背景下,倭人憑藉幾個嚴重缺乏資源的海島卻造就了僅次於米國的經濟規模,並且是真真正正有競爭力的產業。而我們呢?除了聯想、海爾可能略有些國際知名度以外,我們還能數出什麼品牌嗎?世界五百強歐米倭都有大量製造業公司入圍,可是看看令我們興奮萬分的那些中國面孔吧,幾乎清一色是銀行和資源壟斷型企業。這方面我們的競爭力仍然停留在幼兒階段,那麼所謂推動出口穩定增長,難道是還要繼續依賴於小商品經濟的繁榮嗎?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這一條是最讓老百姓來火但又滿懷期待的,然而我擔心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依舊很難形成有意義的實踐。任何問題都不是孤立的,說到底,以上五個方面都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所以要做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我恐怕溫公要著力的點都很難找得到的,或者能夠找得到,但是有沒有勇氣和魄力去做很成問題。有關方面近日做的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勞動性工資收入水平在下降通道上,相反地資本性所得所佔比重不合理地偏高。這意味著中央政府曾經滿懷渴望地要拉動內需實際上成了無米之炊的事情。況且住房、教育、醫療這新三座大山已經壓得普通大眾喘不過氣來,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又能從哪裡來呢?改善民生,簡而言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曰提高民眾收入,二曰改善生存環境。提高民眾收入離不開充分的就業以及合理的勞動分配體系,這一點要實現必須打破現有的資本壟斷、官商勾結、產業落後等等固有模式,相信對溫公的挑戰非常非常大。改善生存環境意味著要還公平教育和公平醫療的本來面目,驅除功利主義在這樣的行業興風作浪,要遏制並消除房地產綁架國家經濟的困局,讓房屋的主要功用回到本源。另外各級政府應承擔起城市社區服務職能的建設和維護,以及新型農村安居工程和小城鎮建設等等,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斬斷寡頭們的利益鏈條,並使得各級政府及其官員回到服務民眾、服務社會的角色里去,這不僅對溫政府是極大挑戰,恐怕對將來的政府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0

主題

40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沙發
greatark 發表於 2009-12-10 00:23 | 只看該作者
你期望什麼樣的新意?每人發套房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654

帖子

26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7
3
NOVAYORK 發表於 2009-12-12 01:43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中美元首會談不也沒有新意嗎? 平淡才好, 千萬不要讓人大吃一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4
11nn93n9 發表於 2009-12-12 07:48 | 只看該作者
發展的大方向很好。還要什麼新意?轉向180度是新意,但那是人們要的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