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媒稱韓國圍棋患上「恐中症」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10-23 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昌鎬(左)、孔傑(中)、和古力(右)


在中國,「恐韓症」一詞不僅是足球球迷,而且還曾是圍棋人經常使用的「專用語」。從2003年8月開始,在約3年時間裡韓國在國際大賽上連續23次奪冠,因此可以理解中國圍棋人的遺憾心情。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但最近的情況卻和以往不同。在上周決出的第14屆三星火災杯四強中,中國棋手佔據三席。如果李昌鎬在與中國新銳周睿羊的較量中,沒有戲劇性地逆轉取勝,韓國險些被全部淘汰出局。從下月將舉行的LG杯八強對陣情況來看,中國5人,韓國3人。這種情況從去年開始頻頻出現。

  韓國圍棋開始落後於中國不僅僅體現在人數方面。從目前世界冠軍頭銜數量來看,中國5個,韓國3個,表明在「質」的方面也開始逐漸落後於中國。韓國圍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在世界上能夠稱霸10多年是因為擁有了當代最具實力的圍棋明星。曹薰鉉、李昌鎬、劉昌赫、李世石輪流延續「最強韓國」的火種。而現在,中國的古力以LG杯、豐田杯、BC信用卡杯的三冠王成績,君臨圍棋天下,成為圍棋第一人。

  昔日的世界四冠王李世石在今年7月宣布休職后,消失在場外。目前還屬於他的三星火災杯冠軍頭銜也將在今年內易主。李昌鎬自2006年初以後,先後9次出現在世界大賽決賽現場,但除了1次小型職業棋賽外,其它8次都只獲得亞軍。

  韓國圍棋目前缺少「領軍人物」。而更嚴重的是缺少能輔佐「大將」級的「副將」級人物。儘管崔哲瀚(應氏杯)、姜東潤(富士杯)是現役世界冠軍,但缺乏穩定感。在這次三星杯16強中,崔哲瀚完敗於中國的陳耀燁,姜東潤則在第一關就被淘汰出局。朴永訓、趙漢乘等也在征服頂峰的路上顯得力不從心。而在國內大賽上成績良好的金志錫、金承載(皆音譯)則一到國際大賽就發揮失常。

  反觀,中國則由常昊戰勝李昌鎬拿到春蘭杯冠軍,忠實地扮演古力的「副將」角色。邱峻、孔傑目前都已進入LG杯八強和三星火災杯四強。朴文堯、胡耀宇等的行軍速度也超過許映鎬(音)、元晟溱(音)、尹畯相、李映九(音)等「同級」韓國棋手。

  從韓中兩國今年的對決成績(截至19日)來看,令人備受衝擊。今年共進行了372局比賽,韓國取得128勝,勝率為34.4%,幾乎僅是中國(244勝,勝率65.6%)的一半。但其中,在韓國舉行的棋戰統合預賽中,中國派出精銳,而韓國派出了所有棋手進行比賽,因此還不能說這一資料如實反映了兩國間的實力對比,但韓國在決賽階段的對局成績也是44勝65負(勝率40.4%),這是證明韓國處於劣勢的「確鑿證據」。

  中國圍棋取得快速成長的秘訣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其一,日益高漲的圍棋熱潮;其二,多達13億的豐富的人力資源;其三,政府的支援和集體訓練;其四,少兒早期入段鼓勵政策。有聲音認為,韓國棋院首先要對早期入段、支援研究會等從政策角度可做出調整的部分,應積極付出行動。

  崔珪昞九段說:「中國高水平棋手數量多,因此韓國要想以原來的3、4名明星對付對方,非常吃力。應儘快挖掘有潛力的新人,並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韓國圍棋界來說,在過去10多年裡享受了太輝煌的光榮,然而現在「恐中症」突然像海嘯一樣向韓國圍棋襲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