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警惕「娛樂化解讀」歷史

[複製鏈接]

139

主題

1205

帖子

44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分_享 發表於 2009-10-17 0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警惕「娛樂化解讀」歷史
蒂尼 
光明日報   

如果說「惡搞」是三年前的熱點名詞,那麼「娛樂化解讀」將會是當下的熱點名詞了。這些名詞都是潛藏在網路空間中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網路傳播技術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可以稱之為「實時對接」或者「無障礙閱讀」、「娛樂化解讀」。各種新名詞發展神速,常常是讓你沒辦法對「事兒」不感興趣。比如炒作得火熱的《明朝那些事兒》,一時間成為網民熱讀和談論的話題,據有關資料統計,這本書竟然在市場上暢銷到百萬冊。閱讀後人們驚詫道:「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寫!」從此以後,又有了《大清那些事兒》、《三國的恐怖事兒》……甚至還有以現實題材寫出的《警察那些事兒》、《女人那些事兒》等等。

  對上述現象基本上有兩種聲音的評論,有人說:「一樣是說史,當年明月用的筆法,卻不是以往那些史書筆法。而是一種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字字都躍然而出的鮮靈筆法,在他筆下,人物不再是一個刻板的名字和符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說:「探尋歷史真相的過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們用思考去慢慢體會的。和娛樂化解讀歷史方式的外殼相比,也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歷史發展的深層客觀規律以及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來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某種借鑒和參考,這才是『以史為鑒』的意義所在。而《明朝那些事兒》過多糾纏於如何現代化娛樂化包裝歷史的講述方式做法,距離清醒的歷史守望者已經很遠很遠……」

  我比較認同後者的說法。作為現代人,今天我們如何消費歷史?怎麼理解歷史?所說的「娛樂化解讀」,應該針對的是歷史事件的講述方式而言,而不應該是隨意的娛樂,這樣會造成對歷史的誤讀和誤解。近年來,中國大地上颳起了「重讀」、「戲說」風,按理說,如此「繁榮」的學術研究和文化研究熱的景象,是值得國人高興的事兒。可是,我們看到,除了史學界、文學界之外的研究人員們也迫不及待地參與進來,對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或正說解讀、或調侃惡搞」,再加上出版界、電視和網路等媒介的宣傳造勢,出現了很多「戲說類」書籍,這種形式的書籍很快被大眾所接受。在大學校園中,很多學生把像《明朝那些事兒》等網路文學下載到手機上,為的是上課時「悅讀」。

  閱讀,變成了「悅讀」。閱讀變成了一種讓人輕鬆的「精神按摩」。這樣的閱讀已不再承載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同時一些人在「悅讀」中還會染上對知識、對歷史不恭的遊戲狀態。「娛樂化解讀」和「惡搞」的遊戲性一樣,最突出的表現為:戲擬經典故事,將歷史遺產顛覆成為一種「大雜燴」,東拼西湊之後取悅讀者。

  不論在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社會文化形態中,文學和歷史都具有認識、教育、審美、娛樂等基本功能。然而,在消費時代的文化的背景下,文學的娛樂消遣功能卻極度膨脹。解讀歷史和閱讀文學作品雖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針對傳統的經典名著和歷史故事,原則上是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惡搞的。要強調和弘揚傳統文學經典名著的精神。讓古人行現代人之事、說流行話語,對於追求新鮮、刺激的讀者來說,可能是圖一時好讀、好玩。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樣消費歷史,不但削弱了教育作用,對於所承載的歷史和思想價值的傳播也會受到影響,其後果是無法補償的,這是很可怕的事。

  同時,面對日漸其隆的消費時尚化潮流,我們無法迴避,但絕不容忽視。正如清華大學教授肖鷹所說:「面對這樣的趨勢,要為中華文化保持精神的品質和尊嚴,一方面非有一批信守王國維的『求真悅學』精神的人文學者做艱辛耕耘不可;另一方面也必須有一批遵從馮友蘭的『學識才三長』之告誡的人文學者參與經典普及的事業。這實為中國文化振興的希望之所在,是有良知的人文學者應盡之責!」
猶太人是要神跡,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
林前(1:22-23)

69

主題

556

帖子

2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7
沙發
踢鳥 發表於 2009-10-17 00:13 | 只看該作者
比起基督徒惡搞耶穌,這些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14: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