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欺騙對象是愚昧無知或與世隔絕的孤零零的少數人,那要同時滿足這許多條件或許還有可能。欺騙對象越多、文化程度越高、信息渠道越多,要實現上述這些就越困難。面對人民群眾,十個謊也未必能把一個謊掩飾得天衣無縫。而要再圓這新撒的十個謊呢?那恐怕又得另撒100個謊了。一旦試圖圓謊就不得不按幾何級數的規則沒完沒了地撒謊,直到彌天大謊的泡沫被天撐破為止——言多語失,謊大破綻大。敗筆越描越黑,茅坑越掏越臭。這是鐵規律。從審訊的角度看,不怕罪犯撒謊,就怕罪犯不開腔——越拚命撒謊,越容易找出破綻。難怪二月河的小說《乾隆皇帝》里有如此描述:「只要開口說一件事,就由不得一窩兒全兜出來,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再也不可收拾……沉吟間『老子不開口,神仙難下手』這句話從心中閃過,錢度是師爺出身,刑名錢糧兩通,不知審理過多少案子,他的話不會錯!…… 高恆拿定了主意,心裡立時穩當,卻不說話,低著頭只是嘆息。劉墉和尹繼善不約而同對視了一眼,二人都是刑審問案的行家,看這光景,便知道遇上了那種最難料理的對手」。也難怪赫爾曼.沃克的小說《戰爭風雲》里英國轟炸機司令部用這樣的標語教育飛行員一旦被俘該如何應對德國人的審訊:「閉起嘴讓人當成傻瓜,勝如張開嘴消除一切懷疑。」(It is better to keep your mouth shut and let people think you』re a fool, than to open it and remove all dou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