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雷鋒死了 /王石川

[複製鏈接]

14

主題

34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o 發表於 2009-9-27 08: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博 訊北京時間2009年9月26日 轉載)

     武漢一車主稱被人以親戚「胃出血」為名「釣」到鄂州,被客運管理處逮個正著,被認定「非法營運」,罰款6000元。鄂州市客管處負責人則表示,如果車上的乘客和司機互相不認識,就會被懷疑是黑車,「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雷鋒是很少的」。
   
     釣魚式執法本質上是執法經濟,即執法部門為了攫取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同時它又是執法經濟中最怪異的一種形態,危害性也最大。其醜陋之處,毋庸過多贅言。在這起事件中,最雷人的是鄂州市客管處胡姓副主任的這句話:「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裡,雷鋒是很少的。」


   
     這真是一句頗讓人忍俊不禁又黯然的粗鄙判斷。須知,在我們這個有著豐渥道德資源的國度里,從不缺少「雷鋒」,助人為樂、樂善好施、古道熱腸的人可謂多矣。但為何這位胡姓副主任有如此怪誕的認知呢?原因再簡單不過,只有否認車主是雷鋒,才能抓起黑車來理直氣壯,在利益驅動下,糊塗油蒙蔽了心靈,厚誣擊敗了良知。
   
     一個健康運行的社會,離不開道德車輪,要驅動道德車輪,需要公民的向善之心,也需要公權力的勖勉。胡副主任的粗鄙判斷,說明一些公權力對公民道德持不信任甚至是輕賤態度。公民做了好事也許不為表揚,但公權力的表彰,可營造一種鼓勵人們向善的氛圍;公民做了好事,如果公權力對之不信任,甚至發表誅心之論,則會削弱公民做好事的動力;公民做了好事,如果公權力否決這種善念,甚至認為是做壞事,並加以處罰,必然打擊公民的熱情,甚至導致公民因之掐滅善念。
   
     即便「雷鋒很少」屬實,也更應該追問是誰導致了這種局面?當南京的彭宇熱心做了好事,卻被法院判決賠款,以後誰還敢攙扶受傷的老太太?當釣魚式執法此起彼伏,一再透支和傷害公民的善心,哪個司機還會搭載身染疾患急需住院的病人?
   
     孔子說:「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如果掌握公權力的人員都不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又哪有資格對公民道德指手畫腳?如果公權力人員大節不保、私德有虧,必然使普通公民深懷失望,難以昂揚道德進取之心,還會使公民對公權力保持不信任,甚至抵觸心理。儘管胡姓副主任承認打擊黑車有舉報有獎的制度,「每查處一輛獎勵1000元,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兌現過一例」。當然,無人舉報也可從側面說明釣魚式執法的確存在,正因為都是執法人員的內線,才無需人們舉報。
   
     總之,通過這句粗鄙判斷的權力話語,我們看到了一些公權力的傲慢,看到了權力對公民的鄙視,還看到了權力缺乏自我凈化、自我審視的勇氣,更看到了權力為了自肥,罔顧事實的習氣。對於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主管部門難道不應該過問? _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7: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