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中國最年輕的將軍---毛澤東孫子毛新宇晉升少將

[複製鏈接]

16

主題

1249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外賣郎阿笨 發表於 2009-9-22 21: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外賣郎阿笨 於 2009-9-22 21:58 編輯

毛澤東孫子毛新宇晉升少將


毛新宇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將軍(資料圖片)
據中國多家媒體星期二(9月22日)的報道,中共前領袖毛澤東唯一的孫子、1970年出生的毛新宇近日晉升少將。
這使毛新宇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將軍和首位"70後"少將。

毛新宇晉升為少將其實早在今年六月就已經有傳聞,最早源自《湖南日報》6月21日的報道。

《南方人物周刊》在本月早些時候也曾刊登對毛新宇的專訪,文中還引用毛新宇的話說:"我沒有想到我會參軍入伍,更沒有想到自己會當將軍。"

毛新宇現任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副軍職研究員和全國政協委員。

他是毛澤東次子毛岸青的兒子,毛岸青和妻子邵華在2007年先後去世。

337

主題

2531

帖子

84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45
cdcd cvcv 發表於 2009-9-23 03:41 | 顯示全部樓層
1# 外賣郎阿笨


寫給年青的朋友們——為國慶六十周年而作/姚國祥
(博 訊北京時間2009年9月16日 來稿)
    撫順師專離休幹部 姚國祥
    我們即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回顧六十年前的這一震動世界的大事變,我們不由得心潮澎湃,感慨萬分。我們這一代人,是這個重大事件的親歷者。我們同共和國同甘共苦,一道成長。數十年的崢嶸歲月,使我們深感榮幸,深感自豪。1930年7月,我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這是一個動亂的年代。我飽嘗了抗日戰爭日寇侵略的苦難,經歷了一段國民黨統治的黑暗歲月,並且積极參加了當時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1947年7月,我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解放區,投身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1949年6月,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願以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全部生命,奉獻給共和國的偉大事業,奉獻給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當著慶祝國慶六十周年的時候,許多往事,湧上心頭。而某些往事,已經很難被現在的年青朋友們所理解。但是,人類的歷史是有延續性的。只有正確地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認識現在、策劃將來。我的這篇文稿,正是為了幫助年青朋友們了解我們的過去。所有的年青朋友,不論是眼前的,還是將來的,都是我的年青的朋友。啊!我的年青朋友,請接受我的奉獻吧!萬家墨面沒蒿萊「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先生的這首詩,作於1934年5 月30日。魯迅先生在逝世前不久,曾寫贈給一位日本友人。1961年10月7日,毛澤東主席接見日中友協代表團和日本民間教育代表團部分成員時,曾將魯迅先生的這首詩書贈日本友人。他怕日本朋友看不懂這首詩,還特意請郭沫若先生翻譯一下。郭老在《翻譯魯迅的詩》中說道:「魯迅的這首詩,………其用意是:當時的中國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之下,民不聊生,在苦難中正醞釀著解放運動;希望來訪的客人不要以為『無聲的中國』真正沒有聲音。」「萬家墨面沒蒿萊」,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就是當時中國人民悲慘遭遇的真實寫照。請看當時報刊上的片段報導:陝甘豫三省大飢荒:「陝西、甘肅、河南三省,土地貧瘠,年來風雨不調,五穀失收,釀成大飢荒,饑民以樹皮、樹葉及草根充饑,冰天雪地中餓殍遍地。至八月底,死亡者達600萬,因飢餓而病者1400萬,流亡逃荒以求生存者400 萬,災民因食糧欠缺自殺者不計其數,有的災民因生活無望,將其子擲崖下喪命,本人也相繼投崖,慘不忍睹。而政府、軍閥還苛加勒索。9月底,賑災委員會主席許世英向蔣介石報告,三省災民5000萬以上,前發賑災公款1000萬元,杯水車薪,無濟於事。……」(1929年10月。資料引自《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災情遍及十六省 死亡人口六千萬: 「10月15日,《華北時報》報道,據國民政府內政部最近調查,今年來全國各地頻頻出現各種災禍,如瘟疫、旱魅、洪水、地震、雪災、蝗災、風災、水災、霜災等等。災情肆虐。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據統計,災情遍及全國16個省區,加上混戰,人民困苦,共有6000多萬人口在災荒和兵亂中喪生。其中尤以湖北省的災情最為嚴重,受災範圍遍布全省62個縣,共有919.72萬人死亡。」(1930年10月。資料引自《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1931年中國特大水災: 「7月中下旬,各地淫雨為禍,山洪暴發。20日,蘇、皖各地大雨成災。南京、鎮江、揚州、無錫等地,一片汪洋,盡成澤國。25日,湖南,湖北也發生大水災。28日,漢口江堤決口,數萬災民無家可歸。8月2日,長江、漢水水位暴漲。漢口全市被淹,水深處與房屋齊平。9日,長江水標達50.05 尺,17日,水標達53.7尺,陸地上可以航行50噸以上的船舶。此次長江中下游大水災涉及鄂、湘、贛、皖、蘇5個省,此外,豫、浙、閩、粵等地也發生水災。災情遍及16個省,據統計,受災人口至少在5000萬以上。各地災民不是被淹死就是被餓死。大江南北哀鴻遍野,是中國歷史罕見的一次特大水災。」 (1931年7月。資料引自《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災黎遍野,民生困苦:「6月,今年四川、甘肅、陝西、河南發生嚴重的水旱災荒,到處哀鴻遍野,嗷嗷待哺的災民不下上千萬。陝西、河南的災民除了吃樹皮外,還用雁糞,觀音土充饑。待到這些也吃光了,竟發生『人相食』的慘劇。」(1937年6月。資料引自《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災荒、疾病、飢餓困擾中國,中國人口死亡每年達六百萬:「6月,據國民政府有關當局統計,中國在30年代,每年因不講衛生引起各種傳染疾病。死亡人數多達600萬。這個數目相當於當時貴州一省或兩個上海市人口的總數。中國每年每千人因不講衛生而冤死人數達15%,由傳染病致死的占死亡率的42%,即每兩個死者中即有一個是因傳染病引起的。人均壽命為30歲,尚不及丹麥人的一半年齡。每年因人口大批死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億元。由於疾病和死亡率高,中國人為社會服務時間僅有15年左右。真是『壯志未酬身先死』。」(1935年6月。資料引自《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再看當時《申報》的一則報導:雪雨交加夜,街橫凍死骨: 「1月22日,《申報》報道:『本埠昨午停止降雪,凍死二百餘人』。本月20日晨起上海陰降雪,由於氣溫較高,雪隨降隨溶,到21日晨轉雪為雨乃繼續下降,至午後始停。隨之氣溫下降,夜間溫度降至零上1度,街道旁、馬路邊凍死200餘人。以後幾日氣溫繼續下降,到24日溫度降至零下5度,凍死者遂增,橫屍街頭,慘不忍睹。到本月底,據不完全統計,入冬以來,上海凍死少衣缺食之難民和貧丐達2000餘人,尚有 6000餘名難民、貧丐急切期待社會各界人士救濟衣食,以維持生存。」(1940年1月。資料引自二十世紀中國大博覽》)記得1947年前後,詩人臧克家曾經根據類似的報導,奮筆寫詩,開頭的兩句是:「昨日一夜風雪。今晨八百童屍。」生活在舊中國的兒童,等待他們的是飢餓、疾病、夭折。他們沒有幸福,他們沒有童年!以上片段報導,反映了舊中國的人民群眾,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的中國人口,號稱四億五千萬人,而每次大的水災、旱災、蝗災,災民都在五、六千萬人以上;每年由於災荒、疾病、飢餓而死亡人口竟達六百萬人以上;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只有30歲,還不及當時丹麥人均壽命的一半;………(根據2005 年有關資料,目前中國人均壽命為72.77歲,男71歲,女74歲。)我們再來看看舊中國工人、農民的遭遇。一九三六年四月,作家夏衍寫出了著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包身工》真實地記錄了中國工人在三座大山壓迫剝削下的非人生活。什麼是「包身工」?「第一,包身工的身體是屬於帶工的老闆的,所以她們根本沒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時候,老闆也會很可靠地替廠家服務,用拳頭、棍子或者冷水來強制她們去做工。」「第二,包身工都是新從鄉下出來,……這一點,在『管理』上是極有利的條件。廠家也除出在工房周圍造一條圍牆,門房置一個請願警,和門外釘一塊『工房重地,閑人莫入』的木牌,使這些『鄉下小姑娘』和別的世界隔絕……。早晨五點鐘由打雜的或者老闆自己送進工廠,晚上六點鐘接領回來,她們就永沒有和『外頭人』接觸的機會。所以,包身工是一種『罐裝的勞動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取用,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第三,那當然是工價的低廉。最初的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乃至一角五分,最初的工作範圍是不需要任何技術的掃地、開花衣、扛原棉、松花衣之類,幾個禮拜之後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在這種工廠所有者的本國,拆包間、彈花間、鋼絲車間的工作,通例是男工做的,可是在上海,他們就不必顧慮到『社會的糾纏』和『官廳的監督』,就將這種不是女性所能擔任的工作,加到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的包身工們身上去了。」《包身工》描述了包身工們「豬玀一般的生活」:「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闆家庭的義務勞動,豬玀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踐―――-血肉造成的『機器』,終於和鋼鐵造成的機器不一樣的,包身契上寫明的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像弓一般的彎,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逼著在做工。譬如講蘆柴棒吧,她的身體實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時候,廠門中的『抄身婆』(檢查女工身體的女人)也不願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在當時上海,這樣的包身工,有數萬人之多。她們的悲慘遭遇,只不過是舊中國工人悲慘遭遇的一個縮影。包身工之外的中國工人,同樣也受到三座大山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他們比之於包身工,只不過多了一點被剝削的自由罷了!1959年4月,《包身工》發表二十四年之後,夏衍同志寫了《從「包身工」所引起的回憶》。他說:「關於她們的生活情況,根據當時我能夠調查到的,都已經在那篇報告里了。這是一篇『報告文學』,不是一篇小說,所以我寫的時候力求真實,一點也沒有虛構和誇張。她們的勞動強度,她們的勞動和生活條件,當時的工資制度,我都儘可能地作了實事求是的調查,因此,在今天的工人同志們看來似乎是不能相信的一切,在當時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夏衍同志深情地說:「我寫那篇《包身工》是在一九三五年(發表是在一九三六年春),離開現在已經二十四年了,這樣計算一下,對現在的青年工人來說,大概這些都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人還沒有出世。那麼,我想,回頭來知道一點過去的事情,就會更深刻地感到作為一個毛澤東時代的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住:要趕走帝國主義,要推翻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制度,我們的先人曾付出了無數的生命、血汗和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中國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農民是中國人口的主體。舊中國的農民,同樣深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和剝削。特別是在中國存在了二千年封建制度,在舊中國根深蒂固,是套在農民身上的沉重的枷鎖。參加革命之前,我生活在城市,對於中國農民的生活很不了解。直到投奔解放區之後,在原熱河省建昌、赤峰地區從事兩期土地改革,才開始對中國的農村、農業、農民有所了解。中國的封建土地制度已經延續了兩千年。封建的地主階級(包括貴族、皇室),佔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只擁有少量土地,甚至沒有土地。農民成年累月為地主耕種土地,辛勤勞動,大部分收穫,都要繳納地租、賦稅。作為地主階級總頭目的皇帝,統治著封建國家,更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生殺予奪,為所欲為。所有這些,在東北,在熱河,也不例外。土地改革在我面前展現了一幅幅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裡廣大農民悲慘遭遇和痛苦生活的真實圖景:「富者田連阡陌,貧無立錐之地。」熱河地區的不少地主,憑藉封建貴族的特權,「走馬圈地」,掠奪了大量土地。五家子村的老趙家,過去擁有的土地號稱「九嶺十八溝,平地二百頃」。老趙家的閨女嫁到平庄的大地主家。在一次鬥爭中,她坦白交代在娘家的夾牆壁里有六箱現大洋。我帶領兒童團去通知五家子村農會,果然起出了六箱現大洋。我生長在江南絲綢之鄉,但是第一次在地主家看到那麼多的綾羅綢緞和古色古香的衣服。而許多農民,衣食無著。當時熱河省的氣候相當寒冷,赤西、大廟一帶,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度,而不少農民,往往衣不蔽體。「糠菜半年糧」,這在熱河貧苦農民中也很難做到。他們不得不以橡子面(一種叫橡樹的果實磨成的面,味澀)、樹葉、土豆(熱河的土豆個兒大)等,維持半饑飽的生活。在東北、熱河農村,更能體會到中國農民所身受的兩重壓迫和三重壓迫。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東北,接著又進攻熱河、察哈爾。在日本統治下,一般老百姓吃大米、白面是「經濟犯」。有點牢騷,說句怪話,是「思想犯」。在熱河省的「集家並屯」地區,農民一家一戶,只准許有一條褲子,誰出外幹活誰穿,以防止同八路軍、游擊隊聯繫,這更是斷了貧苦農民的生計。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高玉寶、劉文采,現在看來,類似的情況,即農民的悲慘生活,地主的殘酷剝削,在東北、熱河的農村,在中國的農村,是實實在在地普遍存在的!日本侵略者同封建地主相互勾結,抓勞工,抓國兵……亡國奴的生活,暗無天日的生活。這一切,怎能不使人揭竿而起啊! 為有犧牲多壯志長期以來,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和剝削,為了建立一個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鬥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許多仁人志士,為了民族解放,為了人民民主,前赴後繼,英勇獻身。最近,為了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一百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公眾投票。全國「雙百」評選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共提出了三百名候選人名單、事迹。其中不少候選人是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特別是「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候選人中,多數是革命烈士。有些還是多位革命烈士組成的英雄群體,如「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 「龍華24烈士」、「劉老莊連」(82名官兵)等。是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赴湯蹈火,不怕犧牲,為新中國的建立開闢了通向勝利的道路。革命先烈、英雄模範的光輝事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國民黨反動派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加緊準備發動反革命反人民的內戰。昆明西南聯大等院校的愛國學生,發動了反對國民黨發動內戰,要求和平、民主的 「一二·一」學生運動,有四名學生遭到殺害。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先生又被國民黨特務暗殺。7月15日上午,聞一多先生參加了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先生的追悼會,面對國民黨特務的搗亂和破壞,他拍案而起,痛斥國民黨特務的殘暴與無恥;「今天這裡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麼要殺死李先生?殺死了人,又不敢承認,還要污衊人,說什麼『桃色案件』,說什麼共產黨殺共產黨,無恥啊!無恥啊!這是國民黨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他義正詞嚴地指出:「你們以為打傷幾個,打死幾個,就可以把人民嚇倒嗎?其實廣大人民是打不盡,殺不完的!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他最後說:「爭取民主和平是要付代價的,我們絕不怕犧牲!我們每個人都要像李先生一樣,跨出了門,就不準備再跨回來!」聞一多先生鏗鏘有力的演說,句句擊中了反動派的要害,申張了正義,贏得了在場群眾長時間熱烈鼓掌。就在這次演講會結束后,聞一多先生也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當時我正在上海中學進修班上學。我哥哥的同學從西南聯大回來,向我介紹了「一二·一」 運動和李公朴、聞一多先生遇害情況。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的高大形象,他的一身正氣,他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深深震撼了我。投奔解放區,參加革命之後,更多的英雄人物出現在我們面前。1948年5月,我所在的冀察熱遼,在攻克隆化的戰鬥中,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他的光榮事迹,很快傳遍了全地區上下。接著在遼瀋戰役中,又出現了朱瑞、梁士英、塔山阻擊戰……等等的英雄事迹。我們這些1947年從平津投奔解放區的學生,在參加兩期土改之後,有部分同志分配到部隊工作,其中何生同志等八人奉命到同擔任塔山阻擊任務的四十一軍相鄰的四十八軍報到,親身參與了四十八軍的戰鬥。何生同志回憶說:「錦州戰役,是我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部隊三次大決戰之一。當時,國民黨部隊布防錦州二十個師,南面葫蘆島十一個師,錦葫相距一百二十華里,駐紮如此多的部隊,蔣介石將其吹噓為『固若金湯』。塔山,在錦葫之間,與錦葫各距六十里,北寧鐵路穿過山腳。10月初,我四十一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佔領塔山,四十八軍進駐西面,與四十一軍僅隔一條鐵路,四十八軍的後面,還有三十八軍,我軍一下子卡住了敵人的脖子,這是古今中外戰史上所罕見的。我們下連隊的八個人,需要在當天5點前趕到四十八軍駐地。路過興城,跨過一條小河道,我走在前面,唐伯虎第二。河道暗碉里的敵人,開機槍射擊,幸好只打在唐伯虎的背包上,僅僅擦破一點皮。我們到達部隊陣地時,還不到5點。剛剛放下行李,坐在地上休息,虹螺山上敵人的炮兵,便猛然開炮射擊。炮聲隆隆,震耳欲聾,這對我們幾個新兵來說,真是一次戰鬥的洗禮。」「塔山阻擊戰,是異常激烈的。敵人一天以四五個師,組織四五次乃至八九次,多到十三次進攻。每次進攻時,虹螺山上敵人的大炮,海上敵人軍艦『重慶號』『長治號』遙相配合,天上還有十幾架敵機助戰,把一個小小塔山打得稀八爛,地上塵土深約三四寸。四十一軍戰士,以血肉之軀,築成鋼鐵長城,人在陣地在,竟使葫蘆島的敵人始終未能越雷池一步。他們因此獲得了全軍「阻擊英雄團」的光榮號。戰鬥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我和原野等八人,呆在陣地約十天,有一次二十來個敵人摸到我們陣地前沿,我們正準備戰鬥,連隊指導員說:不要動,等等看。後來敵人果然縮回去了。………」在遼瀋戰役中,我在冀察熱遼軍區政治部解放軍官團做俘虜工作,接收錦州戰役俘虜的國民黨團以下的軍官。錦州解放以後,又進城留在錦州工作。在行軍途中,在南下進關的道路上,親眼目睹浩浩蕩蕩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有的是作戰部隊,有的是擔架隊伍。這是英雄的部隊,英雄的人民。遍地英雄上征途。他們正在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奉獻給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他們正在創造歷史。中國的歷史正在揭開新的一頁。新中國即將誕生了!
出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一便秘就怪地球沒引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9-23 07:24 | 顯示全部樓層
2# cdcd cvcv

恣肆汪洋 , 了不起 !  看得我眼花繚亂 , 頭暈目眩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21: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