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太極拳與氣沉丹田 / 三、內勁與懂勁 [列印本頁]

作者: A_james    時間: 2009-9-3 19:36
標題: 太極拳與氣沉丹田 / 三、內勁與懂勁
太極拳與氣沉丹田 / 三、內勁與懂勁

    學習太極拳的高級階段,在傳統的叫法里叫「懂勁」階段。王宗岳《太極拳論》里把太極拳劃分為三個階段,一為「著熟」,二為「懂勁」,三為「神明」。王氏所說的第一階段,相當於此文中的「意守丹田」階段,都是指太極拳的初級階段。此文之所以用「意守丹田」來命名初級階段,因為本文主要是從意氣的角度來論太極拳,重的是內。「著熟」一說重的是外形。

    何為「著熟」?過去太極拳架子沒有規範過,一個人一個架,對於各拳式的解法,更是見仁見智,五花八門。實際上「著熟」是很難有一個客觀標準的。王氏之所以用「著熟」來命名太極拳的初級階段,我猜想主要是強調當時學藝的一個重要原則:尊師。

    過去由於資訊條件的限制,既沒有研究資料、練功心得可讀,也無錄像帶可看。要學真功夫,就得要找到好師傅。功夫的傳遞主要靠動作,而不是靠資訊。這是中國武功在過去的歷史條件下延續的一個基本特徵。老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做,循規蹈矩,把老師教的動作、套路都做得十分熟練。在這一熟練的過程中,自然也就獲得了入靜、放鬆等初級階段所需要的基本功。

    懂勁階段應該說是學習太極拳的高級階段。王氏的第三階段,所謂「神明」,它本身並不表現修鍊太極拳的階段性。而只是指出太極拳練到「懂勁」以後,就能越練越神,一旦運用,就能隨心所欲,出神入化。因此很難把它獨立為一個階段,從而找到它的階段特徵。

    由「著熟」到「懂勁」,或者說由「意守丹田」到「氣沉丹田」,是太極拳中的重要的轉換關節,既由外到內的轉換,由無力到有勁的轉換。

    前面說過,太極拳的初級階段通過入靜放鬆,把身體原有的僵勁都給丟掉。身體一無所有了。這時就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東西來代替所丟掉的東西。也就是說需要給身體注入一種新的力量。太極拳所找到的這種新的力量就叫做「內勁」。

    獲得力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根據力學的原理鍛煉肌腱,身體能長出一個個表示力量的肉疙瘩,可見是很有效的;而根據中國傳統心學的道理用意去引導,也能使身體充滿力量,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但內勁這東西不像肌肉疙瘩那樣表現在外面,是看不見的。要獲得內勁,就需要有點悟性。所以太極拳里把尋求內勁的階段叫做「懂勁」。

    一般練太極拳的人對「懂勁」二字多有誤解。把「懂勁」簡單理解成懂別人的勁,就在推手裡去求。練習推手在太極拳中固然很重要,不練習推手就把握不住別人的勁路。但推手本身並不能產生內勁,相反,無明師指導的推手,通常只能產生硬力。也就是說「副作用」很大。

    由於推手是一種對抗性練習,它可以作為一種對自己功夫的檢驗方法,但不可以作為把太極拳帶入高級階段的方法。太極拳從初級到高級的飛躍是由悟性而生。懂勁講的是懂自己的勁。這道理就像做人一樣,懂自己總是比懂別人難。所謂「懂勁」階段是指自己的內勁產生和增強的過程。

    內勁是什麼?簡單地說,我們可以說內勁就是在入靜放鬆的條件下,周身協調運動所產生的一種人身能量。但不能說一切身體的協調運動都能產生內勁。如舞蹈為了舞姿的優美,也要求周身協調的動作。但它並不產生內勁。這裡的區別主要是「用意」的不同。

    內勁從哪裡來,它是如何用意的?關於這個問題,說的最明白的要算武當山所傳的張三丰《太極拳論》。其論認為: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 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 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的前輩,如顧留馨先生,對武當山所傳張三丰《太極拳論》的真偽存疑。以張三丰命名的《太極拳論》是否明代道士張三丰所著,這是個考據學問題,這裡姑且不論。但張文因為點出了以下太極拳的四個重要原則,因而不失其為太極拳經典的價值。

   (一)「用意不用力」的原則;

   (二)勢勢相承,連綿不斷的運動原則;

   (三)內勁的產生原則;

   (四)內勁的勁別。

    欲手上使勁手上求,腿上有勁腿上求,這是力學的辦法。而內勁的獲得方式則完全相反,欲在手上有勁從腿下求,一點有勁全身求。張三丰《太極拳論》道出的就是這個道理。

    首先放一個特定的「意」,認準從腳到腿到腰,最後到手的這一內勁運行路線,然後以這個意所包含的理去指導太極拳練習。經過長期的太極拳練習后,內勁逐漸在體內形成,所謂「運柔成剛」。由此獲得的勁力,由於有一個把全身連貫起來的意在做指導,其特徵就是個「整」字。

    內勁是一種人體內強大的能量,也叫太極剛勁。有的太極拳家說太極剛勁無堅不摧,故而稱之為「神力」。無堅不摧大概有些誇大,但當剛勁驟發時,所產生的能量絕對不是「用盡全身的力氣」這樣的話所能形容的。

    內勁在體內產生以後,太極拳的豆腐架子就變成了外柔內剛的架子,就能夠實現「后發制人」的目的。

    內勁在太極拳里是通過特定的形式發放出來的。關於這些形式,張三丰《太極拳論》里提出「堋履擠按,采冽肘靠」的八門勁別,陳式太極拳卻發展了「纏絲勁」的理論。

    「堋履擠按,采冽肘靠」是八個不同拳式的名稱。這些不同的拳式之所以能夠構成太極拳的八門勁別,主要是因為通過這些拳式的練習,使人體構成一種以自己為中心,把內勁向周圍的四個正方和四個斜角發放的能力。因此,只要明白了太極拳內勁發放具有以自己為中心,向八方發放的特徵就等於掌握了八門勁別的本質。至於具體的拳式如何,則可以任其在太極拳的發展中不斷創新。

    「纏絲勁」這一概念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它形象地表現了太極內勁的基本特徵,表達出太極內勁與其它內家拳內勁的區別。因為太極拳的基本運動形式為連綿不斷的圓弧運動,其內勁由腳跟向上,在圓弧中緩緩運出,所謂「運勁如抽絲」,形成一個上升的螺旋形式,所以太極勁就是「纏絲勁」,並不獨是陳家拳所專有。這種內勁在驟間發放出來時,就像龍捲風拔地而起,具有拉枯摧朽,勢不可擋之勢。故稱「一動一太極」。

    今天講「纏絲勁」的,大概為了教學上的方便,大多把其解釋為動作上的內旋與外旋,其實,「纏絲勁」是內勁,既在內不在外。外形的旋轉是不會產生內勁的。內勁是用意貫注,由內而生。為了明白內勁在人體內產生的機制,就必須研究太極拳的氣機氣理。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