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長征火箭研製歷史回顧與思考

[複製鏈接]

101

主題

232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lgl 發表於 2009-9-1 15: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enlgl 於 2009-9-1 15:25 編輯

[[一、長征火箭研製歷史簡介]]

     從1970年4月,長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開始,到今年10月底,我國已經完成 研製生產並正式
發射過的長征運載火箭的型號有9種,它們是: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 丙/長征二號丙改,長征二號
丁,長征二號捆,長征三號,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以及長征 四號。其中,長征二號丁和長征四號由上海
航天局研製,其他7種火箭都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 研究院研製的。長征火箭已經累計發射了49次,成功42次,
兩次由於星箭協調原因而失敗,總成 功率為87.75%。``
     1.長征一號``
     長征一號是為發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而研製的三級運載火箭。它的一、 二級火箭採用當
時的成熟技術,並為發射衛星做了適應性修改,第三級是新研製的以固體燃料為 推進劑的上面級。1967年11
月, 決定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1968年初,完成了 火箭的總體設計,之後又用了兩年左右的時
間完成了各種大型的地面試驗。1970年4月24日,長 征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將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
號順利送入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 功。1971年3月3日,長征一號火箭第二次發射,把實踐一號科學試驗衛星准
確送入軌道,又一次 取得圓滿成功。相對於70度傾角、440公里高的圓軌道,長征一號火箭的運載能力為300公
斤,此 火箭共進行了兩次發射,均獲得成功。
     長征一號的研製成功,揭開了我國航天活動的序幕。
     為了提高長征一號火箭的運載能力,適應國內外小型衛星發射市場需求,根據長征一號改 進的長征一號丁
火箭正時刻準備著進入發射市常長征一號丁的低軌道(185公里)運載能力為850 公斤,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為
200公斤。``

     2.長征二號``
     在長征一號成功飛行之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又成功研製了我國的第一個大型液體 運載火箭長征二
號。長征二號火箭共兩級,推進劑採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低軌道的運載能 力為1800公斤。
     1974年11月5日,長征二號火箭首次發射。但由於一根控制信號導線折斷,火箭在起飛20 秒以後姿態失穩,
火箭自毀。一年以後,長征二號火箭第二次發射,火箭工作正常,衛星準確入,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我
國發射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後來,在1976年12月7日以及1978年 1月26日,長征二號火箭又進行了兩次發射,
均獲得成功。
     長征二號共進行了4次發射,除了第一次發射失敗以外,其餘3次均獲得圓滿成功。長征二 號的成功,使我
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和航天遙感技術的國 家。``

     3.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丙改``
     在長征二號連續發射3次成功以後,在該火箭的基礎上,又研製成功了長征二號丙,研製 單位仍是中國運載
火箭技術研究院。自1980年開始,在連續三個批次中,長征二號丙火箭不斷得 到設計改進,其運載能力得到了
逐步提高,由長征二號的1800公斤提高到最後的3000公斤。自 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的10年間,長征二號丙火
箭連續發射11次,全部成功,把12顆衛星準確 送入軌道,其中有一顆為瑞典的搭載衛星。
     1992年底,為了發射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銥衛星,長征二號丙做了進一步的設計改進,采 用了固體上面級
以及一個衛星分配器。加有上面級的長征二號丙火箭在1997年9月1日進行了模擬 發射,兩顆模擬衛星準確入
軌,試驗發射取得了成功。1997年12月8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長征二號丙改火箭成功地將兩顆銥衛星送入
預定軌道,首次正式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二號丙改火箭到1998年4月底,還將為摩托羅拉公司進行兩次銥星網的組網發射;從 1998年5月開始,
還將進行該網的補網發射。該火箭是我國目前進入國際市場,用於低軌道發射 任務的主要火箭。``

     4.長征二號丁``
     長征二號丁火箭是由上海航天局在長征二號的基礎上增加推進劑的加註量、提高起飛推力 而研製成的,仍
為二級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從1992年8月9日首次發射至199 6年10月20日,長征二號丁共
發射3次,均獲得成功。``

     5.長征二號捆``
     1986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了進入國際發射服務市場,提出了研製長征二號捆綁 式火箭(即長征二
號E)的方案,即芯級採用二級火箭,在長征二號丙的基礎上捆綁四個液體助推 器,將低軌道的運載能力提高到
9200公斤。1988年11月,長城公司與美國休斯公司簽訂發射服務 合同,利用長二捆火箭發射澳星B1衛星。航天
部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自籌資金,僅用了18 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長二捆火箭的設計生產,於1990年7月16
日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把一顆模 擬衛星和一顆巴基斯坦搭載衛星準確地送入軌道。1992年3月22日,長二捆火
箭正式發射澳星B1 衛星,由於箭上程序配電器的節點間出現了多餘物,導致點火后一、三號助推發動機關機,
造成 發射中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吸取教訓,嚴格管理,於同年8月14 日,再一
次組織發射,取得了成功。
     長征二號捆火箭首次採用助推器捆綁分離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火箭的運載能力,也為以後 的長征三號乙火
箭的研製打下了基礎
     到1995年12月28日,長二捆火箭共進行了7次發射,在第3、5次發射中,均出現衛星爆炸。 在隨後的故障調
查公報中,認為故障的出現是由於星箭雙方的技術協調不徹底,存有隱患,雙方 均應採取措施,分別加強衛星
和整流罩的設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認真總結,從故障中學 習,進一步認識了高空風修正問題。在以後
的第6、7次發射中,長征二號捆火箭均取得成功。
     長征二號捆火箭是我國目前進入國際市場,用於低軌道發射任務的主要火箭。``

     6.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是在長征二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三級火箭,可以把1600公斤的有效載荷直接送 入地球同步轉移
軌道。長征三號充分繼承了已有長征火箭的成熟技術,它的一、二級發動機採用 長征二號丙的一、二級發動
機,三級則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液氫/液氧發動機。長征三號是我國 首次使用液氫/液氧發動機的火箭。為了解
決液氫/液氧發動機的高空二次啟動等技術難題,負責 火箭設計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正式發射前進行了
大量試驗,終於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 幾個掌握液氫/液氧發動機技術的國家之一,為進一步開發以後的更大推
力的火箭打下了堅實的 基礎。
     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火箭在其第7次發射中,成功地將亞星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這是我國發射的第
一顆國外衛星,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常
     到目前為止,長征三號火箭共完成了12次發射,其中第1、8、11次發射均因三級液氫/液 氧發動機的問題而
使得衛星沒有進入最終的同步轉移軌道,導致失敗,其餘的9次均獲得成功。 在經歷了第11次發射的失敗以後,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認真分析火箭飛行暴露出的問題, 並改進設計,於1997年6月10日,在長征三號的第12
次發射中,成功地將我國的風雲二號氣象衛 星送入預定軌道。
     長征三號火箭是我國目前進入國際市場,用於同步轉移軌道輕型衛星發射任務的主要火箭之一。 ``

     7.長征三號甲``
     長征三號甲火箭是在長征三號成功之後新研製的大型三級火箭,其各方面的技術性能比長 征三號都有較大
幅度的提高。長征三號甲火箭的一、二級與長征三號的一、二級相同,三級則是 新研製的大推力的液氫/液氧發
動機,真空推力由長征三號的44.4千牛提高到158千牛,火箭的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提高到了2650公
斤。
     除了具有二次啟動能力、大推力的三級發動機外,長征三號甲火箭還首次採用了四軸撓性 慣性平台,火箭
整體的綜合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94年2月8日,長征三號甲首次發射,將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夸父一號和實踐四號兩顆衛 星準確送入預定
軌道。1994年11月30日,長征三號甲火箭又成功地將我國新研製的東方紅三號衛 星送入預定軌道。1997年5月12
日,長征三號甲火箭在其第3次發射中,又成功地把東方紅三號衛 星送入同步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三號甲火箭3次發射,全部成功。目前長征三號甲火箭主要承擔國內衛星的發射任務, 但其優秀的實際
飛行成績已經引起了國際航天界以及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的普遍重視。``

     8.長征三號乙``
     長征三號乙火箭是以長征三號甲為芯級,採用長征二號捆的助推器捆綁與分離技術研製而 成的我國目前推
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它可以把5000公斤的有效載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這一運載能力高於歐洲阿里安
航天公司的阿里安44L型火箭。與長三甲火箭相同,長三乙火箭也 採用大推力的三級液氫/液氧發動機,慣性組
合採用四軸撓性平台。可以說,長三乙火箭是在繼 承了我國所有的長征火箭的技術優點的基礎上研製成的,是
長征火箭系列的優秀代表。長三乙火 箭的研製,引起了國際航天界的普遍關注。國際通信衛星組織在組織發射
第7、8代衛星時,就選 擇了尚在研製中的長三乙火箭,選定用第一髮長三乙火箭發射該組織的708衛星,並在這
之後再 發射804、805衛星。
     長三乙火箭的首次發射是在1996年2月15日。由於一個電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慣性基準傾 斜,火箭按錯誤
的姿態信號進行姿態矯正,導致火箭在飛行22秒以後,觸地爆炸,星箭俱毀,發 射失敗。
     在首飛失敗以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來進行故障調查、試驗驗證等 工作,在調查
分析工作每取得一定階段性進展的時候,都及時向關心長征火箭的外界用戶做了介 紹,最終的結論也得到了國
際航天保險界、衛星生產商以及用戶的廣泛認可。1997年8月20日, 長三乙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由美國
勞拉公司生產的馬部海衛星取得成功;10月17日,長 三乙火箭又把勞拉公司生產的亞太2R衛星非常精確地送入
了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根據已經簽訂的發射服務合同,長征三號乙火箭在近期內還將發射中衛?1號衛星、鑫諾 衛星、中星8號衛
星。這三顆衛星分別由美國洛克西德·馬丁公司、法國宇航公司和美國勞拉空 間系統公司生產。
     在研製長三乙的同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還研製了另外一種型號:長征三號丙。長 三丙火箭也是采
用長三甲火箭作為芯級,但在一級周圍只捆綁了兩個助推器,其他部分基本與長 三乙相同,其同步轉移軌道的
運載能力為3700公斤。這樣,長征三號、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 長征三號乙火箭就形成了發射同步轉移軌道
衛星的一個系列,其運載能力分別為:1600公斤, 2650公斤,3700公斤,5000公斤。長征系列火箭也就可以發
射現在國際上常見的所有的地球同步 軌道通信衛星。長三丙的研製工作在長三乙首飛失敗以後暫停。``

     9.長征四號``
     作為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備份方案火箭,上海航天局自1979年起用了10年的時間研製 成功了長征四號
火箭。它的3級全都採用常溫液體推進劑(四氧化二氮與偏二甲肼)。1988年9月 7日,長征四號在太原發射中心
成功發射了我國的第一顆試驗氣象衛星;兩年之後,長征四號又 一次成功發射了氣象實驗衛星。長征四號火箭
共發射兩次,均取得成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8 0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