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孤高如斯

[複製鏈接]

168

主題

356

帖子

26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ascade05 發表於 2009-8-27 0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孤高如斯
本報記者 王波

--------------------------------------------------------------------------------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8-26    [列印] [關閉]
    「你的《算術研究》使你立刻躋身第一流數學家的行列!」在給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的信里,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表達了他「比任何人都更真摯的」讚美。寫信時間是1804年,《算術研究》已印行了3年。
    這本著作在1798年秋天已寫完,21歲的高斯希望儘早出版,但資金上遇到了困難。在卡爾·威廉·費迪南德公爵的資助下,著作在3年後終於面世。而10年前,正是在公爵的資助下,高斯得以繼續接受教育。

    然而悲劇很快來臨。1806年,公爵在與拿破崙的軍隊打仗時,遭遇慘敗,身負重傷。高斯親眼看著垂死的公爵被一輛篷車拉走。不久,公爵便凄慘死去。

    失去了保護人,高斯不得不自謀生計。在德國著名科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的努力下,高斯被任命為哥廷根天文台台長,所得薪水足夠養家。

    但征服者也盯上了這位台長。他們強令高斯給拿破崙的戰爭基金貢獻2000法郎。高斯完全無力支付,幸好,他也完全不必為此發愁。

    他的朋友、天文學家奧伯斯已經聽聞此事,並及時寫來一封信。他除了表達憤怒,還附上了2000法郎。高斯則在表達了感謝后,立即將錢退回。

    「能從朋友肩上卸下這個不應有的負擔,是一種榮幸。」此後不久,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在短箋里寫道。他告訴高斯,他已經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付了2000法郎的罰金。

    由於對方在巴黎,無法及時還錢,高斯後來按照市場的利率,連本帶息把這筆錢還給了拉普拉斯。但來自法蘭克福的一筆捐贈,他不得不接受,因為這是一位敬慕者匿名寄來的。

    其實,只要高斯開口,拿破崙隨時就可免去那筆罰金。但高斯忘不了公爵的死,也不肯令自己和自己所研究的數學,得到拿破崙屈尊關心。拿破崙垮台後,他也沒有欣喜若狂,只是平靜地找來一切可以找到的有關拿破崙生平的著作,試圖了解這個他曾鄙夷和仇恨的人。

    不過,公爵的死以及法國人的劫掠,還是重創了高斯的心靈。「對我來說,死亡比這樣的生活更可愛。」在一篇關於橢圓函數的手稿上,純粹的科學問題,突然被這樣一行清晰的鉛筆字打斷了。

    這個孤傲的人,很少向朋友傾訴,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在手稿里寫下自己的心跡。他只是安靜地守著自己的世界。

    巴黎科學院在1816年提出,以證明費馬大定理成立或不成立作為新的獲獎問題。「親愛的高斯,在我看來,你理所當然該著手這項工作。」奧伯斯寫信勸道。

    「我實在沒有什麼興趣。」高斯回復道。因為他「可以很輕易地提出一大堆這樣既不能證明其成立又不能證明其不成立的命題」。

    當有人講到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他總是非常憤慨地喊道:「愚蠢!」他認為,牛頓那些偉大的工作,都是經過長期準備和不間斷思考的。說從蘋果落地中得到啟發,不過是為了應付一個問弱智問題的傢伙,好讓他早早走開。

    與牛頓不同,高斯對擔任公職沒有興趣,只滿足於自己的科學研究和簡單的閱讀消遣。他喜歡英國人沃爾特·司各特的作品。

    數學家曾在司各特的作品中找到一個錯誤,這令他狂喜不已。他不僅在自己那本書上糾正了錯誤,還跑到哥廷根書店,把能找到的書都改了。同時代的英國詩人拜倫,在高斯眼裡,不過是一個眼睛發亮手發顫、沉湎於醇酒和美女的下流詩人,「有點像頭蠢驢」。對德國作家歌德和席勒,他也評價不高。

    高斯對待科學同行,則更為苛刻。約翰·鮑耶是高斯同窗好友的兒子,多年致力於證明平行線理論,最終取得成功。「我從虛無中創造了一個新奇的世界!」鮑耶忍不住為自己歡呼。可老鮑耶把兒子的成果寄給高斯后,收到的回信卻寫道:「論文中的全部內容,令郎的工作方法及所得結果,與我30~35年來的思考幾乎完全一致。」他拒絕稱讚鮑耶的工作,因為「稱讚他等於稱讚自己」。從此,鮑耶再也沒發表任何數學論文。

    類似的情況屢有發生,也導致了一次次的爭論。1898年,在高斯去世43年後,他的科學日記開始傳播。哥廷根皇家科學院從高斯的一個孫子手裡,借來這本從1796年3月30日開始記的日記,進行鑒定研究。

    他們發現,日記里的東西如果當時就發表,可能會給高斯迎來一堆偉大的聲譽。他匆匆寫下的這些東西,不少成了19世紀數學研究的主要領域。

    可高斯畢竟是個追求完美而自視甚高的人,他在乎的是《算術研究》這種成為「歷史財富」的著作。他的印章是一棵只有很少幾個果實的樹,上面刻著他的座右銘「少些,但要成熟」。

    這個「吝嗇」的人,也有慷慨的時候。稱讚歐拉、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等人時,他用了「無上的輝煌」,給牛頓的詞則是「最高的」。不過,那時的高斯,只有17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