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主就是『共產』」,這判斷沒有必須的過渡

[複製鏈接]

18

主題

18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孫豐 發表於 2009-8-20 1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主就是『共產』」,這判斷沒有必須的過渡
   
   
   在你貼後有一些對你貼的跟貼,你後邊的這個貼應不是對我的。但因其他貼看不到,我只好以你的兩貼為回答。
   

   首先應解決判斷的方法論問題,凡認識無不伴以方法論,但人人能自覺自己在認識,未必自覺認識里的方法論(此語不是說你)。從方法論出發,你這個判斷沒有判斷所必須的過渡。即做為主語的「民主」並不必然地天然包含賓語「共產」。那怕是潛隱的。為說請此點,引判斷的一般原理如下:
   
   《Ⅳ.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的區別》:「在一切判斷里,當我們想到主語與賓語的關係時,有兩個可能。一種是賓語已屬於主語,做為隱蔽的包含在主語概念里的某樣東西(某樣東西照現在的說法可解為「要素」);另一種是雖然賓語可能與主語概念有某種聯繫,但它卻是在主語概念之外。前種情況是分析判斷(永遠不會錯)。后種情況是綜合判斷(既可能對也可能錯)。前種情況具有同一性關係,所以也叫解析判斷。其特徵是賓語對於主語概念不增加什麼東西(賓語不對主語提供新知識),只是把主語概念分析成其組成部分的東西,其實它原來就在主語里,只是不夠清楚。比如:「一切物體都有廣延(可解釋為形狀)」,就是一個分析判斷。綜合判斷是給主語概念增加上它不曾以任何方式包含的東西(賓語能提供主語以外的新知識),但這些新東西不能通過分析方法從主語概里抽取得到,如:「一切物體都是有重量的」就是一例,賓語「重量」並不天然地被主語概念「物體」所包含,它只是我們的感覺,但在我們的經驗範圍內從來沒有相反的例子,我們就把它綜合進主語概念「物體」里。並且因人類經驗里從來不曾有相反的例子而取得了普遍的可靠性。」
   
   在我們討論的例子里,「民主」是主語,「共產」是賓語。它們不是天然的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因而不具有判斷的有效性,你是把賓詞「共產」強加在主詞「民主」里。我清楚你這個判斷是沖著我的論述,這點我設忘,會在以後說清。但民主卻天然的包含「人(「民」不過是複寫的人)這是一個不移事實,和「人是能自主的客體」這是事的性質。所以民主就是人在天那裡領有的生命獨立性在後天能力造成的公共聯繫里的表現。這個關係是必然的,這是分析判斷,是永遠不可能出錯的。但主語「民主」並不天然包含賓語「共產」,你若要這樣說,就必須有必v的過渡,論證,你的行文並沒有這種推進。我才說這個命題沒有可靠的過渡。
   
   讓我們繼續分析,再引《Ⅴ.一切理論科學里都包言有先天綜合判斷的原則》:「一切數學判斷都無例外的是綜合的。但從事理性分析的人們都從來沒注意到這一點,因他們所見到的數學都是依照矛盾律進行的,(矛盾律是一切必然的確實性根據所必需的),就設想是矛盾律使人認識到數學命題的必真的。這是因為,人類理性還沒完成批判,未經洗禮,因只據於經驗而造成的一個錯誤的觀點……請看:在「7+5=12」這個判斷里,其實「7+5」這個概念只包含著「7」和「+」和「5」,並不包含「12」。聯詞「是」v是即數學命題里的「=」,「=」後邊這個「12」乃是我們從小積累起來的經驗,所以一切數學命題都不是分析的而是綜合的。因在這種判斷里包含著直觀,比如我們在演算每一幾何原理時都天然處在直觀中,只是在十八世紀前尚未出現理性批判,我們的能力還不能以經受了洗滌的姿態看到自己處在直觀中,因沒完成批判就沒看到直觀,就沒有把直觀計算進數學命題里去,這包括一切科學上的命題。在十八世紀之後人們才開始注意認識的可靠性還受制於認識者對內在能力的使用。
   
   我現在完成的只是對你的命題的分析,我清楚:你對我的批判是基於我的論述,也基於你的經驗。你的論述里的思想我還未著手。因好幾個人要我把文寫短一點。所以此貼說的就只是你建立的這個判斷,也可說成始發概念,並未對你貫徹在其中的思想做分析。下一貼就分析「反共產,你就只能承認中國天下是共產黨的私產」。
   
   我要闡明你這個判斷仍不能成立:因「共」是關係,「產」是事實。事實因自在而自明,但關係只存在於人的主觀意識內。所以即便共產主義的創立者在願望上只是關於「產」的,可學說一經創立,一進入到實踐,就立馬陷於機制中(即人在江湖),就由不得老馬的意志了(身已不由已了)。因而「共產主義」在實踐中便必然被機製成為一個特殊的意識:笨伯胡錦濤關心的已不是客觀意義的「產」,而是用為統治的主觀名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共產」對於中共來說已只是一個治名----用於鎮壓的師出之名。「共產」之做為思想的反映形式,現時涉及的就有兩點:主觀的名份(意識形態)和客觀的產。這是下一題的任務。(我現在病著,過去的血栓變成出血,囬答不一定及時,我現在的寫作只是興趣使然)。我們都是人,就都有其蔽,既是其蔽自已就看不到,在我看你,就覺你的論述不是以一而貫之,你不仿想一想。人無法看到自己,我只能知自己沒受教育,涉獵不足,無法看到論述中的毛病。心
   
   這種辯論很有意義,因做為內在能力的人類理性就是對理的服從,但服從未必是自覺,能自覺片斷未必能自覺整個人生。政治雖無所不關涉,但它起始於人生,政治的其他實際內容就處在人生境界的統領下,所以歸根結蒂政治是個人生境界問題。人類從有史直到十七世紀末才有了對內在理性能力諸組成成分的自覺。到二十世紀初中國才引進這類知識。我們在網上的辯論多是發自生活實踐,極少進入純理的自覺,所以這種論辯很有意義。但論辯有二種:一是求勝,二是求真。讀你的議論覺有時你是出於求勝,我現在要求你我都從求真的立場出發。也給共產黨一個示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7: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