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勉強的婚姻關係:新聞周刊推測中美關係的未來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9 17: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柏克萊: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在一篇題為「中美共生體走向離婚」 的報導中,分析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合作關係,斷言目前這兩大超級強國之間微妙的競爭,正緩步地轉移帶來全球性嚴重的影響。
   
    新聞周刊記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寫道,「早在2007年初,中國和美國好像可以和諧的共同交織出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我稱它是」共生體「。中國儲蓄,美國支出。中國出口,美國進口。中國出借,美國借貸。」
   
    美 國向中國貸款金額,估計為801.5兆美元,加上目前的金融危機,美國的消費指數下降,這種身為合作夥伴的關係已然失去了效用。弗格森報導說,「美國高負 債消費者已無力再借貸;美國的儲蓄率飆升,美國從中國進口率的驟降,在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間,下跌了百分之十八。」
   
    此 外,中國官員擔心,他們手中握有大量的美國國債(貸款抵押品)可能會失去價值,最終導致損害了中國的經濟。據弗格森表示,「他們非常焦慮的是,歐巴馬政府 的財政政策非常的寬鬆,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政策寬鬆(簡單來說,印製貨幣寬鬆),恐導致單方或雙方發生兩件事:美國債券的價格可能下跌,或是美元貶 值。無論發生哪種事,中國都是最大的輸家。」
   
    弗格森指出中國經濟學家宋鴻兵,也是貨幣戰爭(Currency Wars)作者,警告說,美國的高借貸額,所導致的國際美元下滑,將重重的打擊中國的經濟。宋鴻兵指出,這就是1980年代發生在日本活活的例子,當「第 一次他們的幣值勝過美元」,以及「然後他們的經濟成了泡沫」。
   
    在這裡可能很難遵循經濟學的原則,但他們替中國和美國未來的關係,預言一個真實的狀況。弗格森聲稱,如果中國尋求在經濟和政治上和美國「離婚」,那麼下一步將極有可能步向成為「帝國的選項」。
   
    成 為帝國,中國的強盛將取決於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2027年之前,國內生產總值將迎頭趕上美國),以軍事影響力,實現其位居全球的政治地位。弗格森指 出, 「他們的海軍戰略明顯挑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如同帝國主義者般,在非洲投資礦產和基礎設施。」 依此看來,中國征服西藏僅是第一項和最明確的為了帝向大帝國的計劃。
   
    弗格森接著指出,「后中美共生體」時代,中國「不僅是一個帝國, 也是一個消費主義的社會」。為了達成這一點,中國的決策將趨向促進消費,與促進位造齊步, 「購物中心和工廠一樣多」。國內消費將刺激中國的內需市場,並與鄰國貿易往來,創造自給自足的東亞集團。中國將不再需要出口貨物到美國,以及其它西方國 家。
   
    「這般離異的情況,將帶給全球巨大的影響」,弗格森表示。不再是貿易夥伴的關係,中國和美國將成為世界強國舞台上的競爭對手。他 形容道,「想象一下,新冷戰時期,在這兩個不相上下的經濟超級大國之間開啟序幕。或者,如果你喜歡舊一點的比喻,想象一下,20世紀初期英德敵對時期,美 國在英國所扮演的角色,和中國在德意志帝國所扮演的角色。」 最後一個例子是,經濟夥伴關係變成競爭對立,將導致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後,前所未有的毀滅性破壞。
   
    達賴喇嘛尊者和其它和平倡導者不斷呼籲,以合作和外交和諧取代經濟和軍事的競爭。我們只希望,美國和中國開始傾聽這些聲音,在我們面臨難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形成前,改變其戰略方針。
    國際西藏郵報駐台北記者黃凱莉中文編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