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akihito 於 2009-8-10 11:46 編輯
朝鮮問題中國說了算
作者:漏斗子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問:最近香港明報報道這次中印邊界談判中國會承認麥克馬紅線,不知道是真是假?
答:這個問題說幾句,網上含含糊糊地說法太多。這種子虛烏有的消息,有煽動嫌疑,胡亂說一個沒有出處的百分比,激起民憤,這是敵對勢力慣用伎倆,需要明鑒。
中印從五十年代爭議起,先總理周恩來就多次對印度(尼赫魯)提出過「東段換西段」的談判原則。因爲中印邊界的東段和西段都有爭議,但西段我們修了新藏公路,這是連接西藏阿裏與新疆的戰略通道,而阿里與西藏中部東部地區之間是一大片無人區,無法通行,只有走新藏公路才行。因此對我們來說,西段是不可談判的,我們佔了地方絕不可能退讓的,但東段是可以談的。這就是「東段換西段」的由來。注意,周恩來這個「東段換西段」不是「放棄東段」換西段,而是東段我們可以多做些讓步,說白了就是東段多給你一點作補償,不是「全給你」。這個要理解錯了,就與周總理的意思大相徑庭了。
我想,東段我們要下達旺、德讓宗一線的谷地,就是獲大利,甚至得一個達旺都還可以考慮,其他不能住人的終年積雪山背讓點給印度也是可以的,這個要價印度至今不肯接受。
問:記得印度的憲法是任何人和黨派都是無權改變邊界的,不管談成什麽樣, 除非修改憲法, 否則就是無效的, 以印度的政治生態, 誰有有能力修憲呢?
答:說實在,我是不主張現在談判中印邊界的,估計談也是一個姿態,雙方作出妥協的條件都不成熟。國家強盛有壓倒優勢時才是談邊界的時候,不強、相持時,對邊界問題就一個「拖」字。現在符合有「壓倒優勢」的是南海,倒是可以動一下,別該動的不動,不該動的亂動。
問:外交部發言人就有關中印邊界談判不實報道答記者問
答:外交部說話了,還是以此爲準吧.
問:看到這些圖片,想起前兩天在央視軍事節目中看到的,說,裝甲車在高原由於空氣稀薄,動力損耗嚴重,嚴重影響機動性。找來廠家問有啥解決辦法,結果人家「NB」地回答說:沒辦法,高原就這樣。然後部隊官兵就開始自己公關,採取一些手段,比如什麽加大供氣量、供油量什麽的,最後解決了!
我當時就在想:
1、都什麽年代了,我們軍工廠的大老爺們還是這種技術水平和思想?
2、這種問題居然被部隊自己解決了,軍工廠難道不覺得羞恥?
3、雖然問題臨時解決了,但是我們總是靠「土法煉鋼」能行嗎?不是長久之道吧?
答:高原由於缺氧,動力損耗大,這是客觀現實,自然規律不可抗拒啊。一汽、二汽(現在的東風)爲此攻關了幾十年了,只能說只能做到目前技術水平下的最好,沒法徹底解決,這是全世界的難題。隻要動力是燒汽油柴油的,就要喝氧氣,技術決定性能,不能想當然。如果將來動力完全靠電動,這個問題的解決才可能有質的飛躍。
至於54團的裝備,不是專爲高原設計的,要廠家解決,要拿錢來的。西藏以前就沒有機械化和坦克部隊,這是試驗性的,如果高原可以適應機械化,或者機械化有用武之地,需要大規模推廣,總部才可能撥錢讓廠家改進。現在還在試驗,這個團的坦克還沒有滿裝,小有成就,專門生産還爲時過早。以前定論是西南是山地作戰,所以組建山地部隊,也試制了一批山地裝備,機械化是剛開始。三軍都要換裝,軍費還是緊啊,別看每年漲,那也是補以前的虧。
問:日本政府決定在吉布地建打擊海盜軍事基地
答:小日本借護航,擴張真面目終於暴露,吉布地位於非洲之角,離索馬裏最近,有美、法等國的軍事基地。美軍更是把那兒當進軍非洲的橋頭堡,美的陸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在那兒雲集,小日本傍著美國也乘機溜了進去,野心不小啊。
我海軍的靠岸補給爲此專門避開最近的吉布地,第一和第二次補給停靠到北面的亞丁港,後來由於物價(可能還有安全)因素,第三次再往東多走一千多公裏,到阿曼的塞拉萊港補給,上個月靠港休整也是在塞拉萊港。既然臨時停靠,其實也可以選擇一次在吉布地停靠補給,與人家強國海軍照照面、對對表,也可以學習嘛。
問:漏版,那個地方也是歐洲戰略資源重點投入的地方,中國「深入」此地,老歐洲們有何腳下行爲?能否爲我等講評一二.
答:我們去補給,那個地方物價擡高了,淡水從不到40美元突地漲到50美元,不知是不是羊毛鬼子搗的鬼。目前我們走外切線,人家是區域協防(護),內外線都有。可能都在觀察我們軍艦的持續力,獨立護航走的航線長,了解的情況也多,熟悉海域也廣,打基礎就是要這樣。目前人家還沒出什麽其他難題。
問:咱就是沖著「當地補給」去的!多麽好的理由,多麽好的檢驗機會,呵呵。咱以後還是會不斷的有補給艦上去,還是會不斷「需要」當地補給.
答:要在「當地補給」,就需要遠洋補給船,一出去呆個三月半年的,就需要鄰近找港口補貨、加水、加油。我們能跑遠洋的補給船還是少,否則微山湖不會在印度洋獨擋七個月。
如果有可固定的補給基地,以後戰鬥艦艇就可以直接靠港補給。從亞丁港到塞拉萊港的不斷變換,也是通過打交道探探路、摸摸情況,爲以後正式搞定提供參數。
問:假如不涉密的話,能否介紹一下第一批護航編隊的總結與軍艦針對性的改造事宜?
答:護航編隊去亞丁灣,裝備部門、廠家、哈飛等都先後有人上去檢修甚至派人保駕,這次都派國産艦去,本來也有檢驗的艦船遠洋航性能意思。艦艇上的各個部門,回來後是要寫總結報告的,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在其中,裝備部門和廠家當然會把這些經過實踐檢驗建議,用到以後設計的艦艇上去。舉個例子來說,我們補給艦的液貨介面兼容性較差,設計的時候眼睛都沒看第三世界,其實我們的海外補給大多數都是第三世界國家,搞的那些歐美標準,除了出訪時用一用,真還是沒啥大用。再有在執行非傳統安全任務時,導彈、艦炮也用不上,輕武器很管用,這也是改進時要考慮的,等等。
問: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抵巴基斯坦訪問,由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黃山」號導彈護衛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海軍南海艦隊副政委王世臣少將率領下,5日上午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應邀對巴基斯坦進行爲期3天的友好訪問。
答:巴的海軍參謀長在上海接艦時說,巴還想要「更先進」軍艦。所指「更先進」的軍艦是什麽呢?我們的廣州艦去過了,這會兒排黃山艦再順道走一下,是不是也有「廣告」的意思,就巴的經濟實力來說,「新青年」還是合適的,052B恐怕巴的經濟能力還消費不起。
問:朝鮮早晚是要丟掉的,某些人不要總是以豢養奴才的思維來看問題!
答:朝鮮是一個主權國家,主權國家平等這個原則還是要有的,作爲主權國家的朝鮮想幹什麽,固然他可以自己決定,但是也要自負後果,「丟」與「不丟」顯然沒有把朝鮮當一個主權國家看待。另外一面,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單獨生存,朝鮮就生活在諸多大國圍成的圈圈裏,要想發展與版圖以外國家的關係,就由不得他自己了,這是由各個政治實體角力決定的,在其中朝鮮只是一個小卒子,自己不能決定自己。誰能決定?當然不同的人見仁見智,至少過去的上千年的歷史和經驗可以告訴我們的,中國可以決定朝鮮的外部關係甚至其自身的生存狀態。一個有良性生存狀態和穩定外部關系的朝鮮,對中國有利;反之則不利甚至帶來麻煩。所以,我們現在的對朝政策,則是在兩者中作選擇題,無論選擇哪一個,帶來的後果都是逃避、丟不掉的。
問:我覺得只要朝鮮肯賣身美國變社會制度 ,建交根本不是問題甚至美國保全金家也不是問題 ,就看朝鮮自己想不想修 ,都是找老大找誰不行,朝鮮以一國之力在強權環伺下或許不能獨善其身但不等於他換不了靠山,換了又如何隻見今昔顔色革命不見昔日紅色輸出 ,至於幾百年後如何那又有何關係呢.
答:哈哈,道理上可以這麽說。但是美國自從布希奉行四處出擊,在全世界認的幹兒子太多,自己身體又今不如昔,那顧得過來,看看這幾天薩卡什維利的講話,都掂出乾爹的分量了,前幾年「顔色革命」的哪幾個乾兒子,哪個現在經濟上不是快要崩潰的?韓國人也切身感受到美國人靠不住,現在逐漸把經濟往中國這邊靠,政治上嘛,沒看造了世宗大王又搞起火箭,與小金一樣也想「自主」一把。朝鮮特色道路他們盡管可以自己找,最終如何,我們先不下定論。
柯林頓到平壤了,是不是爲被捕的兩個記者,肯定有那層意思,也不會局限於這個目標。朝鮮歷來的目標就是想打通美國這條路,促成朝美建交,然後成爲「正常國家」。這個想法也沒什麽可指責,金正日試了幾十回了,每次以失敗而告終,我相信金正日也知道失敗的原因,就是朝鮮任何事情必須在北京說了算,他還想要「賭一把」是可以的,子傳父基因,他老子就喜歡賭政治,不過國家的大政方向靠賭是不行的。所以,金正日的「朝美」直接對話,必然要失敗,或許還會再給美國玩一下。
柯林頓去還是有成就,最終,朝鮮問題,還是要在北京說了算,用什麽方式不論。不喜歡六方會談,可以再找個別的形式,實質變不了。因朝核,美國正在聯通各方掄大棒,聯合國通過了一個可鬆可緊、歧義百出的決議,雖然大棒早就高高舉起,要不是中國、俄羅斯給罩著就已掄下了。金正日放那兩個女記者,也是爲了緩沖一下,更進一步的當然還想打開朝美「雙邊渠道」。不過我斷定,這個價碼奧巴馬不會接受,嫌太低,中俄其實都自有與朝鮮對話渠道。中朝交流就沒中斷過,由於意見沒有完全統一,所以外交上就「無可奉告」,歐美日韓和港澳台媒體,屢屢發出聳人聽聞的小道,意在探個究竟,可秦剛同志很老道,翻來覆去那幾句話……大概意思是天機暫不可洩露。
問:實際上,非常看不上普京時不時秀他那個半裸上身的舉動,甚至反感。一個領袖人物的力量不在表面,而在於其內心。普京這一套頻而爲之,暴露的恰恰是他內心感到自己真實能力,不足以應對目前俄羅斯國內、國際諸多問題。一句話:肌肉是表象,空虛是其內涵.再來看普京對其國內、國際問題的處理手法,也非常直白和粗糙,不是一個有慧智領導人。感到現在普京就剩下了不斷作秀來積聚人們的眼光,轉移大家對其解決俄羅斯面對的各種問題的辦法乏術的實情的注意力。因此,俄羅斯選擇他真是有利有弊,很難說清楚。
答:俄羅斯還是有超級大國遺風的,即使在金融危機的收縮期,也不忘牽制、騷擾對手,給自己緩沖的時間。最近不就派兩艘核潛艇到美國海岸兜兜風,讓你不舒服甚至嚇一跳,對付西方人這種招數是最有用的。而我們這個當官的,就喜歡做「乖乖孩子」,中美戰略對話,人家說幾句有名無實的應景話,就高興得屁顛屁顛,聽著表揚害喜滋滋的,甘願被人家忽悠,這個模樣就像個「孩子」,那有大國風度?
俄羅斯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實事求是說,對付歐美人家還是老大哥,當年超級大國不是徒有虛名的。最近俄手裏緊,頭寸轉不過來,要賣蘇33、蘇35給我們,還說給個好價錢,那個他糾纏了半天的仿製蘇27/蘇30的「知識産權」問題,不僅不提了,還說「已經解決」了。中國還沒答覆,三代機改進、四代機驗證、海軍「重大工程」等等,大盤子要初有眉目,才能確定對外能花多少錢,外購的饑餓時代已經過去了。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