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通鋼之痛折射國企改制歸屬焦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8-6 1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8-5

【大公網訊】吉林通鋼集團7月下旬發生的重組方高管被圍毆致死一事,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無論何是何非,以生命為代價的教訓都值得反思。

通鋼一事觸及中國社會轉型期的敏感「神經」——國企改制。觀察人士指出,表面上看,悲劇起於國企職工反對民企重組方控股;深層次原因則在於,當各利益主體在改制中博弈時,基層職工不但要面對身份突然消失或轉換的焦慮,其知情權和利益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維護和保障,這使得他們喪失安全感。

「這種『歸屬焦慮』往往會導致不穩定,產生躁動。疏導不利的話,輕則發牢騷,重則引發群體性事件。」經濟學家梁小民說。

2005年,通鋼集團就與河北建龍集團進行重組,後者以參股方式進入通鋼。今年年初,建龍集團提出撤股。今年7月,吉林省決定由建龍集團對通鋼集團進行控股,這一重組方案立即引發部分職工的不滿。

「焦慮」來自生計維艱,前途不明:基層職工收入微薄,且隨時有下崗之虞,而企業高管的收入卻大幅度增加。同時他們對重組方也不信任,因為建龍集團在企業不好時要退出,在市場形勢轉好時卻要回來控股。矛盾由此激化,進而失控導致了悲劇發生。

「改制後,大量職工走向社會,進入民營企業或多元所有制企業。但現在中國很多民營企業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過於注重企業利益而忽視社會責任,導致員工從情感上對民營企業還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吉林工商學院副教授劉慶波說。

梁小民則指出,國企和民企兼併,涉及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在兼併過程中,必須關照他們的利益。「而在目前,普通工人的利益並未得到應有重視」。

在國有企業改革中,注重維護職工利益、做好職工安置方案是中國政府一直強調的根本原則。在國資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中,專門對改制後企業如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出詳細規定,其中包括人員分流安置、職工勞動合同的變更、未留用人員的經濟補償等等。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規定卻往往被既得利益方「束之高閣」。由此也導致了近年來中國國企改制中職工權益受損的事情屢有發生,甚至引發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


不能否認,之所以進行企業重組,是為了通過資產優化組合使企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因而,無論事件背後暗藏多少錯綜複雜的因素,改革依然要進行,結構依然要調整。

梁小民說:「無論合併能帶來多大的效益,都要考慮職工利益。對利益受到暫時損害的人,應該適當給予利益補償。」

他進一步指出,在重組談判時,各方代表中不僅僅應該有出資者和企業的高管人員,還應該特別設置工人代表,反映工人意見和利益訴求。「如果企業重組過程中沒有企業職工參與,很容易讓人產生有『暗箱操作』的疑問」。

專家們指出,從背靠國企的大樹,到直面深不可測的市場,幹活拿工資的「打工者」代替了原來的「主人翁」,很多職工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心理落差。由此引發的「歸屬焦慮」,已成為推進改革過程中亟待突破的精神層面的障礙。而「破題」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理性和耐心。

在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曉魯看來,隨著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健全,應該通過多種途徑減緩由於企業兼併重組導致的下崗或收入變化帶來的衝擊,特別是減少對普通職工有最直接影響的基本生活條件的衝擊。

另一方面,用更多的人文關懷,「從各個角度把道理講通了,也能幫助職工重新找到自己的真正歸屬,改革也才能順利進行下去。」梁小民說。

新華社長春8月5日電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6

主題

1249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沙發
外賣郎阿笨 發表於 2009-8-6 11:51 | 只看該作者
國企和民企兼併,涉及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在兼併過程中,必須關照他們的利益。「而在目前,普通工人的利益並未得到應有重視 ...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8-6 11:11


新鮮人,阿笨被你的輿論導向搞得暈頭轉向啦!

剛才看到通鋼事件中,打死陳總經理的,是和通鋼無關的社會人員。也即是說,通鋼事件並非任何工廠內部利益分配的影響,完全是陳國軍在社會上引來的私仇。

這篇文章又把通鋼事件和「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掛鉤,這種自相矛盾的文章,你到底相信哪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3
jvmpzh 發表於 2009-8-6 12:04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阿笨被你的輿論導向搞得暈頭轉向啦!

這篇文章又把通鋼事件和「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掛鉤,這種自相矛盾的文章,你到底相信哪一個?
外賣郎阿笨 發表於 2009-8-6 11:51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4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8-6 22:54 | 只看該作者
在國有企業改革中,注重維護職工利益、做好職工安置方案是中國政府一直強調的根本原則。在國資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中,專門對改制後企業如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出詳細規定,其中包括人員分流安置、職工勞動合同的變更、未留用人員的經濟補償等等。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規定卻往往被既得利益方「束之高閣」。由此也導致了近年來中國國企改制中職工權益受損的事情屢有發生,甚至引發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

不能否認,之所以進行企業重組,是為了通過資產優化組合使企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因而,無論事件背後暗藏多少錯綜複雜的因素,改革依然要進行,結構依然要調整。


這段話. 我認為很重要. 也是準確的.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7: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