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信不信: 日本不是資源匱乏國,中國才是

[複製鏈接]

63

主題

179

帖子

7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dbank 發表於 2009-8-6 0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購鐵礦石幕後賣家竟是日本:布局全球資源30年
新聞來源: 青年參考 於August 05, 2009

   在近幾年中國鋼鐵企業與國際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中,日本鋼鐵企業在其中扮演了某種特殊角色。今年5月26日,力拓發布公告,稱與日本最大鋼鐵企業新日鐵公司,已達成新財年鐵礦石合同價格降價33%的協議,而此時中國企業正談判要求降價40%。日本企業為何願意接受高價格,而不和中國一起聯手爭取一個低價格呢?這裡邊有什麼「深意」嗎?

  當日本財團30年前就開始在全球布局上遊資源時,國人還陶醉在「地大物博」的自我宣傳中。如果有人對你說「日本不是資源匱乏國,中國才是」,你會不會大吃一驚呢?說這句話的人,是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

  白益民先生於1993年底進入日本三井財團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產(株)北京事務所工作,一干就是12年,著有暢銷書《三井帝國在行動----揭開日本財團的中國布局》。白益民非常了解日本的資源狀況,他對《青年參考》報記者說,30年前日本的確資源匱乏,然而日本大型財團中的綜合商社與鋼鐵公司互相持股,結成利益聯盟,早早著手海外資源布局,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抓住良機,低價大舉投資海外礦山。30年後的日本,已在全球擁有了大量資源,在上游產業鏈建立了穩固基礎,而中國鋼鐵企業海外資源開發力度已大大落後於人,「中國反而成為了缺資源的國家」。

  白益民認為,供需關係變化固然是鐵礦石價格連續5年飆升397.8%的重要原因,但日本大財團對鐵礦石國際遊戲規則的嫻熟操控,也在相當大程度上起了助推作用。當日本財團30年前就開始在全球布局上遊資源時,國人還陶醉在「地大物博」的自我宣傳中。

  隨著日本對全球礦產資源長達30年的「布局」,今天日本擁有的鐵礦石資源不但能完全滿足本國鋼鐵企業的需要,而且還出口韓國和中國。據白益民介紹,韓國最大的鋼鐵企業浦項制鐵,可以說已被日本企業「綁架」----從鐵礦石的供應、運輸到定價,都由新日鐵說了算。事實上,韓國浦項鋼鐵的全套設備都是從日本新日鐵引進,而且它們之間有相互持股的關係,同時浦項制鐵還與日本三菱財團在能源領域有密切關係。

  提到「新日鐵」,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一個「利益共同體」----白益民的「老東家」三井物產,它和新日鐵之間存在相互持股和共同投資的關係。在鐵礦石上游的資源布局,使整個三井財團獲得了更大利益。三井物產的官方網站上顯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就積極參與投資開發鐵礦石資源,長期以來穩定供應鐵礦石。2003年收購了世界最大鐵礦石生產銷售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並且還持續擴大了與澳大利亞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之間共同合作的鐵礦石事業。基於三井物產擁有權益比例的鐵礦石控股產量已躍居世界第四位,年開採權益已超過4000萬噸。」
  
  中國勞動力成本明顯低於日本,可在鐵礦石談判中,為何中方要一再壓低價格,但日本卻總是率先同意將價格上漲呢?白益民告訴《青年參考》報,在資源領域要獲得競爭優勢,不是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主要是靠先進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在這兩點上,中國沒有多少競爭優勢」。

  

  
沙發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09-8-6 09:11 | 只看該作者
老實說,日本人的戰略思路在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希望我們的決策者們能把目光放得再長遠一些,立意再高遠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