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lixixing 於 2009-8-1 10:57 編輯
西漢宮廷故事11:2
西漢宮廷故事
李西興
1995年初稿於中國陝西西安
2009年修訂於紐西蘭奧克蘭
第十一篇 從奴隸到大將軍
(二) 匈奴不滅無以家為 大漠揚威溝通西域
衛青的同母二姐少兒,曾與霍仲孺私通,生下兒子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所以,霍去病和舅舅衛青一樣,論出身也算是奴產子。幸運的是,他的姨母衛子夫入宮受寵,於元朔元年(128年)被立為皇后。衛少兒得以嫁給詹事(官秩二千石)陳掌為妻。霍去病也以皇后姐姐的兒子,在十八歲那年(即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被提拔為侍中,受到天子的寵幸。他主動請纓,被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同年隨衛青大軍出征。初次參戰的霍去病,率八百輕騎兵,遠離漢軍大營,在大漠里長途奔襲,斬殺單于祖父輩親屬一人,俘獲單于的叔父和國相,並斬敵首二千餘人。班師回京后,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任為票騎將軍,率一萬騎兵出隴西,六天轉戰匈奴部的五個王國,越過焉支山(甘肅山丹縣城東南40公里處)千有餘里,斬殺折蘭王和盧侯王,俘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等,斬敵首八千九百六十級。同年夏天,霍去病率軍深入至祁連山,戰果更為輝煌,僅斬敵首就多達三萬二百。這次大捷,迫使匈奴西部的渾邪王與休屠王數萬部眾投降漢朝。匈奴因此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曾經長年侵擾漢朝邊郡,使無數漢人家破人亡的匈奴,終於唱出了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而漢朝的版圖卻增設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連接西域的河西走廊從此暢通無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大將軍衛青、票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分成兩路進擊匈奴,步兵和後勤部隊數十萬。漢軍「敢力戰深入之士」都分派在霍部。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一路追殺,打到匈奴王庭的狼居胥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並深入追擊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僅斬獲一項戰績,就達七萬多級,遠超過衛青部不到二萬級的戰績。這次大捷,迫使匈奴遠遁漠北。
霍去病先後四次出擊匈奴,軍功與衛青相當,屢次晉陞至大司馬驃騎將軍,爵位和官秩等同於衛青,冠軍侯食邑增益至一萬七千戶。據史書記載:「驃騎將軍為人少言不泄,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由此上益重愛之。」這段話揭示出霍去病的三大可貴品質:一是不愛說話,卻膽量過人。二是不拘泥於古兵法,能根據具體的戰爭環境,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在當時,就是師敵之所長,即採用匈奴的輕騎運動戰去殲敵之有生力量。第三就是「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把消滅漢朝的大敵視為畢生事業。這就是軍事家的敬業精神。在這一點上,霍去病比他舅舅衛青,以及當時著名的飛將軍李廣,可是要強得多了。難怪漢武帝會看重並喜歡年輕的霍去病。
在《漢武大帝》電視劇里,霍去病被塑造成為性格張揚的人。他首次亮相,是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李廣等四路進擊匈奴的戰事之後,在衛子夫宮裡。當時宮內眾姬妾探視懷孕的衛子夫夫人,霍去病在旁邊的廂房裡推演戰事沙盤。
眾姬妾:哎,衛娘娘,那邊那個小夥子是誰呀?
衛子夫:他是衛青的外甥。這孩子在鄉下呀,天天打架,鬧事。姐姐管不了,我就把他接到宮裡來了。這孩子倒是很愛讀書。
眾姬妾:聽說皇上很喜歡他。說他馬騎得特別好。
衛子夫:可不是嗎?從小就喜歡打打殺殺的。他還陪皇上練劍呢。
按:根據歷史記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霍去病年僅12歲(虛歲,實足年齡為11歲)。整個上述劇情,均屬編劇家的文學創作。另外,為表現霍去病的張揚性格,《漢武大帝》第四十三集,還有一幕別開生面的情節。背景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衛青取得河朔大捷。漢武帝召主父偃進殿,擬詔以示獎勵。當時年輕的霍去病,竟被編導安排在皇帝政務殿的廂房裡讀書。?
主父偃(讀所擬的詔書):「……俘虜三千零七十一人。另還獲……」
霍去病(插嘴):陛下,錯了。是三千零一十七人,不是三千零七十一人。
漢武帝:你說什麼?
霍去病:沒錯,是三千零一十七人。
漢武帝(看看書案的奏章):哦,寫的不太準確。改過來。
主父偃(改后,繼續讀):「大揚我漢軍威武,令朕深感欣喜……」
霍去病:陛下,給軍隊下的詔書太長了。沒必要說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漢武帝:照你的意思,朕那個詔書該怎麼擬?
霍去病:在所有的詔書里,軍令應該最簡單明了。話說多了,那些大老粗的軍士們能聽得懂嗎?
漢武帝:怎麼個直接法?
霍去病:對軍人,您主要的是明正賞罰,該獎則獎,該罰則罰。有這兩點就足夠了。
漢武帝:好,行啊。等有那麼一天,你打了勝仗,朕就給你擬一道最直接的詔書。就一個字,你信不信?
霍去病:臣希望這個字就是可以的可字。陛下,這《孫子兵法》我借去讀讀。
漢武帝(揮手):去去去去去。
(霍去病歡顏離去。)
按:這年霍去病十四歲(虛歲,實足年齡為13歲)。據史書,他四年之後,才被提拔入宮任侍中。就是擔任侍中,霍也不過是皇帝的貼身高級扈從。如何敢在皇上處理政務時胡亂插嘴?這和史載霍去病「少言不泄」的性格大相徑庭。另外,霍也無權看到戰報,怎能得知戰績的確切信息呢?順便說一句:河朔大捷衛青戰績中的一項:《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捕伏聽者三千零七十一人。」《漢書•衛青霍去病傳》為:「捕伏聽者三千零一十七人。」兩書的記載稍有不同。編劇者似乎不值得以此來賣弄,而使得霍去病的真實歷史形象受到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