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鳳凰古城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4-7-21 0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故以此而得名。鳳凰古城古稱鎮竿,位於湖南湘西州的西南邊。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萬,是一個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縣。鳳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秦屬黔中郡,唐設渭陽縣,元、明設五寨長官司,清設廳、鎮、道、府、成為湘西軍事政治中心。
[/c]

             




[c]鳳凰之九個一

 

                              一 座 青 山 抱 古 城
                             
                                  一 彎 沱 水 繞 城 過

                                  一 條 紅 紅 石 板 街

                                  一 排 小 巧 吊 腳 樓

                                  一 道 風 雨 古 長 城

                                  一 座 滄 桑 老 城 堡

                                  一 個 奇 絕 奇 梁 洞

                                  一 座 雄 偉 大 石 橋

                                  一 群 聞 名 世 界 的 人
[/c]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沙發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4-7-21 03:18 | 只看該作者
[c]萬名塔位於沱江沙灣北岸,與遐昌閣、虹橋相映。塔用青磚和混合沙漿以及鋼筋混泥土砌築而成。塔為六方、七級,每層六個翹角,精美秀麗,且懸挂銅製風鈴。塔高22.98米,一層直徑4.5米,向上每層直徑縮小0.3米。塔面裝飾雅緻,塔身挺拔秀麗,宛若少女婷婷玉立於沱江之畔。一層有楹聯六副,皆為名人所題,或頌或感,風格各異。如原縣長吳官林題聯:「塔靜梧高凌空引鳳;河清岸曲流水藏蛟」。民主人士田鶴丹題聯:「喜層層凌雲高起;恰悠悠在水一方」。塔身映入沱江碧波之中,搖搖晃晃,顯得格外秀氣動人。

    萬名塔是在古時「字紙爐」基石上重新改建。古時的字紙爐為三層磚瓦結構,小巧秀麗精緻。后已損壞,僅留殘跡。1985年由著名畫家黃永玉牽頭倡議重修,得到縣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響應,並積極贊助資金。1988年10月建成,耗資5900元。根據民眾資助建塔之意,定名「萬名塔」。
[/c]





[c]古虹橋(省級歷史文物),建於明清年間。如一條彩虹凌駕兩岸,橫卧河面。橋身均用紅條石砌成,氣勢古樸雄渾是兩岸的交通要道。
這座橋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頗信風水的鳳凰人都說,這座橋斬斷的是一條龍頸,令一條巨龍身首異處。怪只怪那位和尚出生的安徽小子朱元璋,聽信一位從昆崙山開始追索一支龍脈,經雲貴高原來到五寨司城的陰陽先生的讒言,說這兒屏立南郊氣勢非凡的南華山和與之一脈相承一頭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尋找的龍頭。並由此推斷出總有一天這地方會有人出來問鼎中原,真命天子將出。那位朱皇帝豈能允許邊遠的鳳凰有他潛在的對頭?於是硃筆一勾,龍頸被斬,鳳凰風水遭毀滅性破壞,鳳凰再也出不來皇帝了。
[/c]





[c]小巧玲瓏,古色古香,飛檐翹角,描龍畫鳳,這就是鳳凰的吊腳樓。

吊腳樓小巧秀麗,宛若少女婷婷立於古城東南的沱江之畔,是鳳凰古城具有濃郁苗族建築特色的古建築群之一。

鳳凰古城的吊腳樓起源於唐宋時期。唐垂拱年間,鳳凰這塊荒蠻不毛之地王化建縣,吊腳樓便有零星出現,至元代以後漸成規模。隨著歲月滄桑,斗轉星移,舊的去了新的來了,建築物在日月輪迴中不斷翻新更替,目前鳳凰古城的吊腳樓多是保留著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
[/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3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4-7-21 03:22 | 只看該作者
[c]到鳳凰古城攬勝,有一處景緻你不能不去領悟,因為她是一本史書,一樽離我們十分久遠的藝術珍品,一部令人望而思古,感慨萬千的軍事傑作。她,就是位於鳳凰縣城西的黃絲橋古城,也叫黃絲橋石頭城。

    黃絲橋石頭城離鳳凰縣城有25公里,乘車往鳳(鳳凰)銅(銅仁)公路行駛約40分鐘便可到達。該古城屬古代兵營遺址,全用一色的青石塊壘建,立有東西北三座城樓,呈方圓形,周長僅686米,精緻而完整。整個城廊屹立在一座形似鳳尾的山包上,遠處眺望,飛檐翹角,檻曲芸紅,石垛林立,雄偉峻拔,十分壯觀。該石頭城雖經上千年的滄桑變遷和風雨剝蝕,至今仍然保存十分完整。據鳳凰縣縣誌記載,黃絲橋古城建於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設縣名渭陽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稱鳳凰營,屯兵駐守,1913年更稱黃絲橋古城,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城垣邊牆高達5.6米,內牆走道寬2.4米,全用平整光滑、精鑽細鑿的青石板鋪砌,每塊石料重的有1000公斤,小的也有500公斤。石頭之間以糯米稀飯拌石灰漿填灌,剛柔並濟,堅固牢實。古城雉堞箭垛保存完好,有大小箭垛共300個,垛與垛之間相隔1米,垛中留有射擊口,供古代兵士搭弓射箭之用。拐彎處各有一平台,半懸於城牆之外,修有護牆和炮眼,左右能與相應的方向接應。古城無南門,一道城牆橫若鐵壁,銜接東西兩頭。東西北三個城門均為圓拱形築造,高約一丈,城門上各聳立著三丈多高的城樓,柱樑流丹,檐牙飛翠,氣勢軒昂雄偉,與周圍景物構成一幅蒼健偉麗的畫卷。一遊客曾撰詩頌云:「城廓嵯峨古道長,樓台瀉影映城牆,沙場烽火今安在,一曲蘆笙對夕陽。」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金介甫讚美「黃絲橋石頭城是一部難得的藝術傑作。」登上石頭城,漫步於城樓與城牆內道之間,思緒和聯想禁不住打開拉長,彷彿又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聽到了少數民族反抗封建統治壓迫的吶喊……
黃絲橋古城是南方長城的組成部分,是南方長城這一軍事設施的前沿哨所,是南方長城保存最好的防禦城池。正因為她的原汁原味和歷史價值,該石頭城很早就已被納入省級文物保護之列,目前正在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無數中外遊客和有識之士,亦慕名紛至沓來,觀摩這座刀光劍影、擊鼓點將痕迹猶存的石頭城埠,翻閱這本歷史厚重的大書。由於該石頭城防禦能力突出,城牆像一堵堅固的圍牆連接成圓,城牆內2.2萬多平方米空間被百姓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先後有80多戶百姓遷徙到城內,在那裡建房,繁衍生息,並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寨落,叫黃絲橋村。據說居住在城牆內的農戶多年來幾乎沒有盜竊之類現象發生,原因就是小偷進不來,即使進來了也逃不出去。古老的石頭城給黃絲橋村民的大大小小培養成了一種愛城護城的良好品性。黃絲橋古城這一文物精品能完好保存至今,還真得為古城四周的父老鄉親記上一功呢。
[/c]





[c]奇梁洞位於縣城北5公里的吉鳳公路旁,溶洞全長6200多米,由地下河和高層干洞組成,共分三層(第一層陰陽河;第二層迷魂谷;第三層天堂和畫廊)。  
   
    此溶洞岩石形成於古生代中寒武紀淺海盆地中,距今約5―6億年的歷史,發育至今也有1億多年。該溶洞以「奇、秀、幽、峻、險」 幾大特色著稱。世界著名的地質學家B.D埃德曼考察了奇梁洞后也認為這是世界上罕見的最美的溶洞。

    奇梁洞內有溪水穿越而過,洞口氣勢磅礴,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通。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飛瀑於一洞,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林立,響聲清脆宏亮,餘韻裊裊,令人嘆為觀止。洞內景區有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迷魂谷等,儼然一奇瑰無比的水底世間。
[/c]





[c]沈從文故居(省級歷史文物),位於古城南中營街,有木瓦結構房間十餘間,小巧精緻,古色古香,尤其是富有湘西風味的雕花木窗,更為引人入目。
[/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4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4-7-21 03:28 | 只看該作者
[c]1、路上的行人[/c]





[c]2、江邊洗衣服的老婦人[/c]





[c]3、艱難撐舟的大叔
[/c]





[c]4、補鞋的婆婆[/c]





[c]5、悠閑的大伯[/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