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車改」咋像「分贓」?

[複製鏈接]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iji 發表於 2009-7-7 15: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說全國一年的公車費用是3000多億,這一龐大的開支曝光后,著實令民眾大吃了一驚,由此,民眾也發出了一片的質疑聲,質疑「車輪下的腐敗」。在民眾的質疑中,從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員們也都已「意識」到公車的費用實在是太大了,應當實行改革,縮減其費用,降低政府的運營成本,否則難平民憤。也就是因為此,中央有了「車改」之意,地方政府也有了吃螃蟹者,如前幾年的南京車改,近來的「杭州車改」、「遼寧宏偉區車改」等等,都是車改的先行者。

  儘管南京車改沒有成功,沒有成為樣板向全國推廣,但也為後來者提供了一些經驗和教訓。據說,杭州的車改就是在吸取南京車改的「不足」 和「教訓」後進行的,推出「一般市級機關的車貼標準分為9個檔次,上限為每人每月2600元,下限為每人每月300元」。因此杭州的車改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專款專用,防止車貼變「福利」。杭州車改沒有採取「貨幣化」現金補貼模式,而是將車貼「一分不剩」地全部打入「市民卡」IC卡中,從制度設計上保證了「專款專用」。卡內的車貼金額只能用於與公務交通有關的支出,如公交車、計程車、市級機關公務用車服務中心、加油站、車輛年檢、車輛保險等,除此之外不能取現,也不能在商場、超市等地方消費。

  二「不留公車」,防止「錢照領、車照用」。杭州車改方案規定,車改單位公車「一輛不留」、一律上交,將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向社會公開拍賣,涉改車輛拍賣所得上繳市財政。

  三車改核心,能否節約「真金白銀」、遏制「車輪腐敗」。杭州市紀委副書記陳章永表示,看公車改革是否有實效,主要把握三個評判標準:是否能降低行政成本、能否真正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涉及公車的腐敗問題、是否保證工作效率和行政效率不受影響。據統計,杭州市西湖、江干、拱墅、餘杭等7個先行試點公車改革的區,車改前公車費用9354.7萬元,車改后實際開支5796.02萬元,下降38%。

  相比杭州的車改,遼寧宏偉區的車改,更是牛氣實足,據報道說,實行公務用車改革后,宏偉區按照五個等級發放車補,其中級別最高的書記、區長(縣級),每年補貼7.6萬元,平均每月可領6333元,科級:2.47萬元/年(相當於杭州局級),科員:500元/年,全部是免稅的,而且都是直接發現金。

  然而,以上車改,無論是杭州的,還是遼寧宏偉區的,一出來便遭到廣大網民的質疑,有人撰文說,這是「特權合法化的招牌」,也有人說 「車改的賬從根本上就錯了」等等,無論人們是左看右看,還是橫看豎看,這車改,都可稱其為是「分贓」,換句話說,車改就是官員冠冕堂皇地私分公有財產,找到的一種合理的「形式」和借口。為何如此說呢?筆者有以下四個理由:

  一、補貼標準測算「水分」太多。眾所周知,無論是杭州還是遼寧,在實行車改之前,都要對官員的公務用車進行測算,也就是說,什麼級別的官員用什麼車,用多少次車,都是通過官員平時的公務測算出來的。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各地對官員的公務用車測算,非常令人感納悶,因為各地方同級別官員的公務用車水平相差很大,就拿縣級來說吧,南京為1800元/月,蘇南地區2400元/月、寧波北侖區2200元/月、山東威海市2400元/月,珠海、東莞3000元/月。而杭州市為2600元/月,遼寧宏偉每月可領6333元。

  以上車補標準,筆者雖然不知道各地對官員公務用車量是如何測算的,但是,從各地不同的補貼標準來看,官員公務用車的測算是沒有統一的標準,他們都是「結合當地實際」而定的。換句話說,這種測算存在很大的「水分」。想想便知,在車改前,公務用車費用之所以會很大,是因為裡面存在各類腐敗,比如,官員因私用車,駕駛員因私用車,維修上拿回扣等等,如果遇上腐敗的官員,他們會「二奶」的費用,也是當作公務開支的。所以,同樣是縣級官員,同樣是在中國工作,他們的公務強度,公務頻度都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他們腐敗的級別相差很大啊。試想,如果張二江沒有被發現是腐敗分子還在台上的話,那麼車改時,張二江連同其107個情人、二奶的用車,會否納入財政預算呢?筆者以為,這是肯定的,如果假設成立,那麼張二江一個月的車補還是幾千元那麼簡單嗎?回答是否定的。所以,筆者以為,車改的補貼標準是個「氣球」,因地而異,因人而異,能大能小,是水做的,無法服眾。

  二、補貼必然變「福利」。從車改來看,杭州市稱為了防止車貼變「福利」,實行了「專款專用」,將車補全部打入「市民卡」IC卡中。這種方法,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效,能夠防止官員將「市民卡」中的資金變現,然而,在制訂規定的時候,卻忘記了中國人是最善「變通」的。大家想想,當年醫改之時,醫院裡竟然有「家用電器」之類的東西,換句話說,醫保卡用不完的錢,就可以在醫院「變現」。再比如,浙江出現的「煙票」腐敗案(送禮就送煙票,然後再拿煙票到指定地點變現)就是一個很好的「對策」。試想,杭州的「市民卡」還不能「變現」嗎?如果說,遼寧宏偉的做法是簡單的,直接的,就是發福利,那麼,杭州的做法是複雜的,間接的,說白了是一種「迂迴」福利,具有隱蔽性。所以,無論兩地車改如何變化,方法如何各異,但萬變不離其宗,車補的性質就是一種 「福利」。

  三、費用下降只是「晃子」。眾所周知,車改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費用」,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從報道中看,杭州市說,西湖、江干、拱墅、餘杭等7個先行試點公車改革的區,車改前公車費用9354.7萬元,車改后實際開支5796.02萬元,下降38%。這一句描述,至少存在二個問題,一是西湖、江干、拱墅、餘杭等7個先行試點公車改革的區,車改前的費用沒有「差別」,會一模一樣?這難道不令感到奇怪嗎?而且費用是9354.7萬元,比重慶區級政府三年公車消費6071萬還多3000萬元。

  試想,如果按遼寧宏偉區的車補標準,杭州的車改費用豈非超過車改前的費用?如果按杭州的車補標準來反推,那麼,遼寧宏偉區車改前的費用會是多少呢?筆者以為,至少是億元以上的,所以,按宏偉區車改補貼來算,宏偉區比車改前「直接節約車輛費用177.92萬元」的說法,與杭州的車改比,存在相當嚴重的矛盾,如果將兩地比較起來看的話,真是難圓其說啊。人們也不禁要問,如果說重慶區級政府三年公車消費6071萬,令人非常震驚的話,那麼,杭州一年費用是9354.7萬元,遼寧宏偉區一年費用上億元又是什麼性質的問題呢?所以,從這些數據來看,車改降低費用不是「晃子」,又是什麼?難道沒有為掩蓋其「分贓」真相,而故意提高車改前公車費用的嫌疑嗎?

  四、「盛宴」變成了「共享」。眾所周知,在車改前,用公車的人大都是領導、駕駛員和與領導、駕駛員關係好的人,當然,也不排除真正的公務用車。如果把車改前的用車人,稱為「盛宴」的話,那麼,車改后就是一種「共享」的模式了。為何如此說呢?因為車改前,用什麼車,都是領導一句話,車子如何維修,費用是多少,都是駕駛員說了算,所以,公車費用之所以高,與一些人的腐敗是分不開的。而如今,車改就是打破了這種格局,凡工作人員人人有份,只是多與少的區別,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領導吃肉,一般工作人員吃湯」的利益共享理念。說白了就是一種「集體腐敗」的表現。

  對領導幹部來說,以前雖然有車子,花錢也不少,可就是不「長肉」;如今車改了,錢放到自己的口袋裡了,那就是自己長「肉」了,是看得見模得著的「真金白銀」啊,所以,哪位有權的領導幹部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呢?因為,為官一世,總有離職的時候,真所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啊!試問,杭州的車改、遼寧的車改,不正是「官本位」思想的真實寫照嗎?

  對一般工作人員來說,車改前公車與已無關。不要說無利可圖,有時還眼紅呢?而如今車改了,自己得到的錢雖然不多,但與車改前相比,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不管多少,怎會有想法和意見呢?所以,有了這樣的利益后,一般工作人員,明知有人借車改之名「分贓」,但也不會去反對的,更要說去舉報了。可見,「利益共享」是多麼地深入人心啊!

  綜上分析,當前的車改就是官員集體「分贓」的一種表現形式,當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

  作者:金世遺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